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九州之中看郑州! 垃圾分类“新时尚”短片刷爆朋友圈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0-08-28 09:00:00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当下的郑州,这座充满活力的“国际范儿”大都市,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环境更加整洁有序。

    从“新时尚”到“好习惯”,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背后的社区自治共治和“一网统管”智治善治,成为郑州用“绣花功夫”治理国家中心城市的生动剪影。□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 夏萍 通讯员 杨艳/文图

    【布局】高位推动,把“关键小事”当“民生大事”来抓

    2017年3月,郑州市被确定为全国生活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之一。

    为切实抓好生活垃圾分类的各项工作,郑州市委、市政府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生活垃圾分类这项总书记亲自过问、亲自部署的“关键小事”当作“民生大事”来抓,高度重视,高位推动。

    三年来,郑州市政府率先成立了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实施《郑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并印发60余份文件,明确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政策体系。

    2020年1月1日起,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正式迈入强制时代。今年1至7月,各级城管执法部门共开具责令整改通知书472张、罚单51张、罚款60449元,为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稳步推进提供了法制保障和有效震慑。

    这些行动的背后,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具体需求,一头连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大局。一份份文件的颁发,更让垃圾分类纳入顶层设计的范畴,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

    【示范】从“新时尚”到“好习惯”,巧用载体引导百姓“会分”“愿分”

    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每天产生生活垃圾7000至8000吨,对于郑州这个省会城市来说,生活垃圾分类从“新时尚”变成“好习惯”,很多小区在实践中不断破解难题。

    在管城区紫荆小区,“两房”试点开启新模式,“定时定点”投放。

    “垃圾分类刚开始,挺头疼,现在越来越习惯了。”居民宋阿姨说,从“扔进一个筐”到“细分四个桶”,垃圾分类已成市民的自觉行动。

    而在郑东新区一小区的地下车库,一座垃圾房不仅装有“中央空调”,还能实现恒温、消杀等功能。

    “垃圾要分,民心要聚”,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为了让生活垃圾分类更有“热力”,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组建50余万人的“绿城啄木鸟”志愿者服务队伍,郑州市妇联依托2.2万名绿城巾帼志愿者和250个已建成的“绿城妈妈”社区环保志愿服务项目点,累计开展各类垃圾分类宣传实践活动2565场,辐射群众268000余人。

    三年来,生活垃圾分类给郑州社区面貌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记者了解到,目前,郑州市建成生活垃圾四分类定点投放箱房212座,在建83座;建成可回收物定点不定时箱房291座,在建96座。

    为了高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郑州市内五区、四个开发区选取24个街道办事处开展街道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为全市完成整体覆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经验。如今,郑州市建成区90个办事处已启动生活垃圾分类,中心城区居民小区完成覆盖234.48万户,覆盖率达到95.58%。

    【推进】“全链条”发力、“闭环式”管理,解决分类处置难题

    “我被市民问到最多的问题是:‘前面分类做好了,后面运输会不会混到一起,分类只是做做样子?’其实我们分拣中心后期都要进行各个品类的精细化处理和加工。”高新区分拣中心工作人员说道。

    “看着这些回收过来的衣服,经过我们的挑选(5%)清洗、消毒、熨烫变成崭新如初的样子,经过正规公益机构再把它捐赠给有用人,我觉得特别有意义。”经开区分拣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坦言。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郑州市生活垃圾分拣中心的快速建设为生活垃圾分类闭环处置提供了保障。

    在二七区分拣中心,沼气发电项目可将分拣处理后的厨余垃圾,用于生产沼气发电;高新区分拣中心配备六台“机械人”分拣垃圾,利用技术将95%的生活垃圾变成各种可用资源;经开区垃圾分拣中心像座“科技馆”,不仅处理生活垃圾,还有“科普区”可用VR体验垃圾分类。

    目前郑州投入使用的生活垃圾分拣中心有7个;已建成郑州东、西两个厨余(餐厨)垃圾处理场,日处理厨余(餐厨)垃圾600吨;加快郑州东、南、西三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运营,全部建成后日处理生活垃圾不低于14000吨。

    【创新】

    从“攻坚战”到“持久战”

    科技为生活垃圾分类赋能

    让生活垃圾分类更智慧,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必答题”。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快速发展,科技在破解城市治理难题、提升治理水平上大有可为。

    记者在二七区“城市大脑”垃圾分类监管平台看到,通过监管平台,可对辖区内数百台生活垃圾分类智能设备、清运车辆、垃圾分类督导员实现了监管全覆盖;区级层面可以掌握垃圾收运车辆的行程和轨迹,科学调度,解决垃圾清运“最后100米”难题。

    走访发现,像二七区这样,郑州多区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一网统管”体系,用智能化手段探索垃圾分类长效常态管理。用“一网统管”来管生活垃圾分类,不仅好用,而且管用。

    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王福深说,依托“一网统管”等平台,郑州将大力探索“科技+管理”长效机制,充分借助技术手段,强化源头分类质量监管,助推郑州生活垃圾分类逐步从高强度投入的“攻坚战”向常态长效制度化的“持久战”转变,使得生活垃圾分类这一“新时尚”在郑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8月21日,河南广电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联合郑州市城市管理局、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推出《演绎新时尚,答好分类卷》宣传片,聚焦生活垃圾分类这一“新时尚”如何在郑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扫码可观看!

责任编辑:郑国锋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