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社主办网站首页加入收藏数字报

首页 > 快新闻 > 时政

身居长安的晚唐诗人罗隐 送别诗里说起郑州地名如数家珍

2017-06-30 02:36:18 来源:今报网 责任编辑:

     ▶提起晚唐诗人罗隐,正像他名字中的“隐”字一样,隐藏在了历史深处,很多人对他的了解并不多。但要说起他的诗歌,像“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您肯定不陌生。

    ▶公元869年的秋天,出生于浙江的诗人罗隐,在当时的首都长安创作了《送郑州严员外》,诗中说起郑州多地如数家珍。那么,这背后究竟演绎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 梁新慧/文 邱琦/图

 

    送别严员外郎,自比文曲星

 

    “如果不了解这首诗中的典故,就很难理解他要表达的意思。”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河北大学博士生导师、河南诗词学会副会长葛景春说。

    “满扇好风”,出自《世说新语·言语》:东晋袁宏自吏部郎出为东阳太守,饯别席上,谢安取扇赠之,袁宏答道:“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

    “一车甘雨”,出自《后汉书·郑弘传》:郑弘任准阴太守,有善政。“行春天旱,随车致雨。”

    “尚书碛”是个地名,在今郾师市东。“仆射陂”,也是地名,旧址在今郑州东。而“郑圃”指圃田,代指郑州。 “武牢关”即虎牢关,在今郑州汜水。“庾公楼”在武昌,《世说新语·容止》记载,东晋庾亮镇守武昌,曾登武昌城南楼与诸文士吟诵诗文,故名庾公楼。

    葛景春说,这是罗隐在长安送严员外郎赴任郑州刺史的一首诗。诗的大意是说:严员外郎将要赶赴郑州为主分忧,一展润色王业的本领了。希望他能像东晋的袁宏一样施仁政为民,像后汉的郑弘一样为他做官的地方带去甘雨,造福百姓。严员外郎赴任时正处于秋天,此去的道路上要经过郾师东的尚书碛,到达的地方是仆射陂所在的郑州。从此以后我将去何处呢?将是武牢关以南的庾公楼所在的武昌吧!

    “诗中结尾两句将自己与文曲星自比,虽然在长安未找到出路,但并不代表说是自己无才,只是无人能识而已,他也要辞京而去,去寻找能识才的庾亮一类的人物,去发挥自己的才能。”葛景春说,通过这首诗不难看出,罗隐其实是非常自负的人。

 

    困居京师十年,八举进士不第

 

    送别严员外郎去郑州赴任的罗隐,缘何找不到人生的出路呢?

    罗隐是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字昭谏,原名罗横,出生于833年。这时候,唐朝已经步入了晚唐时期。尤其是晚唐后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愈演愈烈,社会危机已成不可收拾之势。

    26岁之前,罗隐交游读书,生活较为平静。859年,也就是进入晚唐后期的这一年,罗隐来到长安,开始科举之路。此后10年,罗隐一直居住在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是他最神圣的使命,也是他最大的奋斗目标。然而,却八举进士而不第。

    在这10年中,罗隐也曾到外地游走,但主要活动都在京师。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落第诗,批判科举制度的弊端以及人才不得重用的现实,并抒发自己困居长安屡试不第后的失意羞愧之情。

    869年,困居长安10年的罗隐已经36岁了。科考无望的他决定离开长安,找寻能赏识自己的人。而《送郑州严员外》,就作于他在长安落第之后,还未至江南之时。

 

    狂妄自负,彻底失望后改名罗隐

 

    而在此后的22年间,罗隐又参加过两次科举考试,均遭等第(由京兆府考试后,选送前十名升入礼部再试,称为“等第”)罢举,没有入仕机会。正因为十举进士而不第,这期间,罗隐大部分时间都在游走奔波,以求赐予官职或讨得生活之资,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度过了漫长的依托无主的游宦和漂泊生活,彻底失望的他将自己的名字“横”改为“隐”。

    黄巢起义后,罗隐避乱隐居九华山。公元887年,54岁的罗隐回到故乡浙江,投奔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罗隐去世,享年77岁。

    读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问:才华横溢的罗隐,缘何十举不第?这不但和当时的大环境有关,也和罗隐个人的性格有关。

    当时,唐王朝政治腐败,礼治大坏,科举制度也随之越来越混乱腐败。人才的取舍由宦官、权臣把持,徇私舞弊现象十分严重,导致士人仕途艰难。然而,在唐末,一般的士子若要实现人生价值,只有科举一条出路,因此应试举子也越来越多,加之未第士子的日益积压,使得科场竞争愈加激烈和残酷。

    罗隐虽然才学确实出众,就连当时的宰相郑畋和李蔚都很欣赏他,但由于他试卷里的讽刺意味太强,人也很狂妄自负,这使他在讲究谦虚的中国古代社会里非常孤立,考官们对他很反感。

    罗隐的自负,在《送郑州严员外》中把自己比作“文曲星”可见一斑。而他54岁返回浙江欲依附钱镠时,曾作诗一首送于钱镠,其中有两句:“一个祢衡容不得,思量黄祖漫英雄。”他以祢衡自比,想试探钱镠是不是不能容人的黄祖。

 

    屡遭打击但不颓废,成就了他的文学事业

 

    朱温也久闻罗隐之名,用右谏议大夫的官职召他去,被罗隐回绝。同时他还建议钱镠讨伐后梁,灭掉叛逆唐朝的朱温。

    他说:“王是唐朝之臣,发兵北伐义不容辞,纵使不能成功,也能保住杭州、越州之地,称帝于东方。怎么能向北称臣,做羞辱之人呢?”

    钱镠以为罗隐被唐朝长期压制,会怨恨唐朝,这时见他并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是以道义为重,对他的人品很是钦佩,虽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北伐,但对罗隐更器重了。

    面对落第的打击,罗隐没有颓废妥协,而是创作了许多思想性和战斗性极强的诗文作品加以抗争,因此成就了他的文学事业,使他的诗文思想价值极高,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特色和抗争精神,用鲁迅的话说,“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像《谗书》、《淮海寓言》、《湘南应用集》、《江南甲乙集》、《灵璧子》等,都是罗隐非常知名的著作。

    罗隐的这种抗争,使他更加不被当世所容,导致十试不第、入幕无门的不幸遭遇。但是,即使这样,罗隐依然始终保持着傲视独立和自尊自信的高尚人格,是值得后人敬仰的。尤其是在唐末混乱的社会中,很多士人争名逐利,随波逐流,趋炎附势,人格趋向卑微,罗隐的浩然正气和铮铮铁骨体现出了中国封建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现实正义感。

 

    欲将刀笔润王猷,东去先分圣主忧。

    满扇好风吹郑圃,一车甘雨别皇州。

    尚书碛冷鸿声晚,仆射陂寒树影秋。

    从此文星在何处,武牢关外庾公楼。

    ——送郑州严员外(唐·罗隐)

 

    位于高楼大厦中的凤凰亭,与诗中古郑州的一个地点有关

2017-06-30 02:36:18本文来源:今报网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

    1、东方今报网是东方今报社唯一官方网站,东方今报的作品均已授权东方今报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单位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东方今报(含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网站合作:18737167215(孟先生)
图片聚焦

精选图文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联系我们

  • 24小时新闻热线
  • 0371-65830000
  • 商务合作
  • 18737167215 孟
  • 版权合作电话
  • 0371-60609112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ICP备05011107号 东方今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92 邮发代号:35-48 微信客服24小时在线:[微信号]jinbaoxiaomei
Copy Right ©2004-2016 www.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今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东方今报新媒体部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