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招生季临近 江湖传言纷起 郑州“民转公”瘦身战正冲刺

来源:大象新闻·东方今报 2022-04-28 05:45:44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公办?民办?马上进入5月,这段时间对小升初的家长们来说格外难熬。一方面是在公办初中与民办初中之间纠结,另一方面是铺天盖地的有关民办学校转公办的传言,让一切变得扑朔迷离。

    根据省教育厅要求,9月1日前,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控制在5%以内。这一切表明,民办学校这场“瘦身战”已全面铺开,今年招生季,一切也将明朗。

    随着招生季的临近 “民转公”传言越来越多

    “民转公”是今年小升初绕不开的话题,也是家长们最纠结的话题。去年年底开始,网络上一些自媒体及抖音号就不断发布有关“民转公”的消息,随着招生季的临近,相关传言也越来越多,家长们已经彻底迷失了方向。

    纵观网上这些信息,整体分为三类:

    一类是直接点名道姓,说出一些家长心中的名校走向,如“郑州西枫杨转公办改名为郑州市第三外国语(或高新区第四外国语);郑州朗悦慧外国语转公办改名为郑州市第四外国语;郑州一中实验(桐柏一中)改名郑州第一初级中学;河南省实验文博有可能停办;郑州市实验外国语(东分)转公办改名为二七区外国语;郑州东枫杨将改为纯民办,不再享受郑州外国语学校总校的师资力量;郑州兴华中学更名为二七区兴华实验中学”。

    另一类则是“缩减招生计划”,如郑州市金水区一八初级中学、郑北一中学校等。

    还有一类则是按部就班。

    当然,虽然在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文件之前,“民转公”的消息都只是传言,但一些敏感的家长已经开始打探各学校的师资、划片范围了。

    郑州民办规模居高不下 “民转公”任务很重

    为何今年民转公常常被提及,这一切都绕不开两份文件。

    2021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了《教育部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里面提到“公参民”学校可转为公办学校的四种情形。

    一是公办学校单独举办或者公办学校与其他公有主体合作举办的“公参民”学校,应转为公办学校。二是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公参民”学校,经协商一致且条件成熟的,可以转为公办学校。三是既有居住社区配套建设的“公参民”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转为公办学校,也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学位、继续办学。四是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公参民”学校,不符合“六独立”要求且难以整改到位的,可视情况转为公办学校或终止办学(“六独立”要求:独立法人资格、校园校舍及设备、专任教师队伍、财会核算、招生、毕业证发放)。

    总之,公办学校不得以举办者变更、集团办学、品牌输出等方式变相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等等。

    还有一份文件则是修订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里面提到,“未来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教育规模(民办初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占义务教育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不超过5%。”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我国民办普通小学在校生人数占总在校生比例为17.4%,民办初中在校生人数为12.9%。而根据《2021年郑州市教育事业统计公报》,2021年,郑州民办初中的规模占比超20%,民办小学的规模占比将近10%。

    不得不说,要想将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在校生规模控制在5%以内,任重而道远。

    报名人数减少 民办初中“遇冷”已现端倪

    据了解,民办教育真正踏上我国基础教育的历史舞台是在21世纪初。随后的十几年,“公参民”学校进入黄金时代。

    然而,一系列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与“公参民”相关联的一系列利益链条也在疯狂生长,严重影响了教育生态。

    在郑州,民办学校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受到追捧。在家长们看来,有些民办学校曾经是公办学校分校改制而来,有些则是某些优质教育集团校成员。再加上此前,郑州市区民办初中都有一些“特权”,即可以在公办学校录取之前招生,所以,优质民办学校生源质量自然不会太差。

    不过,这两年,随着“公民同招”等相关政策的出台,民办初中在招生方面也频频释放出遇“冷”信号。

    根据郑州市教育局官方数据,2020年,郑州市区共有28466名学生报名民办初中学校,比2019年减少5298人。2021年,郑州市区共有20036名学生报名民办初中学校,比上一年减少8430人。

    再从参加电脑派位的学校数量来看,连续三年,需要参加电脑派位的学校数量由32个降为27个,再降为21个。此外,参加录取的民办初中学校数量也由2019年的58个到2021年的55个,不过,虽然数量有所减少,但未参加录取的民办初中原本招生计划也少,对整个初中的布局影响不大。

    民转公进入“冲刺”阶段 哪条路都不好走

    去年下半年,湖南、四川等地发文,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重庆、周口等地也已经明确“公参民”学校将逐步转为公办学校。今年1月22日,河南省教育工作会上明确提出,各地要按照在校生规模控制在5%以内的要求,确保9月1日前完成任务。这也意味着,民转公正式进入倒计时,这场有关民办学校的“瘦身战”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纵观全国,不少地方也早已有民办初中转为公办初中的例子。2021年5月24日,杭州钱塘区教育局发布公告:金沙湖实验学校正式由民办学校转制为公办学校。转制工作从2021年7月1日起实施。

    同样,在上海,民转公也不是什么稀奇事,2020年3月份,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布文件,正式同意上海民办张江集团学校转为公办。

    在河南,从去年开始,河南关于民转公“动作”不断,先是周口市的淮阳一高,把学校整体捐给政府,彻底实现了“民转公”。去年,郸城县一下子关停了101所民办学校,只是留下了4所继续招生。

    在郑州,民转公的出路无非是三种:转公、纯民办或停办。无论哪种出路,最大的问题是现有的教师怎么办?这对教育主管部门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据了解,2020年,上海市张江集团学校在完成“民转公”后,将对现有教师陆续安排转编制,不愿意转编制或无法转编制的老师,三年过渡期满后由民办托底。

    重庆渝北区一“民转公”学校表示,将会设置两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师资保持不变。按照当地教委的要求,两年以后,原本有编制的老师可以选择留校任教,或者回到本部。而聘用的教师则需要在“逢进必考”的原则下解决编制问题。

    而在郑州,无论民办学校的最终出路在何方,可以肯定的是,任何有关教育的改革都能拉动家长们心中紧绷的弦。民转公的改革,也只能是边前行边摸索。

    民办教育走过20年迎来新拐点  资料图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沈翔 摄

责任编辑:郑国锋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