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栏目

建设调蓄工程 引入新水源 破解用水之困需创新供水机制

来源: 2019-10-15 06:20:13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对于郑州用水之困,不少人士呼吁加强全省水资源管理,进行统筹配置

    【调配】统筹配置,支持郑州

    从长远来看,郑州市城市供水存在水资源指标缺口大,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根据郑州市政府发布的《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17-2035年)》,2020年主城区规划人口500万人,需水量预测188.7万立方米/日。因管网瓶颈问题,当前设计供水能力虽为177万立方米/日,但实际供水能力仅为150多万立方米/日,与2020年预计用水需求存在30多万立方米/日的缺口。

    据了解,为了应对这一形势,目前郑州市正在加快推进桥南水厂、龙湖水厂的建设步伐。

    当前,在“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新的城市规划发展理念下,水资源的命脉性、决定性地位日益凸显。为保障郑州市的城市供水水源安全,支撑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不少人士呼吁:省级层面应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对水资源指标进行统筹配置,解决集约利用度偏低的问题。

    河南省水利厅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处处长雷淮平接受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郑州市每年的南水指标为5.4亿立方米,近几年,通过水权交易,调整增加了1.22亿立方米(新郑、登封分别用了南阳的指标0.8亿立方米、0.2亿立方米,新密用了平顶山的指标0.22亿立方米),两者相加,郑州市每年使用南水已经达到6.62亿立方米。随着郑州进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行列,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

    “由于受经济、人口等因素的影响,目前,除郑州市外,河南省其他省辖市的南水指标尚有少量富余。”雷淮平说。

    在用水指标上,今后会不会向郑州倾斜?

    雷淮平透露,河南省水利厅党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南水,支持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水需求。

    【趋势】申请增多,富余不再

    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支持郑州用水?梦想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照进现实?

    雷淮平说,一是支持郑州市现阶段尽可能通过水权交易增加南水指标;二是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预测受水区至2035年水量消纳情况,对个别地市水量指标有富余的,进行统一安排调整,重点支持郑州。“如果个别地方的用水指标常年富余,而且也不愿意通过水权交易支援其他地方用水,时间久了,我们会考虑收回用水指标。”

    据悉,自2014年南水北调通水以来,河南省受水区域、受益人口逐步提高,供水范围覆盖11个省辖市市区和40个县(市)的80个水厂、引丹灌区、6个调蓄水库及20条河流,受益人口近2000万人。工程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发挥,有效保证了居民用水,改善了生态环境,缓解了受水区水资源短缺的困局,对河南经济转型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意识到南水的优良品质,所以,越来越多的地方申请使用南水。

    据悉,不在原规划受水区的驻马店,通过水权交易,每年取得了0.4亿立方米。如今,开封市,南阳内乡,平顶山汝州、舞钢,周口淮阳、项城、沈丘,郑州高新区、经开区、白沙组团、新郑龙湖,新乡“四县一区”,安阳西部等地也申请使用南水。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目前,这些新增用水项目都在加紧进行前期工作,而对于河南省来说,则意味着扩大供水范围,而且是适度扩大,毕竟全省的南水指标有限。等这些新增供水目标建成后,河南省南水北调水量指标也将不再出现富余。届时,在省级层面上,即便想让郑州用更多的南水,也将心有余而力不足。

    【工程】把水留下,进行调蓄

    “从长远计,郑州市急需建设调蓄池等大型储水设施。”郑州自来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企划部主任张垚说。

    以郑州市刘湾水厂为例,2014年7月,当时刘湾水厂建成但南水北调还未通水,而郑州市南部水压低集中爆发。紧急关头,来自尖岗水库的应急水水源,开始给刘湾水厂输水。去年10月10日,南水北调21号门泵站出现供电故障,无法向刘湾水厂输水,应急水系再次启动。而今年5月中旬以来,来自南水北调的原水减少,郑州市再次紧急启动预案,调动应急水系水源向刘湾水厂补水。

    由此可见,类似于尖岗水库这样的储备水源,重要性不言而喻。

    早在2005年,郑州市就拥有常庄水库、尖岗水库两个备用水源,蓄水量达3000万m3以上;石佛沉沙池、花园口调蓄池中也存有450万m3的水。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发生重大污染事件,郑州市可以迅速启用备用水源,保证供水50天。而到了2018年,这个水量只够用28天。

    “如今,郑州市区基本实现了丹江水全覆盖,然而,丹江水只能用不能留。”张垚说,为了供水安全,建设调蓄工程势在必行。

    雷淮平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初衷,是给沿途城镇提供补充水源、替补水源,如今 “替补变主力”,供水保障率需要大大提升。再说,南水北调输水干渠就像人一样,高负荷运行久了也得体检,进行保养维修。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线性工程”、“直肠子工程”的南水北调,要补其短板,建设调蓄工程十分必要。

    据悉,河南高度重视南水北调调蓄工程论证、规划和建设,多次向国家有关部委建议,同时纳入了河南省《十三五南水北调专项规划》和《南水北调水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规划了8座新建调蓄工程和一批配套工程调蓄池,以及与7座既有水库的连通工程。

    据了解,目前水利部正在开展调蓄工程论证、规划、选址工作,初步在河南选择了三处。其中新郑观音寺调蓄工程,库容达1亿立方米,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

    【未来】引新水源,创新体制

    在业内人士看来,建设调蓄工程是切实可行的办法,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郑州的供水问题,需要打造供水安全体系,让供水能力远远领先于实际供水需求,而引入新水源则是国内很多城市的普遍做法。

    据悉,深圳的水源来自东江,如今深圳又实施了西江饮水工程,供水能力达到了每天600万立方米。像上海,在保证正常供水的情况下,又在长江入海口的长兴岛上,建了一个76平方公里的青草沙水源地,大大提高供水能力。杭州一直用钱塘江的水为水源,如今又建了一条200多公里的管道,把千岛湖的水调过来。兰州在现有供水格局下,又从刘家峡水库饮水,距离达200多公里。

    这些城市都是在水源充足的情况下,从长远供水安全考虑,开始引入新水源,从而做到了水库成环,多库连调。而郑州的水源,除了黄河、南水之外,还没有第三水源。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就会十分被动。

    令人欣慰的是,2018年11月15日河南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实施四水同治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意见》提出,“建设陆浑水库—郑州西水东引工程,开展小浪底水库向郑州输水研究,支撑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这一切都令人期待,但需要一个过程。

    南水向郑州倾斜、建设大型调蓄工程、引入第三水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措施有望逐渐实现。而对于郑州市来说,目前共有7家供水运营主体,由于市场行业集中度低、管理水平不一、利益诉求的多元化,给城市供水发展带来不少问题:各供水运营主体间的水厂管网缺乏联通,应急保障能力差;部分区域自批自建,未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同业竞争造成局部地区投资浪费,产能过剩。这一切都意味着,完善、创新现有体制机制,同样迫在眉睫。

    据了解,目前郑州市已经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而水源则是最基础的问题。只有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谋划,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郑州特色”做好整体规划,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配置瓶颈,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基础设施服务一张网”,才能为城市的长远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责任编辑: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今报网商务合作招募中,诚邀合作伙伴,联系电话18737167215。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19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全网中心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