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社主办网站首页加入收藏数字报

首页 > 快新闻 > 时政

拖延症是病?仪式感能治!

2017-01-21 04:09:03 来源: 责任编辑:

     仪式感是出去吃饭、逛街必P图发朋友圈?仪式感就是要对方一定记得“纪念日”并且有所表示?

    如今,人们常说“no作no die”,但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充满了不确定的时代,有时候该“作”还是要“作”。承认和尊重仪式感,对个人来说是一种修养,对团队来说是一种凝聚,对自然是一种应有的敬畏,对文化来说则是一种传承。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薛晨飞

 

    黄帝是个大巫师  也是最早的戏剧“演员”

 

    古代中国是农业社会,祭祀活动是极其隆重的。在这些祭祀中,出现了扮演社神的人和致祭者(巫觋)种种一反常态的、礼仪性的表演活动。

    “傩”据说产生于黄帝时,传说方相氏可以驱鬼逐疫,“方相”即“放想”,如想出若干的人面怪像等,现在我们看见的傩戏面具种种狰狞、恐怖的形貌就是人们放想出来的产物。据说,孔子就特别喜欢看傩戏,每逢年三十孔子老家举行傩祭仪式时,孔子就“朝服而立阼阶,观乡人傩”。

    在汉代,举行傩祭时,巫师就要装扮成方相氏,身上穿着熊皮,头戴留有四只眼睛的面具,一边开路,一边喊:“傩!”率领十二个戴着面具、装扮成各种野兽的人,后跟一百多个扎红头巾、穿黑衣服、手执拨浪鼓的少年儿童,到宫室、房舍、各处跳跃、呼喊,并合唱祭歌驱逐“疫鬼”。

    对中国先民来说巫的地位非常高。巫是族群里最有知识、最有才能的人,担任着降神除鬼、沟通人与神的关系的任务。巫常用一种完全不同于平常的和夸张的装扮、声音、动作、仪式,来表现神鬼的无形存在,用我们现在有意识的眼光来看,其言语动作其实无异于在演戏,而祭坛也就相当于今天的剧场,于是演员(巫)和观众(参祭者)一同加入到那肃穆而威严的精神境界里去,分享、体悟其中的深邃含义。

 

    一顶发臭的假发是身份的象征

 

    如今,傩戏一样“面具化”的仪式,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可是在一些国家,就算是社会科技发达的今天,仍然有一些数百年前沿袭至今的仪式感装束,比如法官的黑袍和假发。

    西方所有国度的法袍都是黑色的,只是有些国家的法官戴假发,而有些不戴。欧洲中世纪和近代早期许多国家都戴假发,但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只有英国还遵守自己几百年来的传统。法官、律师戴假发,据说是地位的象征,英国过去当法官律师的,那都是贵族。

    法官所用的假发与普通假发是不同的。现在日常佩戴的假发,讲究的是看不出是假发最好,可法庭上用的假发,恰好相反。不过这种用马鬃毛做的,看起来就“很假”的假发,十分昂贵。爱尔兰司法系统此前每任命一名法官,就需要支付2200欧元(约合1.9万人民币)来购买假发。制作假发是个精细活,得手工生产,一顶假发需要一位熟练的工匠花费大约44个工时的劳动,包括编织和打卷。做好的成品一般有四个颜色:白色、金黄色、浅灰色和灰色。在一些英国曾经的殖民地,白色非常流行,而在英国本土,金黄色和灰色最为流行。

    一般来说,法官宁愿忍受生虱子,也不会经常换假发,因为一种说法:假发戴得越久,越老越脏,颜色越深,说明从事法律职业的时间越长。而在司法界,资历和年龄至关重要。在某个意义上,法官的假发越是破旧,证明这名法官的审判经验越丰富。

 

    仪式感是治疗“拖延症”的良药

 

    2004年,美国一位教授对两个美国的科技公司的员工做了1000小时的观察。他们发现,办公室里的员工平均每11分钟就会被电话、电子邮件或同事打扰一次,而他们的注意力重新回到早先的任务上则需要25分钟之久。

    自发现办公室里的干扰周期以来的十多年里,技术带来的分散人们注意力的因素只是越来越多。研究持续被打断对人所产生的影响,甚至形成了一个科学领域,叫做“中断科学”。其中一个常被提及的发现是,在做事情同时又忙于回邮件的人,其IQ会下降10点,这种影响比吸大麻的作用都强。

    人们着迷于微信、微博,有种无法抑制的冲动去查看最新消息,神经科学的研究显示,当出现意料之外的新颖事件时,人脑会分泌出多巴胺。在科学家看来,现在的电子设备持续提供社交信息,而我们不知道新的信息在什么时候到达,也不知道新的信息是什么,是造成这些设备令人成瘾的最重要原因。

    而仪式感,却能帮人进入“神圣时间”。曾被评为“全球最值得瞩目的50位女性”之一的胜间和代,是日本非常有名的“职场女神”,在一次采访中她提起在早年准备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都会放一面镜子在写字桌上。从镜子放上去的那一刻起,她便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状态。因为一旦她偷懒,会从镜子中看得一目了然。

    这个小小的仪式感,是个人对于自我的庄严礼仪,小小的自我暗示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它却是一根强有力的杠杆,能够大幅度提升人的行为力。和自己达成“契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仪式感。

 

    仪式是在演一场自我再生的神话

    维克多·特纳是知名的人类学家。他认为通过仪式不仅仅局限在文化所规定的生命转折仪式,因此通过仪式也包括一个群体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外一种状态所举行的仪式。就像过年一样,所有认同中国文化的人,都会在除夕夜“守岁”。当时间从旧的一年跳至新的一年时,他们共同的状态就从“旧岁已走”过渡到了“又添新岁”。

    简单地说,比如一个大学生在毕业典礼上,他的身份既不算是已经毕业,但是也不算是在校的状态。而经过了毕业仪式之后,他就从学生状态通过而到达了毕业的状态。

    所以,这林林总总的通过仪式的显著特征,是旧身份的脱落和新身份的获得。在人所拥有的诸多身份中,有些身份,比如成人、丈夫、妻子、父亲、母亲等,只能在人生的某些阶段才能获得,这些身份就成为人生历程的界碑。通过仪式从一个身份到另一个身份的转变是人生故事的展演。

    在仪式过程中,身份是再生神话展演的道具:在分离阶段,自我与身份仪式性地脱落,仪式主体在所生存的结构世界中消失,这样就仪式性地展示出自我的死亡;在聚合阶段,新的身份与自我聚合,自我复活再生。

    通过仪式的举行,是神话进入人所生存的世界的过程。在仪式过程中,人成为神话中的角色,通过仪式则成为由象征符号来展演的自我再生神话。

2017-01-21 04:09:03本文来源: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

    1、东方今报网是东方今报社唯一官方网站,东方今报的作品均已授权东方今报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单位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东方今报(含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网站合作:18737167215(孟先生)
图片聚焦

精选图文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联系我们

  • 24小时新闻热线
  • 0371-65830000
  • 商务合作
  • 18737167215 孟
  • 版权合作电话
  • 0371-60609112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ICP备05011107号 东方今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92 邮发代号:35-48 微信客服24小时在线:[微信号]jinbaoxiaomei
Copy Right ©2004-2016 www.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今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东方今报新媒体部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