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体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猛犸专访 |《突围》编剧周梅森回应闫妮表演争议:我需要一个有人间烟火气的女主角!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1-10-31 18:04:58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吴净净
“我的作品总是面对社会现实的尖锐问题,我力求讲真话,起码不讲假话。”周梅森说的作品,有《人民的名义》,也有改编自他长篇小说《人民的财产》的《突围》——这部由周梅森编剧,沈严、刘海波执导,靳东、闫妮、黄志忠领衔主演的现实主义电视剧在东方卫视播出后,很快就成为网友讨论的热门剧。《突围》可以说是从开拍起就备受观众瞩目,因为一度被认为是《人民的名义2》,当然,作者本人不这样认为。近日,编剧周梅森接受了猛犸记者的采访,讲述了这部小说及剧本的创作经过,也回应了网上关于演员表演的争议,他说“我需要一个有人间烟火气的女主角”。当然针对有些敏感的作品尺度问题,他也谈了自己的文学创作观。

这是一直惦记的题材

“如果我也放弃,《人民的名义》这样的作品就要绝迹了”
《突围》聚焦国企改革,讲述国企干部齐本安(靳东饰)临危受命,团结广大干部群众,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挽回流失的国有资产,带领企业在经营困境中成功突围的故事。这是周梅森熟悉的领域,这部小说在他的创作生涯中算是很顺利的一部,几十年的生活积累让他只花了半年多时间就完成了写作。“它一直是我非常惦记的题材。”周梅森解释,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都在国企工作,“我从小在这种环境中长大。作为作家,我有责任和义务,把这段岁月和历史写出来。”
虽说之前有《人民的名义》的成功,但这些并未给周梅森改编完成《突围》的剧本带来压力:“作家本质上不能接受电视剧工业化生产和套路式重复。因此,我在创作之初就知道,这不是一部案件推动型的作品。”对于现实主义作品,观众最常问的一句话是“故事和人物有没有现实原型”?周梅森坦言:“国企大案、要案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我看到了这种案例,也进行了研究。我没有写任何哪一家企业,而是综合了各家企业的故事及各式人物,《突围》毕竟不是纪实文学,而是电视剧,是个虚构的故事。”
记者:《人民的名义》大获成功,会给这次创作带来压力吗?

周梅森:我觉得没有什么压力,因为我是一个作家,作家总是在寻找,总是在创造,作家本质上是不能接受电视剧工业化生产和套路的重复。因此写《突围》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不是一部案件推动型的作品。
记者:那这次影视化之后,总体来讲满意吗?

周梅森:我这部小改编拍摄成电视剧的时候,也是集合了当时在国内的有档期的,应该讲是最优秀的主创和演员来创作这部戏。我个人认为从编剧到导演,再到演员是非常优秀的。
记者:国企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创作的难度在哪些方面?

周梅森:《突围》的创作对我是轻车熟路的。像林满江,石红杏,齐本安这些人,都是在我脑海里已经浮现很久的,应该讲的很顺利写出来一个作品。
记者:剧中设置了《京州时报》这条线,尤其是对“调查记者”职业理想的刻画,是对新闻行业的期待吗?

周梅森:我对我们的新闻业是有很多期待的,但是我看到的现象,实际上现在展现出来的,都是我的困境,很多的东西都给删掉了,他们认为这个圈子就是太灰了。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包围之中,突围是非常困难的。我太太也是《突围》的编剧,就是孙馨岳,她就是报社出身,所以关于报社的那些状况,她非常清楚。
记者:写作过程中,是否有考虑过规避或减少故事题材细节,减少相关方面带给自己的压力?

周梅森:我的作品总是面对社会现实,总是面对着很多尖锐的问题,作为我来说,我是力图,力求讲真话,起码不讲假话,这样的话就可能会和一些审查官员的看法形成冲突。从我的《人间正道》开始,引起几十名官员联名告状的风波,《国家公诉》也进行了800多处的修改。几乎每一部作品都不顺利,这个我也是有思想准备的。正因为有这种难度,很多人放弃了,但是我觉得我必须坚持,如果说我再放弃,我想类似《人民的名义》、《突围》这样的作品就要绝迹了。
点名让闫妮演石红杏

“我想描绘一个不刻板不冰冷不霸气的女高管形象”

