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评论①:“办不成事”窗口打通政务服务“肠梗阻”

来源:大象新闻·东方今报 2022-05-19 09:12:25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大象新闻评论员 李长需

  轻松办成事,是企业和群众对政务窗口的普遍期待;但办不成事,企业和群众又该怎么办?河南省鹿邑县拿出了对策:在县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重点解决少数关键岗位的党员干部在行政审批、服务企业和服务群众过程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打通政务服务的“肠梗阻”。

  这个对策让人眼前一亮: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今天,“办不成事”窗口的设立,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彰显了政府“服务为民”的理念,也为在实践中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提供了“新思路”。

  不可否认,在各地纷纷设立行政服务大厅、开设政务服务统一窗口的情况下,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和更快捷了,但也并不能排除没能成功受理、成功审批或多次到大厅而未能解决问题的情形。在此背景下,政府为“办不成事”的企业和群众开设一条解决“疑难杂症”的新通道,破除阻碍群众办成事的隐形壁垒,就显得格外重要。

  办不成的事儿都给办好了,对群众和企业而言,最起码,该窗口起到了一个心理兜底的作用:普通窗口办不成的事儿,还有“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来兜底解决。

  从鹿邑县的举措来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兜底意味也很明显。为了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该县采取了不少举措。比如深化“放管服”改革,对2274个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优化;比如简化市场准入手续,实行“一表通办”、“并联审批”,全面推行“办一件事、进一扇门、提交一套材料、只跑一次”改革等。

  这些举措都有一定的力度,但为了确保企业和群众能够办好事、办成事,该县还是设立了一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来兜底解决。

  凭心而论,办不成事的原因很多,或因工作人员的作风问题导致“不给办”,或因事情的“疑难杂症”特性导致“不好办”。鹿邑县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无疑针对的是前者,也就是“少数关键岗位的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通过该窗口形成的倒逼作用,解决他们在行政审批、服务企业和服务群众过程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消除“办不成事”的阻碍因素。

  以“办不成事”倒逼“好办事”,鹿邑的这种政务服务创新实践,不失为“放管服”改革的示范典型,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

责任编辑:兰明群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