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民生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代表委员给家长补上“依法带娃”课 建议科学育娃从准父母抓起

来源:大象新闻·东方今报 2022-01-06 09:46:39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给家长补上“依法带娃”课的话题具有很高的关注度  微博截图

    教育永远都是一个绕不开的热点话题。2021年的“双减”政策,让教育回归本质。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也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双减”之后,当学校教育遇到家庭教育,当“依法带娃”从“家事”上升到“国事”,家长们又该如何科学带娃?

    今年的省两会上,在大象新闻征集到的有关教育方面的建议中,给家长补上“依法带娃”课的话题关注度就很高。这一热点问题,同样也受到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高冬丽

    教育年年热 这些热话题你是否也关注到

    随着河南两会时间的开启,大象新闻征集到的民生问题也越来越多,截至1月5日下午4点,已征集到有关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热点民生问题1347条,其中教育话题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社会各界对此也提出了不少建议与想法。

    “孩子周末玩手机,管都管不住。”网友“秦雪”说,以前周末有课外班,孩子忙碌起来还好,“双减”之后,课外班没了,再加上这两年疫情上网课,孩子更是手机不离手,家长一说收手机,孩子就说要查资料,或者问同学作业。但好多回,她发现孩子在偷偷玩游戏、刷视频。“真应该有个相关法律管管这种情况,防止孩子们沉迷手机。”

    家长们对孩子想管又不敢管的背后,是最近几年常常见诸报端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不少人在升学压力下,忽视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网友“猫咪的小叮当”表示,现在的学生都是未来的建设者,心理健康比学富五车更重要。所以他觉得学生们心理健康问题更值得关注,给学校增加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师资的需求就显得极为迫切。

    当然,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学生们作业少了,课外班没了,孩子们开心了,但不少家长在“躺平”与焦虑中不安。“还是希望教育评价方式能改革一下,不再单纯地用分数决定好坏。”

    热话题背后 咋“依法带娃”呼声高

    1月5日,就征集到的教育热点话题,@大象新闻、@猛犸新闻微博同步开设了投票通道,邀请网友们进一步选出关注度最高的民生热点问题,其中“给家长补上 ‘依法带娃’课”呼声颇高,疫情期间,家庭教育能力弱化表现尤为突出,不少网友专门提到了自己家“鸡飞狗跳”的一幕。

    网友“榕树”就提到,去年受疫情影响,孩子居家学习,跟孩子相处时间多了以后,她发现家里的矛盾此起彼伏、层出不穷。

    “吃饭、学习、娱乐,这原本都是生活中偶尔的小摩擦,但这些摩擦居然成家常便饭,每天重复上演N次。”“榕树”吐槽说,家里经常闹的是孩子生气不吃饭,不写作业,家长气得不想做饭。

    网络上,这两年,家长们“咆哮式”辅导作业也戳中了家长的痛点:“这小a,你整大A干吗?”“你都学了些什么?”……

    在不少人看来,一些父母与孩子长期在家共处,和平相处尚成问题,更谈不上进行良好教育。其实,在教育孩子时,家长的咆哮、吼叫、责骂,都是教育不当、家庭暴力的一种,这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比动手还严重。

    “双减”之后,虽然孩子作业几乎都可以在学校完成,但是“双减”不减家长责任。家长到底咋科学育娃?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给出了指导。也就是说,今后,所有家长必须“依法带娃”了。

    据了解,新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与“双减”宗旨一致,都是为了立德树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减少“短视化”、“功利化”的目标,把重心放在“育人”上。

    “能养娃不一定会 ‘育’娃,咋育才科学?”这也是摆在不少家长面前的难题。

    代表委员建议科学育娃从“准父母”抓起

    对于群众热切关注的这一热点民生问题,记者及时连线了代表委员进行采访。

    将家庭教育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在省政协委员李艳玲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后,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没有积极履行监护职责,没有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家庭教育,放任孩子违法的话,法院可向未成年人的父母发出《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督促其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意识,切实承担起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为此,她建议将家庭教育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完善政府、社会、家庭合理分担的投入机制,形成党委领导、部门联动、社会支持、家庭参与的工作格局。在她看来,一旦家庭教育经费被纳入财政预算,将会极大地减轻家庭对于抚养孩子方面的开支,也会一定程度上缓解生育压力,对于提高人口出生率大有好处。

    育龄夫妇从决定要孩子起 必须接受培训和学习

    省政协委员刘媛表示,大多数家长没有接受过任何家庭教育指导,在家庭教育中面临“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等困难;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缺乏对孩子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的培养等等。所以,很多父母,急需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为此,她建议,育龄夫妇从决定要孩子起,就必须接受培训和学习。在定期孕检时,可以参加家长学校,进行规定课时的学习,为科学养育孩子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比如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全面开办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学校工作制度,明确家长学校岗位职责,按相关工作要求,组织家庭教育专家设计课程;积极开展家长教育培训活动,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利用社区资源 开办“家长教育指导工作室”

    “家庭教育贯穿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十几年的时间。”省人大代表葛杰表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发展无可取代。但现在,很多家长都是“三无家长”——无责任感、无知识准备、无科学方法。

    为此,他建议,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在社区举办家长课堂,建立“家长教育指导工作室”。据他讲,工作室只面向适龄儿童家长,并且聘请第三方或有教育经验的志愿者作为老师,讲授一些相关课程,完成学业者,家长可获得“合格父母”上岗证随学生档案入学。

责任编辑:郑国锋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