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河南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河南春节前发布重磅文件 为何连提17次“长三角”?

来源:大象新闻 2022-01-30 15:21: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宋迎迎

春节到来前,河南省政府印发系列重磅文件,《河南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枢纽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便是其中之一。《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河南的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化,并提出“十四五”期间全面形成“米+井+人”字形综合运输通道、围绕郑州、洛阳、南阳等城市打造“一核四区”枢纽经济增长极等一系列重要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以交通为带动、意在打通河南发展主动脉的重磅规划中,“长三角”一词出现了17次之多。无论是打造“中原—长三角通道经济带”还是“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提法,都意味深长。

区域发展,历来交通先行。这样一份事关河南未来基础布局的重磅规划为何如此多的聚焦“长三角”,河南又是否真的要融入长三角发展呢?

河南基本形成“米+井”综合运输通道  “十四五”将再写“人”字

提起河南的交通优势,最为人所知的就是“米”字型高铁。从地图来看,其各方延伸基本连通了我国交通骨干网络的所有方向,也让省会郑州坐实了全国重要交通枢纽的名头。

实际上,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河南不仅基本写成“米”字,又多了一个“井”字,基本形成了“米+井”综合运输通道。

根据《河南省“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米”字形综合运输主通道有四条,分别是:新亚欧大陆桥通道、京港澳通道、济(南)郑(州)渝(重庆)通道、太(原)郑(州)合(肥)通道;

“井”字形综合运输侧通道也有四条,分别为大(庆)广(州)通道、二(连浩特)广(州)通道、晋豫鲁通道、沪(上海)陕(西安)通道。

随着运输网络的不断完善,以郑州为中心,可实现公路5小时内覆盖全国4.1亿人口和30%的经济总量,铁路3小时内覆盖全国7.6亿人口和56%的经济总量,航空2小时内覆盖全国12.3亿人口和90%的经济总量。

根据本次出台的《规划》,“十四五”期间,河南将在强化“米”字形运输通道功能、完善“井”字形运输通道布局的同时,再布局“人”字形运输通道,即:

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等为骨干,打造北沿黄综合运输通道,向西联系黄河流域山西、陕西等地,向东联系山东等沿海地区,打通郑州、洛阳东部出海新通道;以高速铁路、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内河航道等为重点,打造宁洛综合运输通道,促进洛阳、豫东地区与长三角城市群资源要素高效流通。

在“米+井+人”字形综合运输通道的带动下,河南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枢纽通道优势凸显,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化成效显著,以枢纽经济为牵引的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也将实现深度融合。

河南交通规划连提17次“长三角” “承接”、“嵌入”并“积极融入”

无论“米”、“井”还是“人”字,连接(联系)长三角城市群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不仅如此,相比于2017年出台的河南“十三五”交通规划,这次出台的“十四五”交通规划名称中多了“枢纽经济发展规划”八个字,内文中提到“长三角”的次数更是从2次提升到17次。

17次“长三角”说了哪些内容?

从具体内容来看,既有大格局上的规划,也有具体措施的部署。如《规划》提出,培育建设中原—长三角通道经济带。依托太郑合、宁洛、沪陕等综合运输通道,发挥郑州、洛阳、南阳、平顶山、漯河、周口、信阳等枢纽城市经济集聚效应,积极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加快建设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通道经济带。

建设豫东枢纽经济协同发展区。依托京港澳、新亚欧大陆桥、太郑合、大广、宁洛等综合运输通道,以商丘、周口为主要节点,全面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

前者在河南“十四五”期间布局的四条通道经济带中排在首位,后者这是枢纽经济“一核四区”中枢纽经济协同发展区之一。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在发展枢纽经济的具体部署上,《规划》对“长三角”也大量使用了 “承接”、“嵌入”和“积极融入”这样的词语。

由此可见,河南希望通过交通相连打通与长三角融合发展的大动脉,将东部沿海的新鲜血液注入到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发展进程。

“择善而从”、“力争上游” 造就河南的“长三角情结”

河南为何对“长三角”如此青睐?

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长三角以全国1/26面积创造约1/4经济总量,成为区域融合发展的典范。“长三角”三个字也一直是发达的代名词。2020年,河南流出省外1610万人,出省人口主要流向的目的地就是广东和浙江、江苏、上海等沿海地区,大部分为长三角一带。

先进的技术、资金等要素再加上强大的经济体量,让长三角有足够的能力辐射河南。更重要的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还有着“结对帮扶”、“优等生”帮助“后进生”的传统。

早在2001年起,江苏省便有了“南北挂钩”的省内帮扶,而“山海协作”在浙江也已实施了近20年。随着“插班生”安徽的融入,其与江浙沪更是相差明显。为此,去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明确沪苏浙8个市区结对合作帮扶皖北8市,期限从2021年至2030年。

新一届河南省委提出了“优势再造”“换道领跑”等一系列目标,并通过拉高标杆,打造国家创新高地。长三角的“优等生”模范效应再加上慷慨相的帮扶机制,与河南骨子里“择善而从”、“力争上游”的基因吻合,无疑更加深了河南人心中的“长三角情结”。

在这种情结和基因的带动下,河南与长三角互动连连。无论是河南省党政代表团到长三角“取经”考察,还是郑开同城化、郑州都市圈扩容,都体现出一种向“长三角”看齐的意味(参见《时话河南|兰考“入圈”河南“出圈”,郑开同城化向长三角一体化看齐》)。

而在长三角方面,对于河南的这种热情同样积极响应。2020年7月20日,郑州市“长三角区域合作”市情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沪举行。推介会上共签约项目37个,投资总额达到1067.7亿元,其中世界500强项目5个,涵盖了先进制造、科技研发、总部经济、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等领域。不少地市均开展了各种对接长三角、促进招商引资的行动。

河南省商务厅数据显示,过去5年来,河南省与长三角地区合作项目近6000个,实际引资达1.5万亿元,占当期全省引资总额的31.3%,可以称得上是一对“模范CP”。

 

河南能不能融入长三角?安徽是个先例

频繁互动之下,有一个话题成为了不少人关注的焦点。那就是:河南能不能融入长三角?

事实上,河南融入长三角的构想早已出现。

从“长三角”本身发展历程来看,安徽原本并不属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范围。2010年6月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中也没有安徽。

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始重新规划中国宏观区域布局。2014年9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到,长三角要建设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的城市群,这是官方文件首次将安徽纳入长三角。2016年5月,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将上海市以及苏浙皖的25个城市定为长三角城市群。

在2018年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随后在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安徽全域纳入长三角规划。

虽然是“插班生”,但在长三角强大的辐射带动下,“十三五”期间,安徽尤其皖北地区发展迅速,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达20.3%,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

而对于河南来说,“融入长三角”的计划也早已“开启”。早在2019年,商丘便明确提出打造河南融入长三角“桥头堡”的口号。随着商合杭高铁开通,2个多小时就可以从杭州、上海到达商丘,商丘与长三角地区的人才、技术交流更加密集和频繁。

随着此次《规划》中,更是明确要求,强化豫东地区与长三角地区交通互联互通,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水平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建设商丘、周口等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而从培育建设中原—长三角通道经济带、积极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等一系列布局和提法来看,不管河南会不会成为会不会在概念上成为长三角一体化中的一员,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实质上的互通互融、着眼更大视野的发展雄心正在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郑国锋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