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栏目

河南“十二时辰”见证70年前的今天

来源: 2019-10-01 04:47:33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核心提示

 

    七十年风雨兼程,七十年波澜壮阔。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回望七十年前的中原大地,回望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我们走访了多位亲历者、见证者,抖落岁月的沧桑,探寻历史的印痕,从他们的点滴记忆中,还原新中国成立那天,河南的“十二时辰”。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张静/文  首席记者 袁晓强/图片统筹

    子时(23时~1时):

 

    马正和老伴杨铮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张静 摄

 

    夜已深。在河南省会开封,结束了一天的排练,23岁的河南大学学生马正和同学们仍兴奋不已地讨论着,关于新中国,关于未来的发展。

    此时,在天安门广场,准备参加开国大典的人们,陆续抵达。零点,担负着开国大典纠察任务的华北大学俄文大队第一中队第一班班长邹玉光和同学们到达天安门广场,在金水桥一线检查参加游行者是否有禁止带入场内的物品。

 

 

    丑时(1时~3时):

    86岁的郑州大学退休教师李德庆回忆,当时,在洛阳西大街,他们洛阳高中高二学生在宿舍里刚结束激烈的讨论,天亮后,还要去校外贴标语宣传新中国的成立。

    2018年,88岁高龄的曹淑文在接受《中老年时报》采访时回忆:凌晨1点,她所在的华北人民革命大学2部28班全体学员集体赶到清华大学集合。一路上,他们和各路队伍组成浩浩荡荡的大军来到天安门广场,在金水桥“会师”。

 

    寅时(3时~5时):

    刚过凌晨3点,住在二道街的张秀英起床做饭。做好饭,她叫醒五岁的大儿子,背起不满一岁的小儿子,到几里地外的棉花打包厂上工。

    北京,凌晨4点,人民印刷厂的工人步行20多里,向会场赶去;21岁的中办机要处干部苏维民和同事也准备乘车进城参加开国大典。他只有一双前后都打了补丁的鞋,正发愁时,有位同志借给他一双崭新的球鞋,这让他觉得很温暖。

 

    卯时(5时~7时):

 

    秋日的清晨,天已微凉。洛阳高中的李德庆,这会儿正忙着与同学们一道写宣传标语,标准的毛笔大楷,看上去庄严又气派,一张写好再来一张……“那时候人年轻,也兴奋,我们写了很多标语,一点儿都没觉得累。”李德庆记忆犹新。

    那时的南阳桐柏县没有广播,看不到报纸,消息尤为闭塞。在解放军第58军驻地,21岁的张策和战友们仍旧像以往一样,照常出操。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是几天后开大会时才知道的。“听到消息后,我们欢呼雀跃、激动兴奋。”已91岁高龄的河南农业大学退休干部张策回忆道。

    早上6点的北京,天刚蒙蒙亮,在北京中南海,彻夜未眠的毛泽东缓步走出办公室,一边散步一边抽着烟。看上去,他着实有点疲倦。在周恩来总理一再打电话劝说下,他才停止手头的工作……

 

    辰时(7时~9时):

 

    在开封二中美术室学画的张万钧和同学老师们,这天一大早就来到美术室,老师已经在书写宣传版面。看到张万钧到了,老师让他去校门口传达室画黑板报,画好抬至大门外宣传。张万钧二话不说,拿起绘画工具到传达室就开始画庆祝新中国成立的黑板报。

    在洛阳,李德庆和同学们收拾好晾干的标语,拿起刷子,提着盛满糨糊的桶,到校外贴标语宣传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很快,学校周边西大街门面房一带就贴满了标语。

 

    在荥阳县高村区刘沟村,村里有个从北京上大学回来的知识分子,写好了“普天同庆”四个大字,用木框框住。“我们还是小学生,也不大懂,记得头上戴着毛巾,扭着秧歌出了村。”吃完早饭,还在刘沟村读小学的刘喜新和师生们一起,带着馒头,抬着四个大字,往区政府集中开会。

 

    在信阳罗山县何家冲村,22岁的王传伟是村里农村合作社的会计。从小他就听村里的红军战士给村民宣讲政策。“俺们村早就听说新中国要成立了,但是具体哪一天不太清楚。”在王传伟的印象中,那段时间,村里天天组织村民敲锣打鼓扭秧歌,庆祝活动轰轰烈烈的。“那时候,部队和上级政府给我们说‘将来,农民可以住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那会儿大家还不相信。”王传伟说,没想到,当时设想的“未来的中国”模样,现在早就实现了。

    上午8点半,北京市公安局便衣警卫大队慕丰韵准时到岗,周恩来总理给他下了“死命令”:要保证开国大典“绝对安全”!慕丰韵的指挥部设在金水桥畔的观礼台中,头顶就是天安门城楼。站在城楼下的他“就一个念头,千万别出事”。

 

    巳时(9时~11时):

    在郑州市区,很多地方已贴上了标语,市民喜气洋洋。在郑州长春桥(现二七广场)附近一家私人木器厂做木工的王铁群格外高兴,为了迎接“开国大典”,老板特意给他们放了一天假,带工人们到新华浴池(现二七纪念塔西南角)洗澡。“那时候难得洗个澡啊,感觉全身的汗毛都是舒展的。”年逾九旬的郑州二七建筑公司退休职工王铁群,至今还记得那种畅快。

    走一走,扭一扭。河南大学两千多名同学,顺着书店街到鼓楼、相国寺……走一会儿路扭一会儿秧歌。“河大刚刚返回开封办学,全校学生不分院系,都在一起上课,每一二百人算是一个队,我是组长,她(指了指身边的老伴杨铮)也是组长。”在93岁的郑州市教育局离休干部马正的记忆里,那时候,扭秧歌是最流行的。青年学生意气风发,边走边扭边唱;游行的老百姓也都在扭秧歌,全城沸腾。

    这一天上午10点,年仅24岁的临汝县(现汝州市,当时属许昌地区)县委宣传干事邢毅,从广播里听到下午3点要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此前,只知道要成立一个新政府,但叫什么名字不知道,听了广播后才知道。”邢毅说,听完广播,他就开始到县城各学校和商户宣传,组织积极分子到县委大院收听广播。

    “走了十几里路,大概10点钟,我们到了区政府。”85岁的新乡一附院原院长刘喜新还记得,区政府附近的大操场临时搭了个大戏台,“我们抬过去的‘普天同庆’四个木框大字,被摆在了戏台上。”他说,大家扭着秧歌入场,区里的庆祝大会开始了。

 

 

    在原阳县福乡完小,13岁的董云岚,当时是五年级学生。前半年他们使用的还是民国教材,后半年一些教材已经换了。“主要是国语新编了内容:穷人翻身分田分地,讲地主和资本家如何剥削穷人,抗日战争打日本鬼子故事,等等。音乐唱歌都是‘走走走,跟着毛泽东走,我们要的是,生存和自由……’”今年83岁的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退休干部董云岚记得很清楚。

    北京,前门火车站。已经连续工作几天基本没合眼的周恩来,出现在站台上,他要亲自迎接即将抵达的苏联代表团。此时的他,脸色苍白、双目紧闭,两个警卫搀扶着他。上午11时,苏联代表团从天津乘火车抵达北京。火车一出现在站台,周恩来被唤醒,前去迎接……

责任编辑: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今报网商务合作招募中,诚邀合作伙伴,联系电话18737167215。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19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全网中心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