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栏目

作家李洱:十三年过去了,我尽了力

来源: 2019-11-26 09:22:02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2018年,85万字的长篇小说《应物兄》在中国文坛问世,立即引起了轰动。这部《应物兄》的作者,就是豫籍作家李洱。今年8月,他凭借它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11月24日,李洱回到了故乡河南,做客郑州松社书店,与家乡读者面对面。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有幸作为开场主持人,欢迎儒雅的李洱和对谈嘉宾——亦庄亦谐的作家张宇上台,畅谈“应物兄的故事”。而在当晚分享会开始前,李洱还接受了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的采访,敞开心扉,直面争议,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 梁新慧/文 袁晓强/图

    《应物兄》构成了一幅浩瀚的时代星图

    “13年潜心写作,酝酿出一部标志着一代作家知识主体与技术手段的超越之作。‘应物兄’!这个似真似假的名字,这个也真诚也虚伪的人物,串连起三十多年来知识分子群体活色生香的生活经历,勾勒出他们的精神轨迹,并最终构成了一幅浩瀚的时代星图。”2018年,《应物兄》在《收获》杂志刊发后,荣获《收获》文学排行榜长篇小说第一名,这段文字是《收获》给予《应物兄》的颁奖词。

    一如颁奖词给予《应物兄》的评价,它的确是一部刚刚面世就已经变成现象级的小说,并成为一个文学讨论的现象。

    批评家们兴奋不已。他们认为,只有在这样的作品面前,一个批评家的才智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上海两位60多岁的评论家程德培、王鸿生,分别就这部小说写了超过3万字的评论,这种现象并不多见。

    从2005年到2018年,李洱的《应物兄》写了13年。

    作为李洱的老乡,同样获得过茅奖的豫籍作家周大新说,一个人能潜心13年写一部作品,这需要很大的定力,现在文坛上大家都担心被遗忘,很希望不断地拿出作品。而李洱能够静下心来,保持定力,一写13年,这一点确实要向他表示敬意和钦佩。

    李洱不属于特别高产的作家,这是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2001年,他的《花腔》出版,不到25万字。2003年,他的《石榴树上结樱桃》问世,比《花腔》还要薄一点。

    两次从头写起,其间写坏了三部电脑

    “其实,早在2003年写《石榴树上结樱桃》时,就想写《应物兄》。经过两年多的储备,直到2005年才开始动笔。”

    当时,李洱每天写作八个小时,进展顺利。他清楚地记得,2006年4月29日,小说已完成了前两章,计有18万字。他原来的设想是写到25万字。

    然而,李洱的母亲此时身患重病。在此后两年半时间里,他陪着父母辗转于多家医院,心中的哀痛无以言表。

    母亲去世后,这部小说又从头写起。几十万字的笔记和片段躺在那里,故事的起承转合长在心里,写起来却极不顺手。他曾多次想过放弃,开始另一部小说的创作,但它却命定般地紧抓着他,使他难以逃脱。

    母亲三周年祭奠活动结束后,在返回北京的火车上,李洱打开电脑,再次从头写起。这一次,他写得意外顺畅。

    在后来的几年时间里,李洱常常以为很快就要写完了,“但它却仿佛有着自己的意志,顽强地生长着。电脑显示出的字数,一度竟达到了200万字之多,让人惶惑。这期间,写坏了三部电脑。”

    “十三年过去了。我想,我尽了力。”李洱在“后记”中感慨。

    任由别人评说、挖苦、训斥,甚至攻击

    《应物兄》问世后,无论是评论界还是媒体界,都将其称为“潜心创作13年的结晶”。而李洱则回应,这非他本意。

    “很多人甚至把13年当成了一个卖点。我从来没有强调13年,也没有说过13年就会写出好小说,只不过我在小说的后记里提到了13年,是媒体放大了。我要强调一个事实,在国外,用13年写一部小说很常见。写13年才出一本书,可见这个作家比较笨,另外也可能说明这个作家比较认真。”李洱坦言,他是非常自然地写了13年,这当中,当然有很多艰难的时刻。

    “13年之后,我下定决心交给出版社。我不能说自己是个纯粹的人,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写完之后进入公共空间和读者交流,就像《红楼梦》一样,它是读者读出来的。我希望《应物兄》和读者进行交流。”

    事实上,《应物兄》一面世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赞美者将其称为难得一见的精品,而批评者认为,这本书引用文献太多、涉猎太广、人物众多、太过芜杂,难以下咽。

