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废旧房屋变身村史馆 留下浓浓乡愁

来源:大象新闻 2022-02-23 17:32:49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大象新闻记者 田林 李康/文图

黑白电视机、老式纺车、三八大杠……在周口市淮阳区王店乡王楼行政村,村里利用废旧房屋建设的村史馆每天都吸引了不少群众过来参观。“村史馆不仅是我们一代人的回忆,更留下了我们浓浓的乡愁!”前来参观的群众不住地感慨。

捐赠老物件 传承传统文化

王楼行政村村史馆是由村民废旧庭院改造而成的,原滋原味地保留了豫东平原四合院的完整布局,门房、灶房、堂屋、东屋、西屋等一应俱全,四合院的中间有一方小池子,院中的磨盘和三八大杠让人进院的一瞬间就仿佛回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堂屋内摆放着条几、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黑白电视机、老式木箱;灶房内老式的地锅旁摆放着风箱,案板、擀面杖等一应俱全;东屋摆放的老式木床;西屋摆放着老式纺车、农耕用具……“王楼村村史馆是由村民废弃的庭院改造而成的,因为村里有不少人都在城里定居了,家里庭院年久失修很容易成为危房,村党支部就征得村民同意对房屋进行改造,房屋所有权仍为村民所有,村集体只拥有使用权。”淮阳区王店乡人大主席张涛说。

谈及村史馆的筹备过程,村民表示:“村史馆里陈列的老物件全部都是我们自发捐赠的,村党支部也明确表示,虽然这些老物件捐赠了,但是所有权仍归村民所有,大家积极性非常高,因为这些老物件与如今的现代化住宅‘不配套’,堆放在家里又影响美观,说不定过个几年都当废品处理了,放在村史馆更有纪念意义!”

小小村史馆 承载大记忆

“我们的村史馆最为特殊的应该为小院中的两间西屋,这里承载着王楼村村民最为宝贵的记忆。”张涛感慨说,记住乡愁、体验乡情、铸造乡魂才是我们建设村史馆的初心。

在两间西屋的门口分别悬挂着“吃水不忘挖井人”和“星火相传”两块牌匾,步入室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王楼村村史介绍,追溯到明洪武四年(1371年)从山西洪洞县迁入,在西侧墙面上记载着王楼行政村历任支部书记和历任小学校长。在名人乡贤一栏记载着革命老兵和村民名人榜。退役军人军功章、老党员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乡贤著作、村里重点大学学生奖状等都陈列在这里。

“这两件屋子陈列的是村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现在的年轻人出门闯荡走得有多远,他们回到老家到这里看一眼就能唤起埋藏在心底的那份乡愁。可能墙上记载的就有他们长辈,他们的自豪感会油然而生,把建设家乡当成己任。”张涛表示。

改善村居环境 留住浓浓乡愁

据了解,在王楼村的乡村振兴规划中,他们更注重的是人文生态的还原与修复,利用废旧民房改造的村史馆只是其中之一,老年驿站、民宿、“一桌餐”等都是村集体利用废旧民房改建而成。其中,老年驿站是为村里老人打造的一个配有图书室、书法室、棋牌室和健身器材的老年驿站,全天候开放,为广大老年村民创造一个舒适温馨的活动环境和娱乐场所,让老人真正“老有所乐,老有所学”。

废旧民房改建的民宿和“一桌餐”则是村集体致力于打造的乡村休闲旅游和休闲农业配套设施。王楼村开发有果园采摘、果树认养、坑塘种养殖及垂钓等项目,计划将王楼村打造成三季有花有果、四季常绿常青的休闲农业格局,为乡村休闲旅游奠定良好基础。

大象新闻记者从淮阳区乡村振兴局获悉,淮阳区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自2021年以来,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投资8000万元,打造2个示范乡镇、20个示范村,树立工作标杆,示范引领全区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实施乡村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为群众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美丽乡愁。

责任编辑:郑国锋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