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频道 > 正文

推荐:在线提供新闻线索

走自主创新之路,中国核医学“另辟蹊径”

来源:网易 2023-08-17 11:39:18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消费维权

为“一县一科”建设添砖加瓦。对大多数人来说,“核医学”显得陌生而又神秘,但它却与大家的生活密切相关。核医学主要分成诊断和治疗两个领域,包括核药以及核医学设备;它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因具有在体、无创、精准的特点,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随着全球对核医学的探索不断深入,核医学在精准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愈发受到重视和认可,成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也从国家政策高度,开始着手加速推进核医学的发展和应用。2021年,国防科工局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将放射性新药研发、高端诊疗设备研发列为我国医用同位素发展的重点任务,并提出实施核医学科推广计划,要求2025年国家要实现三级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全覆盖,到2035年实现核医学科“一县一科”。

然而,想要实现《规划》中的愿景,任务可谓十分艰巨。

发展核医学,道阻且长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上任主委李思进教授曾公开指出,中国核医学发展极不平衡,大城市强,中小城市弱,县级医院则大多无核医学科,在9730家二级医院中仅118家(1.2%)建立核医学科。这意味着要实现“一县一科”,全国2800个县市区将至少增加2500个核医学科。

我国核医学发展面临的挑战涉及人才供给不足、药品管理政策限制、学科建设滞后、刻板观念影响(谈“核”色变)等各个方面,难以一言蔽之。其中,最为大众可感的就是,核医学检查“太贵了”;或在当地压根就没有核医学科室,也享受不到相应的服务。

因此,直接显现出来的问题就是核医学设备整体覆盖不足且难以普惠。以PET/CT(核医学诊断设备)在临床的应用为例来看,因为设备价格昂贵(价格在2000万到5000万不等),其在国内装机量仅有数百台,目前主要是三级以上医院在采购;加上PET/CT的显像药物制备相对复杂——需要医用回旋加速器,也进一步限制了基层医院在此展开布局。

另外,像18F-FDG PET/CT这类核医学检查,虽然对于肿瘤诊断临床意义显著,但单次价格为数千到1万元,且绝大多数区域并未将这项检查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让很多患者望而却步,进一步影响了核医学的可及。数据显示,中国2020年新发癌症患者约450万人,18F-FDG PET/CT在2020年用于癌症诊断不到100万人次。

无论是科室的数量、设备数量、检查人数、药物使用,我国核医学都全面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核医学1类创新药,释放SPECT临床价值

尽管我国的核医学发展与国际有差距,但欣喜的是,我们看到了曙光。

为了助力建设有中国自身特色的核医学、惠及更多老百姓,北京大学医学同位素研究中心主任王凡教授带领团队研发了新型特异性SPECT/CT肿瘤显像剂99mTc-3PRGD2(锝[99mTc]肼基烟酰胺聚乙二醇双环RGD肽注射液),该药物研发历时20年的时间,是我国核医学领域第一个1类创新药,也是国际上第一个用于SPECT显像诊断的广谱肿瘤显像剂。

也因这项发明,王凡教授及其团队获得了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技术发明特等奖。

这项研发的意义何在?相比PET/CT的高昂和稀缺,SPECT在中国更为普及——截至2019年底,中国SPECT装机量是903台(PET是427台),并持续保持高增长趋势。SPECT药物制备简单,SPECT显像临床检查费用低(一般在1000元左右),但由于缺少像18F-FDG这样有效的显像药物,极大限制了SPECT影像技术在临床肿瘤显像诊断方面的应用。而99mTc-3PRGD2的出现将弥补这一空白,有望充分释放SPECT在肿瘤诊断领域的潜力。

据了解,99mTc-3PRGD2已于2021年在国内完成临床III期试验,其临床结果显示:99mTc-3PRGD2 SPECT/CT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18F-FDG PET/CT的“头对头”研究结果显示:其对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显著高于18F-FDG PET/CT,对肺部肿瘤良恶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无显著差异。

这也意味着,99mTc-3PRGD2 SPECT/CT除了对肺部肿瘤良恶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同18F-FDG PET/CT一致,还可能弥补增强CT对肺部肿瘤淋巴结转移灶的漏诊以及18F-FDG PET/CT对肺部肿瘤淋巴结转移灶的误诊。

作为一种全身广谱肿瘤显像剂,99mTc-3PRGD2除了肺癌外,在乳腺癌、食道癌、甲状腺癌、黑色素瘤等癌种均有应用潜力,我国核医学医生已在国外相关领域杂志发表近30篇临床研究论文,临床价值还有待长期挖掘。

创新之路:发展中国特色核医学

在99mTc-3PRGD2诞生之前,中国放射性药物研制进展缓慢,自主原创性放射性药物缺乏,临床使用的放射性药物绝大部分为国外仿制药物。我国核医学已经走过六十多年的历程,但还没有一个自主创新研制的药物获批在临床上使用。

“中国核医学是不是可以有自己的核医学发展模式?”王凡教授在2022年临床III期试验结果发布会上,曾这样讲述研发新型特异性肿瘤显像诊断药物的初心。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王凡带领团队踏上了SPECT显像剂的漫长研发路。而在研发过程当中,同样也显示出“有组织科研”的巨大潜力: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多年来并肩作战、形成合力,从细胞到组织到小鼠实验,从化学修饰到核素标记,最后到临床验证,无数次的探索和攻坚,研制出这款能够真正优化临床医疗场景的药物。

“99mTc-3PRGD2用于SPECT/CT显像,其临床诊断费用一定比PET/CT便宜,对于我们国家,特别是对于基层医院,这将是一个福音。”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核医学装备与技术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李方教授曾指出,要想为更多老百姓更好地服务,中国就要有自己特色的核医学。

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实际市场推广应用,路径长、难度高、投入大,要跨过一个个“鸿沟”,才能实现真正落地。如何让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012年我们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考核指标是获得临床试验批件,这属于企业行为,不是北京大学能独立完成的,于是我们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政府的支持和资助下,进行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王凡曾表示。

2012年,以王凡教授团队为核心的瑞迪奥公司在佛山成立。2022年,瑞迪奥与北京大学医学部签订科研合作协议,成立“北大医学—瑞迪奥核医学分子影像联合实验室”,同年,瑞迪奥又获得了产业投资集团——百洋医药集团的战略投资,多方携手加速核医学药物和设备研发。

参照美国的经验,目前其SPECT设备已突破2万台,这给中国核医学发展(尤其是SPECT的普及)提供了对应的想象空间;未来要面向全球市场,其应用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核医学的未来:机会与挑战

99mTc-3PRGD2的成功研制,让中国核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原创突破。不过,怎么把创新延续下去,同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全国核医学从业人员总共才1万多人,其中包括护士和技师。根据建设2000多个核医学科的《规划》来看,还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政策层面,像医保制度对放射性药物的覆盖面也还不够;普通民众、甚至部分医生都对核医学不了解,甚至有误读......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

近年来生物医药的繁荣发展也许提供了一个好的参考。政策推动,人才聚集,技术进步,资本关注.....各方合力之下,生物医药出现了越来越多“0-1”的创新,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风口。而核药和核医学,应该同样即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广告】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今报网商务合作招募中,诚邀合作伙伴,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转载,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企业宣传商业资讯,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