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河南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走进乡村看振兴丨农民捧牢“金饭碗”、产业赋能新发展,擘画洛阳乡村蝶变“实景图”

来源:大象新闻 2022-03-06 21:48:59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张超飞 实习生 郑锋龙 通讯员 刘耀/文图

“三清两建”专项治理,让伊川县上天院村美丽乡村焕发新生机;乡村运营,让汝阳县窑沟村古村落蝶变新容颜;集镇建设、城乡融合发展,重塑宜阳县盐镇乡美好生活……

走进乡村看振兴,3月3日、4日,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通过实地走访,见证了去年以来洛阳开展“151”工作举措,统筹推进“五大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取得的新成效。

伊川:一段“顺口溜”背后的乡村治理变化

上天院村广场上孩子们正在玩闹

“没想到是动了真格了。”村民韩社伟想起以前的顺口溜“上天院、上天院,各项工作真难干;干部一茬一茬换,村里十年未改变。地处黄金好地段,捧着金碗去要饭。”

上天院村位于伊川县产业集聚区核心区,靠近宁洛高速伊川出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多年以来,许多村民依靠经营运输业,取得可观的收入。但拥有丰厚资源的上天院在“三清两建”之前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欠账村”。经查,车队管理混乱、侵占村集体财产、收入流失等问题盘踞多年。村集体每年收入在100万元左右,但却积累了600多万元的债务。

“三清两建”工作开展以来,上天院村收回村集体土地462.3亩,收回集体企业两个。预计每年集体收入可达160万元以上。侵占集体资产、征迁补偿等一些信访案件也得到了有效解决。如今“三清两建”实施以来,村里有了新的顺口溜“先是‘三清’和‘两建’,开展‘六清’治‘六乱’,村里有了大变化,都夸党的干部好。” 

汝阳:乡村运营盘活资源“特色产业”

窑沟村打造观光旅游村,图为村内吕氏春秋园

“在家门口就能买红薯了。”在县城打工的马盼盼回到家乡窑沟村。“家里面的收入一点不必外面低。”马盼盼赶上汝阳县大力支持乡村运营的大潮流。

窑沟村位于汝阳县柏树乡,土壤成砂质结构,十分利于红薯的种植。过去,苦于交通闭塞“再好的红薯也只能烂在沟里,也卖不出好价钱。”2021年汝阳县引入商丘一家公司打造窑沟村。昔日的“山沟沟”摇身一变,成为如今的观光旅游村。

提升改造后的窑沟村就地取材,延续了该村落原有石头形态和院落布局,并且将石耕文化和现代生活相融,打造现代化休闲庭院。既展现了该区域红薯、烟叶等特色产业,又再现了乡村风光,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乡贤“雁归来”,振兴“添助力”

汝阳县小店镇的甜瓜小镇

“我们的香菇,菇柄短小,菇伞厚实。”张娜介绍到,采用了新的菌种,并改进生产方式,让张娜的“西施3号”迅速在市场上打开销路。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返乡创业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汝阳县结合返乡创业人员的投资创业需要,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在资金、用地、人才激励、创业服务、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张娜就是汝阳县返乡乡贤之一,“我对这片土地是充满着感情的。”

马明盼的甜瓜小镇更具有年轻人的活力和朝气。作为大学生返乡创业代表,马明盼郑州大学毕业后把专业知识结合当地种植甜瓜的悠久历史,开发甜瓜小镇,带动周边村民走上致富路,“甜瓜成熟后,大棚还可以种菜这又给村民带来一项收入”。如今马明盼正思考着还能通过其它方式给村民增加收入。

宜阳:人居环境“下功夫”,乡村颜值“提品质”

南洼村整洁的村落

白墙、灰瓦、坡屋顶,一座座整洁的小院错落有致。家家门口都修建起小花园,种上果树。很难想象三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猪粪满地、破败的小村落。南洼村位于宜阳县盐镇乡,是豫西地区著名的小杂粮集散地和优质烟叶基地。

近年来南洼村以乡村振兴为契机,狠抓基础设施提升改建,大力拆除违章建筑,改造农户厕所。并制定南洼村“一图一表一说明”。每一条小路每一寸土地都规划的明明白白。“乡村让生活更美好”墙上的标语书写着如今南洼人的自豪。“咱村真实变了样儿”,村支书刘保国说。

三月的南洼村处处是含苞待放的杏花、牡丹、油麦。村上,“幸福路”“泰和路”“祥和路”三条主路横亘在村落间,寄语如今村民幸福安康的生活。

城乡融合勾勒乡村振兴“新图景”

盐镇乡规划新建小学

“打通这条路,我们镇就实现了南北贯通。”盐城镇乡党委书记张静国指着规划图对记者说。“这里是居民区,这里是产业园,这里将建立占地26亩的现代化医院。”一座集镇连片现代化小镇跃然纸上。

之所以能迅速打开局面、干出名堂,在张静国看来,得益于洛阳市委市政府“151”工作部署的落地见效,让千头万绪的工作有了抓手。

盐城乡现有城镇面积3.6平方公里,确定“六纵四横”交通主干网,将集镇框架扩为8平方公里。未来盐镇乡将持续创新集镇建设和管理,提升集镇功能,壮大集镇产业,深化城乡要素改革,使宜居宜业、商贸重镇的目标早日实现。

偃师:“三变”改革为抓手,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在偃师区缑氏镇崔河村,种粮大户张建斌正忙着查看麦子的长势。“尽管和往年相比种的晚了一个月,但是有育种专家的帮助,今年小麦还算不错。”张建斌指着今年承包的一千多亩麦地对记者说。过去在崔河村家家户户都是小农经营,“最多不超过50亩”崔河村党支部书记崔学军介绍。

变化来自于偃师“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村里在原有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土地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村民的1500亩土地,整理后土地多出了100余亩。村里流转的土地通过公开招标,主要由2家种植大户承租,张建斌的1300亩就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去年以来,洛阳市立足“三农”实际,创造性提出坚守防止返贫底线,突出“三清两建”、乡贤返乡创业、乡村运营、集镇建设、“三变”改革五大抓手,以加强党的领导为保障的“151”工作举措,统筹推进“五大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下一步,洛阳市将突出推进重点。紧盯乡村振兴“151”,细化量化为8大类37个具体事项,精准发力,推动乡村振兴落实落细落具体。 

责任编辑:兰明群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