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栏目

易地搬迁的罗山实践:搬离穷窝 迁入幸福

来源:东方今报 2018-09-01 07:36:09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高店乡东街社区安置点航拍图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上个月,在罗山召开的信阳市易地搬迁现场工作会上,罗山县县长汪明君的发言铿锵有力。

    ▶近年来,罗山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来抓,项目建设进度位居信阳市第一;围绕“搬得出、稳得住、有产业、能致富”的目标,同时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搬迁与脱贫同步,加大产业扶持力度,通过采取到户增收、入股分红、安排就业等措施,罗山县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显著。□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李光远 通讯员 陈世军/文图

 

    【搬得出】  搬迁精准率、入住率、拆旧率、复垦率都达到100%

 

    8月22日,在罗山县青山镇青山村南塆易地搬迁安置点,73岁的刘继华老人正和老伴儿在新房门前晒芝麻。

    “现在住的房子,比原来的老房子好一百倍!”说起自己的两层新房,刘继华高兴得合不拢嘴。

    刘继华一家五口人,以前住在青山村竹林组,属于十三口水库的淹没区,瓦房一下雨就漏水,因病致贫。2015年,镇里和村里找到他,说是易地搬迁政策下来了,要为他们另建一处安置点,他家里被纳入其中,并详细讲了相关政策,刘继华一家欣然同意。

    2017年5月1日,全村36户117人,全部拎包入住了安置房。刘继华一家也顺利搬进了125平方米的新房,上下两层楼,还有小院和门楼。“国家给盖了这么好的房子,不能占几个窝,老房子已经拆了复耕。”刘继华说。

    记者从罗山县搬迁办获悉,为确保精准,他们研究制定了专门的易地扶贫搬迁管理办法,力求搬迁对象精准、搬迁规划编制精准、搬迁政策精准、搬迁资金使用精准、搬迁任务安排精准。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县搬迁办和县政府督查室还坚持日常监督和集中巡查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督查相结合,及时通报进展情况,约谈追责违规违纪行为。

    据了解,2016年以来,罗山县易地扶贫搬迁涉及10个乡镇20个安置点,共计841户3049人。2016年、2017年共建成624套安置房,解决了2256人的住房安全问题,搬迁精准率、入住率、拆旧率和复垦率都达到100%。

 

    【稳得住】 按“四靠”要求高标准规划建设安置点

 

    楠杆镇东湖幸福家园社区位于312国道北,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距离镇政府、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医院均在半径一公里内。

    楠杆镇村建中心主任包凯告诉记者,2017年,该镇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镇集中安置129户433人,东湖社区就是其中之一。为节约土地资源,该安置点主体建筑为三栋5层的楼房,总建筑面积9885平方米,共安置11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72户、241人。每套房进行了简易装修,平均每人24.8平方米,实现了拎包入住。

    今年1月31日,和其他人一起,梁云一家五口也从马堰村搬入这里。梁云的丈夫李荣明告诉记者,妻子因为病情原因,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全靠岳母照顾,两个孩子上学,也全靠岳母接送,全家的经济来源主要靠自己外出打零工。

    梁云一家住三号楼的一楼西侧,面积125平方米,四个卧室。“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对我们来说是天大的好事,感谢党的好政策。”李荣明说。

    包凯告诉记者,为实现分配合理,每栋的一楼全部设置了无障碍通道,分配给老弱病残户;其他楼层住户按照人口多少进行抓阄选房。为方便住户尽快融入社区生活,社区成立了服务中心,在小区内建了电动车充电棚。

    为让搬迁户稳得住,罗山县按照靠县城、靠乡镇、靠旅游点、靠园区的“四靠”要求高标准规划建设安置点,全部达到“五通六有七化”,即通水、电、路、有线电视、网络;有学校、公厕、文化广场、便民超市、垃圾中转站、标准化卫生室;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社区绿化、环境洁化、容貌美化、污水净化、垃圾无害化。

    据了解,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展以来,罗山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来抓,项目建设进度位居全市第一。

    2018年,罗山县再次易地搬迁217户793人,涉及6个乡镇7个安置点。截至8月23日,1个安置点建成并搬迁入住;5个安置点主体封顶,正在进行配套设施建设;1个安置点主体工程在建,已完成主体工程的95%,预计9月底前搬迁入住。

 

    【能致富】

    扶贫车间等多种方式确保搬迁群众就业致富

 

    8月22日上午,距离高店乡东街社区安置点仅一路之隔的益洋电子有限公司扶贫车间,汪莲梅正忙着为电子部件剪线。

    汪莲梅是高店乡王湾村人,几年前下肢瘫痪,2018年5月,按照当地政策,汪莲梅一家搬进了这里的安置房。不久后,听说这里的厂里招工,在家人的鼓励下,她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到这里打工,通过技能培训,被正式录用。为了方便她干活,厂里安排了几乎不走动的活儿给她,有事需要走动,也有工友代劳。

    “她不识字,刚来时很自卑,话都不敢说,现在能很好地表达,一个月挣一两千块钱,整个人精气神都好了。”厂长雷旭告诉记者,这里用工优先录用贫困户,只要有劳动能力、想干活,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岗位。“厂里现在8个贫困户,少的一个月挣一千五六,高的两三千。”

    高店乡东街社区位于罗浉公路北侧,紧靠乡派出所及文化中心,占地面积约41亩,是2016年罗山县易地扶贫搬迁四个安置点之一,社区内干净整洁的道路、成排的徽式建筑、竞相绽放的荷花和丰收的蔬菜果园,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今年5月,127户455人全部搬迁住进了新房。

    41岁的搬迁户张运奎几年前因病致残,搬到这里后,社区为他安排了一个公益性岗位,在文化中心当保安,除了开门关门,社区居民有诉求,他还负责传话。“我们到这里不但有活儿干,乡里还给每家分了2分田的菜园,随便种一种,像豇豆、辣椒这些家常菜都吃不完。”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罗山县县长汪明君介绍,该县在强力推进移民新居建设的同时,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搬迁与脱贫同步,加大产业扶持力度,通过采取到户增收、入股分红、安排就业等措施,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产业、能致富。

    据了解,为确保搬迁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罗山县每个有条件的安置点都建有1个扶贫车间,截至目前,全县已在安置点建设扶贫车间10个,吸纳了500余人就业,人均月增收2000多元。

    扶贫车间只是罗山县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途径之一,除此之外,罗山县还通过建设光伏发电站、成立后续发展公司、发展特色产业、设立公益岗位等多种方式确保搬迁群众就业致富。

    目前,罗山县已在18个集中安置点建成村级光伏发电站,发电产生的经济效益可使贫困户每年获得3000元的稳定收益。通过成立易地扶贫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易安公司等后续发展公司,开展了光伏发电、稻虾养殖、林业生产等经营项目,带动搬迁户全面增收。各乡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如尤店蔬菜、高店粮油、子路稻虾养殖等,引领带动各安置点建成后续发展就业基地20多个,带动搬迁户300多人就业,实现户均增收5000多元。全县安排公益岗位6063人,其中易地搬迁户近400人,实现户均年收入3600元以上。

 

    汪莲梅正在扶贫车间工作

责任编辑: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今报网商务合作招募中,诚邀合作伙伴,联系电话18737167215。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19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全网中心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