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社主办网站首页加入收藏数字报

首页 > 快新闻 > 河南

揭秘“牛肉汤”古墓

2016-12-20 14:33:53 来源: 责任编辑:

   

 出土铜剑依然锋利“一碰见血” “牛肉汤”主人原是个武将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

 

    记者王姝/文记者 章继军/图

 

    ▶一周前,因为被调侃挖掘出“战国牛肉汤”,信阳城阳城遗址的一座楚墓“火了”。

    ▶12月19日,这座被命名为18号墓的墓主棺椁,从墓地被搬迁至附近的城阳城博物馆。

    ▶考古专家发掘出200多件随葬品,其中不乏武器。那么,墓主到底是何身份呢?

 

    【现场】  棺椁处在绝对潮湿环境 有利保存

 

    12月18日早晨,记者来到位于城阳城遗址18号墓现场。古墓外,堆砌着古人用于封墓的青膏泥,以及考古工具洛阳铲打出的土样。

    地下墓坑内的棺椁已被保鲜膜封了起来,周围支起了钢架。平地上放置着一些装有清水的透明箱子,据工作人员介绍,那是在挖掘过程中抽出的积水,可保护不宜接触氧气的文物。目前已有200余件随葬品被运至城阳城博物馆。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陈家昌告诉记者,该棺椁处于绝对潮湿的饱水环境,地下水成分偏中性,对文物保存非常有利。

 

    【搬家】  海绵包裹罩上棺罩 棺椁运到了实验室

 

    “我们要尽快将棺椁搬迁到实验室,防止水分挥发造成干裂等破坏。”陈家昌说,运到实验室后专家将打开棺椁,对墓主个人特征、去世原因、生前饮食习惯等因素进行研究。至于开棺时间,要根据文物损坏情况和实验室设备建设等,尚不能确定。

    12月19日上午,工作人员对棺椁进行再次保护处理,用海绵包裹,放进一个特制的钢框里,然后罩上棺罩,随后运送到城阳城博物馆实验室。

    据了解,考古专家对于该墓地的挖掘,始于今年年初。4月12日,有人盗掘古墓,随即被警方逮捕并追回被盗文物。随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始对该墓进行调查、勘探以及抢救性清理。

 

    【修复】  随葬品多为陶器 铜剑仍锋利“一碰见血”

 

    19日,记者来到城阳城博物馆文物研究室。近日从18号墓出土的随葬品被放进各种透明箱子,有些泡在水中,有些被保鲜膜包裹。负责清洗文物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文物要经过清洗,用纯净水暂时保存一段,然后进行脱水修复。

    在专家的指引下,记者见到了那只清洗完毕,装“牛肉汤”的圆鼎,以及一个陶制彩绘的壶盖,其他未清洗文物被包裹得严严实实,无法看清。

    “这次发掘的随葬品多为仿铜陶礼器,还有戈、弓箭、铜剑等兵器,弓箭长度在半米到一米之间,弓为竹制、箭为铜制,弦已不复存在。”工作人员伸出双臂比画了一下,“铜剑虽然略有生锈,但仍十分锋利,一碰就会见血。”

 

    【揭秘】  墓主为下大夫级武将 地位还不低

 

    这么多的武器随葬品,那墓主是什么身份呢?

    城阳城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物保护项目负责人武志江告诉记者,随墓发掘出来的大部分为陶器,从五个鼎的数量来看,专家判断是下大夫身份(先秦官制从高到低为卿、大夫、士)的武将,“棺椁厚度达三十多厘米,棺盖用起重机才能吊起来,说明他是有一定地位的。”武志江说,目前尚未发现该墓有夫妻合葬或者陪葬的情况,周围是否为家庭墓地也尚未得出结论。

    “这些陪葬品都是根据死者身份,按当时礼制制作的祭品,比如那五个鼎,除了网友们所说的‘牛肉汤’鼎,还应该有其他汤羹菜羹等鼎,只不过牛骨保存到了现在。”武志江说。

 

    是不是“牛肉汤”

    尚无定论

    专家推测最起码

    是一鼎熟牛肉

    “这是否为一鼎‘牛骨汤’或‘牛肉汤’,根据目前情况还很难给出答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动物考古专家侯彦峰说。

    经动物考古专家对该动物骨骼的初步鉴定,陶鼎内所含遗物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有编织物、木器、漆皮残片,底层为动物骨骼。侯彦峰解释说,18号楚墓所处地点的地下水位较高,棺椁长期浸泡在地下水中,两千多年来,偶有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棺椁内的水位也随之升降,加之鼎盖破损,密封不好,所以墓室内漂浮的编织物残块、木构件、漆皮等进入了鼎内。

    “动物骨骼体积较大且沉于水,是随葬时放入鼎内的。”侯彦峰说。根据骨骼在鼎内堆放的形态、各骨的解剖位置、骨的大小等,专家推断这些骨头是来自同一头牛,并且随葬时既有骨头又有肉,年龄小于1.5岁。

    侯彦峰说,这鼎牛肉是生是熟,只根据骨头肉眼是难以判断的。但根据“视死如视生”的观点来推测,是熟的可能性比较大。

    ■新闻多一点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今年4月发掘清理信阳市城阳城遗址区内3座被盗的战国时期楚文化墓葬。城阳城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春秋早期,战国后期曾作为楚国临时国都。保护区内已发现大小楚墓100多座,此前已发掘9座,其中1957年发掘的1号墓出土我国第一套完整的青铜编钟,用其演奏的“东方红”乐曲随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回响太空。据新华社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

    1、东方今报网是东方今报社唯一官方网站,东方今报的作品均已授权东方今报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单位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东方今报(含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网站合作:18737167215(孟先生)
图片聚焦

精选图文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联系我们

  • 24小时新闻热线
  • 0371-65830000
  • 商务合作
  • 18737167215 孟
  • 版权合作电话
  • 0371-60609112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ICP备05011107号 东方今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92 邮发代号:35-48 微信客服24小时在线:[微信号]jinbaoxiaomei
Copy Right ©2004-2016 www.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今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东方今报新媒体部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