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到了我这个年龄 科研就是最大的享受

来源: 2016-12-26 06:17:31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深入贯彻省十次党代会精神特别报道之傲娇河南

▶从赤脚医生到赴日留学,从日本到北京再到郑州,从郑大副教授再到教授,从药学院院长再到“中原学者”……他选择一辈子和“药物”打交道。

▶他是多个项目的带头人,他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他又是河南药学界的佼佼者。他,就是郑州大学药学院院长刘宏民。接受记者采访时,刘宏民感慨:到了我这个年龄,科研就是最大的享受。□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梁新慧/文记者沈翔/图

这位药学院院长从赤脚医生一步步走来

今年55岁的刘宏民,有很多头衔:郑州大学药学院院长、药物关键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新药创制与药物安全性评价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河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郑州大学药学学科第一带头人。

别看头衔多,但从这么多头衔中不难看出,他一直和“药”打交道。而他和药的结缘,则始于1974年。“1974年我高中毕业,当时农村的医疗资源稀少,每个村都要选拔一名医生,为老百姓服务。”刘宏民回忆,由于自己是“知识分子”,理所当然地成为赤脚医生。

1979年,他考上了河南中医学院中药系,1983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河南省化学研究所工作,担任实习研究员。“1986年,我又到中国科技大学学习,学习期间,组织上让我立即返回河南。回到郑州才知道,国家派我赴日留学。”刘宏民说。从1987年开始,刘宏民先后在日本金泽大学攻读了硕士、博士学位,并到日本东京大学药学部攻读博士后。

只有富于挑战的人才愿意从事这项事业

1994年,完成学业的刘宏民面临着一次重大选择:留在日本?还是返回中国?“总想做点自己的事儿。”有了这样的想法,刘宏民携家人从日本返回北京,尽管北京的工作单位已经敲定,但郑州大学多位领导向其发出了盛情邀请,最终,刘宏民选择回到家乡。

很多人见了我都问:“你回来干啥?”刘宏民说,如果为了自己,肯定不回来,他回来真想做点事儿。刘宏民坦言,在日本,挣钱确实比在河南挣钱多,但是,挣再多钱,多少是多?多少是少?钱多了不一定就幸福。

在郑州大学化学系工作期间,刘宏民从副教授升到教授,如今,他是郑州大学药学院的院长。郑州大学新校区东门外,一座白色小楼巍然矗立。这里,就是郑州大学药学院“药物关键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除了上课、开会和外出参加学术活动,刘宏民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的实验室中度过。

说起这个实验室,刘宏民感慨万分:在郑州大学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克服重重困难,耗时7年才建成了这座大楼和实验室,如今,它已经成为新药研究开发平台。“围绕创新药物,发现新药,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刘宏民解释,中医是医、药不分家,而现代医学,医、药是两大学科。因此,如果要生产一种新药,则要经历发现、锁定目标、优化、临床等多个环节,往往需要十多年的时间。

“创新药物,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这是一项十分艰巨而艰辛的过程。不但要投入巨资,投入巨资还未必就会有收获,因此挑战巨大。我一直认为,只有富于挑战的人,才愿意从事这项事业。”刘宏民说,不干就不干,但干了就一定要干好。

科研搞得越好,育人的氛围就越浓厚

身为郑州大学药学院院长,刘宏民不但是一名科技工作者,还是一名教育工作者。“郑州大学药学院共有本科生900余人,在校硕士生、博士生近400人。对于本科生来说,重点是知识传授,而对于硕士生、博士生,则是以创新型平台培养他们的能力。”多年来,无论多忙,除了给硕士生、博士生授课外,他还坚持给本科生授课。

“硕士生、博士生一直跟着导师,而我一直主张学生应该在本科早期阶段进入课题组,融入科学研究的团队中。”刘宏民说,现实工作中存在教学、科研两张皮现象,将两者割裂开,实际上,科研和教学并不冲突,两者不但可以相互促进,还可以共同发展,这对提高本科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科研搞得越好,育人的氛围越浓厚。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刘宏民将大量精力投入到科研当中。无论什么时候,在实验室总能发现他的身影,晚上10点钟了,他仍在实验室和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他善于发现,勇于创新,在别人眼中失败的实验,他往往要刨根问底,善于从失败经验中发现新问题。

“刘老师幽默风趣,深入浅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能带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让我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刘老师喜欢和大家进行沟通和交流,对我们提出的问题,他都能够进行耐心讲解。”正在实验室做实验的一名硕士生说,刘老师平易近人,他不仅是一位传授知识的老师,还是学生的人生导师。

但在实验中,他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大到一个化学反应的演算过程,小到一个分子式,都不能出任何差错。“我们是做药的,药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一种好药可以救死扶伤,但出一丁点儿差错,就可能危及人的生命,因此在学习时不能有一点马虎。”这是刘宏民对学生的要求。

多年来,他承担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多项重要研究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专利证书2项,获科研成果7项,“西替利嗪”“都可喜”等获新药证书3项,抗高血压药“倍他洛尔”等获临床批文2项。

最兴奋的时候就是和学生交流

身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承担了多个科技项目;身为院长,他还要从事行政管理工作;身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还要从事教学;身为药学领域的一名专家,还要参加大量学术会议……繁忙是刘宏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正因为如此,刘宏民的每个周末,基本上都在实验室度过。用他的话说,“既然喜欢这个事儿,就得抽时间多做,而且要做好”。如今,连运动都没有时间的刘宏民,每天坚持步行上下班,这对他来说是一天中稍微轻松的时间。“到了我这个年龄,科研就是最大的享受。因为喜欢,所以并不觉得有任何负担。”

刘宏民坦言,他最兴奋的,就是同学生交流的时候。“年轻人需要鼓励和引导,而身为老师,就应该让学生走该走的路,这样,老师就称职了。”谈及成功的标准,在刘宏民看来,就是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有施展才华的舞台,然后专心致志做事。

去年年底,刘宏民入选素有“院士摇篮”之称的“中原学者”名单。“评上中原学者,给我增添了很大的信心,当然,无形之中又给了我很多压力,对自己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争取为药学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刘宏民说。

责任编辑: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