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评论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 纪念那场战争,纪念那些人

来源:大象新闻·东方今报 2023-07-29 11:08:38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北纬38度线以南5公里,朝鲜半岛板门店,《朝鲜停战协定》签署。签字现场,英国记者阿兰·委卜宁采访了彭德怀。他写道,“透过这位司令员脸上的微笑,你们就会知道,是中国人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司令员脸上的微笑”,定格了70年;在漫长的历史中,这种“微笑”,也将永远被定格。“司令员”是那场战争的指挥者、亲历者,自然能体会到这“微笑”的来之不易。而我们这些普通人,只能在前人的叙事中了解那场战争,自身缺乏真切的感知。

    对于这场战争最初的印象,相信很多人都来自课本。在800多摄氏度的火焰中,一声不吭的邱少云,用胸膛堵住敌人地堡机枪眼的黄继光,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英雄儿女》中高喊“向我开炮”的“王成”,坚守43天、击退敌人900余次进攻的上甘岭战斗英雄群体……这些都曾让我们热血沸腾、壮怀激烈,也都曾幻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但在历史叙事中,不仅有知名英雄们的宏大叙事,也有不知名战士的微末细节,这是构成历史丰富性及历史质感的前提。对于那场战争的理解,除了英雄个体与群体之外,我们还需要深入更多的普通的个体中,去感知更多的历史表情。看了台湾诗人文晓村的回忆录后,才对朝鲜战争战场的严酷性,有了更真切的感知。文晓村所在的部队被打散,他们数十人躲在齐腰深大雪的深山里,等待机会寻找部队,没有粮食吃,吃雪吃草根,不少人冻饿而死,最后他们几人忍耐不住下山寻找吃的时候,被俘并被胁迫送往台湾。这个细节,实际上让我触摸到了英雄个体或群体产生背后的战争环境,远远超出了我们对战争的想象。

    这些“不容易”与“震撼”,是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在那场战争中奋不顾身的环境底板。它们和我们之前所认知的战争场景,完整构成了我们对于朝鲜战争的历史叙事。这种叙事,是丰满的,是有血有肉的,也让我们在缅怀和敬仰英雄时,有了更丰富情怀的理由。

    197653名钢铁战士,在盛开金达莱花的土地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平均每天约200人血洒疆场,且平均牺牲年龄只有28岁……70年后,翻看这样的记录,再回想当年所处的战争环境,一个个已逝去的生命,仿佛瞬间复活起来,那充满历史质感的形象,不管在不在英雄的名录,都是那么鲜明,都是那么饱满,他们一个个和“司令员脸上的微笑”一起,构成了我们民族伟岸不倒的历史群像,也构建出我们民族长达70年和平生活的底色。

    70年似乎已经遥远,当年的硝烟,似乎也早已远去。但是那场战争,那场战争中的那些人,依旧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纪念这场战争,纪念这些人,是为了不忘历史,珍视和平,同时也是在重申,我们同样不畏强暴、不惧斗争,那些总是把中国保护得很好的最勇敢的人,依旧还在。

责任编辑:兰明群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