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俩女第一书记接力改变小山村

来源: 2020-03-09 07:52:25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她名字里有个“霞”字,村里人说她像“霞光”一样,照亮了这个山沟沟。800多天时间,她这个外来“书记”无数次走遍全村每个角落,记熟村里每个人的情况与模样。这里的村民,当年抬头仰望嵩山,低头把活儿苦干,如今这里却游人不断,大小产业涌现。小山村两年多来的每一个点滴变化,其实都和她多少有关。此时此刻,第一书记孙霞正在村里的防控疫情卡点上站岗……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 肖萌/文图

    俩女第一书记接力 “致贫”不利因素变致富有利条件

    “儿子,那是我战斗的地方,我必须回去。”大年初四,省档案局驻村第一书记孙霞早早为儿子蒸好7笼包子,简单叮嘱告别后,就迅速奔赴韵沟村疫情防控最前线……

    韵沟村位于巩义南部深山区,村子的森林覆盖率达80%,每吸一口气,都感觉到大脑清醒了许多。村子处于崇山峻岭之中,四面环山,冬暖夏凉,像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存在。然而村民住得太高,交通不便,村里地少,人均五分地,还都是土石相杂,相当贫瘠。

    2015年,河南省档案局与贫困户开展“一对一”等形式的结对帮扶,驻韵沟村第一书记朱亚玲当年8月来到村子,村子的大变脸从此开始。翻山越岭的“羊肠小路”被轮番修整,水、电、文化广场等都建起来了,村民们脸上笑容越来越多。2017年11月,朱亚玲驻村期满,省档案局指派孙霞继续驻村,两位女书记接力。

    2019年的365天,对韵沟村村民来说是轰轰烈烈的,村里的综合性服务中心开建,临街住房立面开始改造,庭院开始设计,小游园开始点缀,河道景观开始提升……自从村里基础设施齐全之后,不少自驾游爱好者就陆陆续续开始探访韵沟村,全年更是有上千人光顾过这里。

    去年韵沟村引进了一个上亿元的项目,一家旅游公司对村子进行综合性打造。主要从乡村旅游、民宿、拓展训练入手综合开发。孙霞说,韵沟村有山有水,还有不少窑洞,这些曾让村民“致贫”的不利因素,现在都变成了令大家致富的有利条件。

    “仅周末和节假日来的旅游大巴都不少呢。去年我们还搞了一个摄影活动,河南省很多摄影爱好者都过来参加了,有三四百人,作品都有1000多件。”孙霞说。

    村集体收入从“0”到17万  项目不断连邻村的人都来打工

    村民们都说孙霞“点子多”,2019年,韵沟村在孙霞的“点子”下确实启动了不少“就地取材”的好项目。

    村里1100亩的连翘种植基地这几天又扩大了三四百亩的种植面积;300亩红薯种植基地长出来的大红薯稍微一包装就成了品牌产品;200亩的花椒种植、10个蔬菜大棚、对外出租的民俗酒店……2019年韵沟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17万元之多,而一年多前,这个数字是零。

    2019年韵沟村还争取来了一个大红利——“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不仅是政府资金方面大力支持,“试点”二字更像是给韵沟村打了一针强心剂。

    “咱们这里山景壮美,峡谷蜿蜒,森林覆盖率83%。这个‘美丽乡村’评上咱,肯定会有更多人到村里来旅游观光,老百姓的干劲更大了。现在村里是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钱挣。咱这儿项目多,所以不光咱村里,包括咱邻村、邻乡的,也都来咱村务工,而且咱还不拖欠工资,工资都是日结。”孙霞说。

    此外为激发村民们更大的内生动力,韵沟村的扶贫驿站发挥了大作用。孙霞和村两委班子呼吁爱心企业对村里捐赠,将捐赠的物资都放在爱心驿站里。洗衣粉、洗洁精、卫生纸、米面油、保温瓶等生活用品摆放在货架上,每个商品标着不同积分兑换分值。

    村里75岁的杨五轻原是贫困户,他常到扶贫驿站换购面粉、衣服等物品。“在村里打扫村道卫生、捡烟头、除杂草都能获得积分,我干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在村里一做活儿就给有工资,做得好还奖分。”

    韵沟村扶贫驿站建得早、规模大、物品丰富、机制严谨,从建立以来,来此参观的有30多个团队了。“比如说在村里打扫卫生,这种公益岗位本来就有工资,如果干一个月没人举报,路面也保持比较干净,那咱就奖他30分。这30分基本上够兑换两桶油了。激励村民,也让他们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孙霞说。

    尽锐出战

    第一书记们改变了农村

    农村也改变了她们

    如今的韵沟村已没有了贫困户,但孙霞说,村子离致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说实话,我想在我离开之前,能看到点成效,引进的旅游项目能步入正轨,看着它们启动,我才能放心。”

    2020年或许是孙霞在韵沟村的最后一年了,现在虽然才3月份,但一想到要离开,她就非常不舍。从当年那位初来乍到的陌生人,到如今走到谁家都能一起吃饭的“亲人”,她说这里的青山绿水、朴实民风“净化”了她,也彻底改变了她。

    “带着感情去帮扶真不是一句空话。在这里和他们在一起我很心安,我不会去想自己的职位有多高,自己家的房子有多大,自己的家庭能过多好……看着这儿的点滴改变我踏实。除夕夜,我收到特别多以前贫困户给我的短信、电话。”孙霞说。

    驻村工作,要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驻村工作队,什么样的队伍是不走的?孙霞认为,就是大家的思想、干劲真正提上来并保持下去,彻底夯实村里的基础。就算人走了,这里的村委班子没问题,能继续带着大家干;这里的百姓没问题,还知道怎么干,这才算“不走”。

    ■观察

    2015年以来,河南省先后选派两批共2.5万名驻村第一书记,选派2.1万个驻村工作队、6.6万名驻村队员,成立3.8万个村级脱贫责任组。

    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就是办公区;一张仅能翻身的小床,就是休息区。数万名第一书记就是在最困难的地区,要拿出最大的本领。孙霞两年多来也一直是住村部、住乡镇,即使巩义距离郑州很近,从大年初四至今天,她一天也没回来过。

    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各级驻村干部让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精准落地,成为贫困群众最可信赖的依靠。我省各级各部门也都坚持把驻村帮扶作为履行脱贫攻坚政治责任的重要内容。帮扶单位尽锐出战,第一书记忠诚担当,为推动河南脱贫攻坚,做出了巨大贡献。

    孙霞帮贫困户喂养家畜

责任编辑: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