除了靳东、闫妮、黄志忠三位主角,《突围》还有特别出演的陈晓,以及秦岚、耿乐、田雷、黄品沅、潘之琳等演员,可谓集结了国内众多实力派演员。谈及靳东、闫妮、黄志忠三位主角,周梅森也给出了高度评价:“黄志忠是我非常尊重的演员,他的很多戏我都看过。这部戏,他把一个充满诡计和手腕的人物,演绎得相当出色。靳东则表现出了齐本安的复杂性,这个人物不是没有软弱、犹豫的一面,也不是没想过退却,但他最终坚持住了原则,选择抗争到底。”
周梅森尤其满意女主角闫妮的表演,“当时确定饰演石红杏的演员时,我点名要求选闫妮,因为我想描绘一个不刻板、不冰冷、不霸气的女高管形象,需要一个感情丰富、有人间烟火气、能够适应剧情的女主角。事实证明,我选择闫妮是对的。”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该剧播出,石红杏与牛俊杰这对天天嚷着闹离婚,却在关键时刻相互扶持的高管夫妻圈粉无数,“石红杏牛俊杰又要离婚”“石红杏第一次向牛俊杰低头”“牛俊杰全力维护石红杏”等话题频登热搜榜。周梅森也谈到了这对CP受欢迎的原因:“这是一对欢喜冤家,剧本给闫妮和耿乐的表演提供了基础,他们也深刻领悟并成功塑造了各自的角色。”而一些配角演员呈现的反差感,也让周梅森感到惊喜。
另外,这部剧开播后,不少观众发现剧中人物的台词很有味道,信息量大且值得玩味。周梅森说:“我对每个人物台词的打磨时间都很长,会把台词读给家人听,而且我们在剧组还会围读剧本,反复修改。”
记者:对于几位主演的表演你会如何评价?

周梅森:靳东、闫妮,黄志忠,陈晓,秦岚,耿乐、田雷、句号,高鑫等等,这些主要演员的表演,我都非常满意。我头一个要特别提出的,就是石红杏的表演,是令我震惊的。她出色的,成功的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一个女高管的形象。可能我们有一些观众不太理解石红杏为什么要这样表演,当时石红杏这个演员的选择,我点名要求片方选闫妮的。因为我想描绘的这么一个女主角的形象,不是那种刻板的,千人一面的,冷冰冰的,霸气的,那种模式化的过去那种,我需要一个感情丰富的,一个有人间烟火气,而且能够适应剧情的这么一个主角,这个女主角,所以说我选择闫妮,现在事实证明闫妮选择的是对的。

记者:除了闫妮老师的表演让您格外震撼,其他演员当中有您刮目相看的吗?

周梅森:关于演员的问题,我突出的讲了闫妮,并不是别的原因,因为我发现这几天,有很不正常的网络现象,有网络水军在围攻闫妮,泼脏水式的攻击,我看了很痛心的,这是我不能忍受的,所以说我要特别强调一下闫妮的表演。
整部戏的演员整体表演都是相当出色。我不是无原则的吹捧演员,随便举个例子,比如说句号,过去我们只知道是相声演员,你看看他的一举一动,全是戏;耿乐,过去我知道是个摇滚青年,但是你看现在演的牛俊杰,这么一个特定的人物;陈晓,完全不是过去我印象中的那个英俊小生了,这部戏里他把人间的沧桑感全演出来了;黄志忠,那是我非常尊重的演员,他的很多戏我都看过,但这部戏,他把一个国企领导,和充满了诡计和手腕的国企干部,演绎的相当出色;靳东更不要讲了,他表现出了齐本安这个角色的复杂性,这个人物不是没有软弱的一面,不是没有犹豫的一面,也不是没想过要退却,但是这么一个人物最终坚持住了自己的原则抗争到底。
记者:说到闫妮和耿乐的表演,这对高管夫妻的关系很有趣,你觉得石红杏和牛俊杰这对CP现在备受网友追捧的原因是什么?

周梅森:这是一对欢喜冤家,我觉得他们受欢迎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各自成功的对各自角色的深刻领悟,和成功地塑造。当然剧本给你们提供了基础。说到台词信息大,也有人问演员是现场发挥的这个台词,还是剧本原有的?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全是剧本原有的。我不会允许演员现场发挥,导演沈严也不会允许他们现场发挥,全是剧本原有的。
记者:黄志忠扮演的林满江也是很复杂的人物,写这样的人物是不是特别过瘾?

周梅森:确实太过瘾了。我建议感兴趣的朋友还是看看书,就更可以了解这个人物那种复杂性了。还有齐本安,他在书里也有更多人物背后的展现。

记者:观众都觉得《突围》台词有味道、信息量大,编剧洞察力很强,创作中在这一块上怎么做到这么厉害?