    “我们已习惯看那些展示生活传奇性的、节奏较快的、急于讲故事的小说,而好像不敢去读逼近心灵的小说。”李洱说,《应物兄》中的主人公有他的梦想和使命,他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同时又吸收了很多先进文化,构成了争论。

    “一个人和别人争论产生废话,一个人和自己争论会产生诗歌,一个人和自我争论也和世界争论便会出现另外一个世界。”李洱试图展现不同层面的争论,让读者进入这个空间。有的读者读起来比较痛苦,他相信是在某个瞬间这个空间暂时阻隔了他,但是在冰雪消融时相信读者会进入这个空间。

    《应物兄》诞生后,很多评论者都认为,这部包罗万象、百科全书式的小说,一定会获得茅盾文学奖。而李洱说,他的每一部小说,都下了很大功夫。他创作时,从来没有想过要获奖,但写完之后进入公共空间,就任由别人评说、挖苦、训斥,甚至攻击。

    中原文化对我有很深刻的影响

    作家张宇说:“这本书一看就是以河南为背景的,字里行间都是用中原文化作为铺垫展开,再通过李洱的博览群书、中西文化进行解构而成。”

    李洱1966年生于济源,1983年,李洱考入位于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那里曾经有“全国最好的中文系”。1987年毕业后回到河南,在郑州师范学院教书,后来进入河南省文学院成为专职作家。如今,他又生活在北京,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工作。

    “我在河南生活很多年,中原文化对我有很深刻的影响。河南的语言最丰富,而在中国作家群体里,河南作家的优势就是语言。我的语言和小说的叙述有关,河南的思维方式深刻影响了我。”李洱说,河南开封、洛阳、安阳、郑州都是古都,一次次战乱把王朝推翻,宫廷里的文人、诗人、文化人,带着一腔悲愁,散落在民间,和民间的语言进行充分杂糅,变成新的语言,这种语言刚刚成熟,又经历一次次洗礼孕育新的语言。因此,河南语言有俗的一面,也有雅的一面,哺育了一代代优秀的作家。像李準的小说、张宇的作品,都能看出河南作家语言的精彩,这种精彩很有节奏,散发出历史的叹息。

    李洱说,他对河南有一种赤子之心、拳拳之心。即便像《应物兄》这种以知识分子的语言来书写的小说,仍可以看出与河南的联系。这种联系,类似于脐带的联系。

    “写小说,要避免洋气,避免优美的语言。作家应该有自己所置身的文化传统和深沉的、复杂的怀疑,在这种交织中完成小说的叙述。应该说,我做到了。这得益于河南这种雅俗共赏的语言、雅俗共赏的思维,给我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把《应物兄》比作《围城》,钱钟书和我都不高兴

    作为《应物兄》的出版方,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曾言,这部85万字的长篇小说,实际上驾驭的是人类浩瀚的知识场域和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史,是具有现代性的哲学观照下,怎么把知识和思想史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化为一部小说所必需的行为描述,李洱做出了极有价值的建构。把历史叙述跟知识分子的在场感结合得如此贴切,这在当代长篇小说创作中是第一次。

    当代,写知识分子生活的作家不多,写好的更少。钱钟书的《围城》把知识分子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应物兄》对中国三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写得活灵活现。为此,一大批作家、评论家将《应物兄》看作新时代的《围城》。

    “《应物兄》出版后就进入了公共空间,我期待着跟读者进行对话。出现各种声音都正常,哪怕有异议的声音,我都接受。但有些阐释我没有想到,比如说新时代的《围城》这一说法,我就没有想到。”

    在李洱看来,中国新文学的开始写的就是知识分子,比如鲁迅的小说。而在社会转折关头,像1949年、1979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往往都是书写知识分子的小说。

    “为什么要写知识分子?因为他们是这个民族最敏锐的触角,社会变化的晴雨表,通过他们,读者会敏锐地感受到社会的变化。从来没有哪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像现在这样重要。农耕时代不用说了,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力量就是知识分子,与社会构成了一种非常复杂的关系。”李洱说,如果说《应物兄》与《围城》有相同之处,那就是都写到了知识分子,但写法有很多不同。但把《应物兄》比作《围城》的话,钱钟书不高兴,他更不高兴。有读者愿意去比较,那是读者的权利。

    如果重写,《应物兄》的人物命运是否会有新的变化?

    “我写小说,必须有想法。而有了新的想法,我会写新的小说。”说到这里,淡定、沉稳、儒雅的李洱露出了笑容。

责任编辑: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今报网商务合作招募中,诚邀合作伙伴,联系电话18737167215。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19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全网中心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