首页 > 新闻频道 > 河南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潢川县:产业兴旺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1-11-05 00:06:54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颐景园内,各式各样的盆景,动辄价值几万、几十万元。

    天明玻璃厂,年产值3000余万元,近三年纳税均在50万元以上。

    飞羽手工艺品,小羽毛托起大产业,羽毛制品远销国内外。

    近日,记者在信阳市潢川县发现,多数村庄里竟“隐藏”着这些“大佬”,他们不光自身做大做强,还带贫致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龚雪

    章继军/文图

    花木产业兴旺

    一个村有16家园林企业

    潢川县是著名的“中国花木之乡”。在距县城南8公里处有个龚营村,是潢川县万亩花卉博览园核心区。整个村庄被种类繁多的花木包围,即使在深秋,依旧郁郁葱葱,到处弥漫着桂花的香气。

    据龚营村党支部书记王厚明介绍,村里主要的产业就是种植花木,先后引进盛世园林、春泉园林两家上市公司在内的16家规模园林企业,总投资达2.6亿元,全村土地流转4180亩,每亩租金700元。“土地流转后,农民变花工,不仅有了稳定的地租收益,还能就地务工,拓宽增收渠道。”

    通过积极开展产业扶贫、订单式农业、转移就业等多种方式,企业共解决群众在园区就近务工15000人次,带动850余名贫困人口在家门口脱贫致富,增加农民收入1200余万元。

    村里的颐景园创建于2010年,占地50余亩。当前园区拥有各类盆景上百个品种,年收益近200万元,是周边最大的盆景园。

    自脱贫攻坚以来,公司总经理吴耀明带动周边乡镇盆景行业从业人员20多人,带动当地群众常年在园区务工,高峰期每天少则十多人,多则四五十人,让在家群众特别是贫困户不出家门就有了稳定的务工收入。

    村里建起产业园 已有4家拟入驻企业

    “这个规划牌上的都是拟入驻企业,目前已经有一家入驻了。”小小村庄竟建产业园?听完潘店村党支部书记张杰的介绍,记者惊叹不已。

    据悉,位于白店乡的潘店产业园紧邻106国道、337省道“两轴”,强化潢川县和周边市县之间的“同城效应”,形成“半小时交通圈”。初步规划106沿线潘店境内308亩(一期)园区,以加工、制造、技术企业为主导,引进培育工贸、物流、电商、新能源、手工艺等规模企业,最大限度地争取土地、政策支持,完善区内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抢占产业高地,打造集群优势,全面推动区域发展和产业升级,为全乡、全县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

    目前,已入驻企业12家,带动15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引进了中诚新兴装配式建材(信阳)有限公司、河南嘉耀实业有限公司、潢川新通桥架有限公司等有特色、有规模、有成就、高附加值的企业,汇聚了人流、物流、资金流,是潘店产业园成为经济要素富集、充满创新活力的潢川新名片。

    园区首批入驻企业代表为潢川县天明玻璃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玻璃深加工、断桥门窗及幕墙制作、安装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创建于2016年9月份,年产值3000余万元。厂区总占地52亩,生产车间占地28亩,现有员工67人。是周边规模最大、带动面最广的龙头企业,近三年纳税均在50万元以上,2021年纳税预计突破150万元。

    据公司总经理白天国介绍,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号召,深入开展产业带贫,因户施策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2021年,白店乡党委产业链上建支部,成立了潢川天明玻璃有限公司支部,持续加强党建引领和产业振兴,目前带动20余名群众就业。

    全县最大的“千亩桃园”

    带动300多户群众就业致富

    潢川县白店乡杨集村的“采摘节”已连续举办两届,吸引了近万人前往观赏和品尝。

    该村的潢川县亚兴种植专业合作社始创于2014年5月,在县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引领和村“两委”的带领下,通过发展和整合,现总种植面积达到近7000亩。种植有特种水蜜桃、蟠桃、黄桃、油桃、黄金蜜等三大类七个主打品种,年产鲜桃近600万斤,总产值达2000万元。带动3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每户受益最高能达到30000元。

    合作社现注册有“旺子山”“芈月红”商标,申报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绿色食品,“千亩桃园”的特色水蜜桃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形势好,带动面广,盛产的桃子不仅受本地客户欢迎,还远销北京、上海、香港等大城市,具备较强的品牌竞争力,是潢川县及周边最大的水蜜桃种植合作社。

    “下一步,我们还将打造集生态种植养殖、水蜜桃深加工、休闲采摘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观光园区,为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合作社负责人刘德波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羽毛制品远销

    国内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洗毛、晒毛、烘毛、分级、弯拱……几十道工序环环相扣,一根根羽毛在工人们的操作下变成一个个手工艺品,即将销往国内外。

    作为中国羽毛之乡、豫东南羽毛工艺产业的发源地,张集乡的羽毛产业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依托永江公司、飞羽制品等龙头企业,打造知名产业品牌。所产的羽毛彩条、羽毛扇、羽毛面具、帽子等上千个品种的羽毛工艺品远销至欧美、澳洲、非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潢川飞羽工艺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位于张集乡龚瓦房村,占地面积6600余平方米,注册资金100万元人民币,是一家专注于头饰和箱包产品研究、开发、销售于一体的民营企业。公司现有员工10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人,现具备从工艺制品设计、出样到生产一整套技术能力,有稳定的供货渠道和内外销客户。2019年度实现销售额1500万元,实现利税85万元。

    车间里,村民刘女士将羽毛一根一根地粘在帽子上,每一道工序她都做得精益求精。不一会儿,一个羽毛头饰在她的巧手下成型。临近中午12点,她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给孩子做饭。“就在家门口务工太方便了,时间也自由,多劳多得。钱也挣了,家也顾了”。

    通过招商引资,总经理胡佰顷将原本在义乌的生产车间搬回了家乡,带动周边200余农户为本公司从事手工艺制品加工。

    正如潢川县委书记赵军伟所说,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本,要全面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构建潢川县现代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潢川县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责任编辑:郑国锋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