周梅森:我觉得一部剧,写小说是一回事儿,一部剧一定要把台词写好,写好台词是一个编剧最起码的功夫。我的剧本台词,每一个人物的磨练,每一个人物台词的打磨,时间都是非常漫长。我在家里,我会把这个台词读给我老婆听,读给我家里人听,读的过程和书写是不一样的,书面语言有时候你写起来觉得很好,但是当你让演员说出来之后,你会发现很别扭。现在我们剧组,还有一个很好的作风,就是围读剧本。

力求讲真话,起码不讲假话

“老百姓关注的那些问题,不能装作看不见”
《人间正道》、《共和国往事》、《至高利益》、《绝对权力》、《我主沉浮》……从1983年发表中篇小说《沉沦的土地》开始,周梅森笔耕不辍,致力于创作反映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及改革浪潮的小说、剧本,他用作品确立了周梅森特有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谈到创作,他坦言,总要有一部分作家关注现实生活,关注老百姓关注的那些问题,不能装作看不见。“尽管有很多磨难,但作为一个改革开放时代的作家,我有责任和义务。”
有意思的是,周梅森近年在《人民的名义》《人民的财产》等作品中虚构了“京州”这一故事发生地,作品中的人物也时常交叉出现。不少人好奇:“京州”宇宙要出现了吗?周梅森如此回应:“我不会从事任何工业化生产,这是文化企业家考虑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但作家总有自己的文学领地,就像莫言写高密,苏童写街道一样,京州是我虚构出来的文学领地,我把故事装到这片领地里。”
谈及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经验,周梅森认为,把握时代的本质最重要:“我们创造了中华民族最辉煌的一页历史,同时也面对着百年未有之变局。在崛起年代,各种社会矛盾会暴露出来,这很正常。我们要有正视矛盾的勇气。”周梅森说:“我的作品总是面对社会现实的尖锐问题,我力求讲真话,起码不讲假话。”

记者:从《人间正道》开始,您的作品开始向政治生活方向转型,这是出于怎样的契机?

周梅森: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一个地区的领导干部感动了我,这个领导干部现在已经去世好多年了,他叫李仰珍,原徐州市委书记。这个市委书记让我看到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一些官员们的奋斗牺牲,于是我就开始关注他们,因为我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我看到了很多东西,想到了很多东西,都借着这个人间正道,把它写出来了。写出以后,就一发不可收了。
记者:在创作过程中最大的动力是什么?

周梅森:我想这个时代,总要有一部分作家要关注我们的改革开放,关注这个社会的各种矛盾,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期,面对着千年未有之变局。我们这个学习的过程,肯定会产生很多矛盾,我觉得,必须有一部分作家关注现实生活,关注老百姓关注的那些问题,不能装作看不见。尽管有很多的磨难,但是我觉得,我作为一个改革开放时代的一个作家,我有这个责任和义务,从事我的这种职业劳动。
记者: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近年逐渐增多,从编剧角度来看,您觉得要创作出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最重要把握的点是什么?

周梅森:我觉得要把握住这个时代的本质,这个时代的本质是什么呢?一方面我们创造了中华民族最辉煌的一页历史,我们同时也面对着千年未有的变局,在这么一个崛起的年代,各种社会矛盾都会暴露出来,这都很正常的。要有勇气正视,正视这些矛盾,不能在这些矛盾面前闭上眼睛,我想“真实”是作品的生命。如果说现实题材,都变成了好人好事的记录,那么我相信这个市场和老百姓也不会喜欢的。
记者:现在很多系列都会打造“宇宙”的概念,比如漫威有漫威宇宙,动画片也有“封神宇宙”,您的故事发生地都在京州,人物也有交叉,未来会不会也做出个“京州”宇宙?

周梅森:我不会从事任何工业化的这种生产,这是文化企业家考虑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作家总有自己的文学领地,你像莫言写高密,福克纳写的小镇,苏童写的凤阳街,京州、汉中实际上是我虚构出来的,我的一个文学领地,我会把我的新旧故事,一个又一个故事装到这片的领地里去,就不要重新再虚构一个地方。很多人说,和《人民的名义》有一定联系,那这种联系是很正常的,因为我把它摆在我的文学领地上,来写我的文章。
记者:最近有在写新的作品吗?

周梅森:最近还有个新的作品叫做《大博弈》,在《突围》开播的时候,《大博弈》关机,主演是秦昊和万茜,也是值得期待的。

 
责任编辑:兰明群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