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社主办网站首页加入收藏数字报

首页 > 快新闻 > 评论

课堂搬进KTV 你“敏感”个啥?

2017-04-21 04:21:11 来源:今报网 责任编辑: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 首席评论员 李长需

    17日下午,河南漯河一位大学老师将学生大课堂搬进了KTV包房,事件被当地网友披露后引起了轩然大波。据悉,这位将课堂搬进KTV的老师叫王玉敏,任教于漯河市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市场营销专业。这是她第一次将课堂搬进KTV,为其“教学尝试”和“教学创新”。

    舆论的褒贬不一,可以想见。褒者就不说了,而那些贬者,直斥其“奇葩”,高呼“不是创新是揪心”的,则让人错愕。有那么“奇葩”吗?大概这些贬者还没听过大学里真正的“奇葩”吧:民国时,章太炎上课,五六位弟子陪同,他老人家国语不好,由刘半农任翻译,钱玄同写板书,马幼渔倒茶水;陶行知上课拎一只大口袋上台,演示强按鸡头吃米,鸡不吃,松开;鸡自由了,就自行啄食了……这些事,哪个不比进KTV包房教学“奇葩”,但人家就是成了历史好段子。要是放到现在,这两位,恐怕早被吐沫星子淹死了。

    大学究竟该怎么教学?该在哪里教学?在直呼“奇葩”者看来,KTV就是那种唱歌、跳舞、娱乐甚至吸毒的地方,不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把学习这么神圣的事情跟其混在一起,如同阳春白雪遇到了下里巴人,不仅有辱斯文,而且会误人子弟。言外之意,就是怕学生在KTV那个酱缸里染坏了。

    这想法初衷是好的,但属于操多了心,学生们买不买账,还不一定呢。他们有那么脆弱吗?恐怕不至于吧,看看他们上课时的那种愉悦,是真心喜欢这种方式的。我们一代一代的人,已经习惯了被动地“填鸭”,而不是主动地接受学习,现在一有这么个场景,还真有点不太适应。不太适应也罢,适应也好,只要孩子们喜欢,就随他去吧。我们从小到大,就喜欢过度保护,从小孩保护到大孩,孩子是安全长大了,但也跟社会脱节太多。即便现在获得资讯的途径很多,但他们也免不了的与社会有着不小的隔膜。尤其是在大学学习期间,很多专业课本身就与社会脱节不少,再不让他们跟社会多联系,等走上社会,岂不是废人一个。就拿该校的学生来说吧,学的是市场营销,将来就业肯定需要很多实战经验与实际案例,如果不在市场里摸爬滚打,将来怎么做好“营销”。即便这次教学放在KTV里看不出多少“实践”的影子,但其勇于把教学搬出课堂的象征意义,也是值得我们刮目相看的了。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进入大学就是专门学习知识的。岂不知,这是个认识的误区,因为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大学学的应该是治学或学习的方法,以及做人的道理。这些都并非“填鸭”就能完成的,而需要走上社会进行更多的实践与体验。

    近读《费孝通传》,说费孝通进清华读研究生时,师从俄国著名人类学家史禄国学习了两年体质人类学。史禄国并不给他讲课,只提出了目标,并给他借了个实验室,让他独自在实验室工作,顶多趁傍晚散步的时候看看他的工作进度;这样训练一段后,又让他到京郊测量军人和犯人的体质。两年时间一点课程都没教,这在今天看来颇觉不可思议,但他训练了费孝通的动手与研究能力,最终帮助其成为社会学大家。这种教学方式,恐怕是现在最缺乏的,也是最需要的。

    因此,老师在KTV包房里讲个课,没必要那么“敏感”,也不必大惊小怪。在哪里教课只是个地点的问题,允许教学的多元化存在,给教育更多的自由度,才是教育的核心。

2017-04-21 04:21:11本文来源:今报网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

    1、东方今报网是东方今报社唯一官方网站,东方今报的作品均已授权东方今报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单位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东方今报(含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网站合作:18737167215(孟先生)
图片聚焦

精选图文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联系我们

  • 24小时新闻热线
  • 0371-65830000
  • 商务合作
  • 18737167215 孟
  • 版权合作电话
  • 0371-60609112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ICP备05011107号 东方今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92 邮发代号:35-48 微信客服24小时在线:[微信号]jinbaoxiaomei
Copy Right ©2004-2016 www.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今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东方今报新媒体部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