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社主办网站首页加入收藏数字报

首页 > 快新闻 > 河南

这个“家”一对父母七个娃 央视为什么花50分钟讲述它

2017-06-05 05:59:44 来源:今报网 责任编辑:

 郑州有个“家”,一对父母七个孩子。前不久,央视一档节目花了近50分钟聚焦这个“家”。这个“家”有什么特别之处?原来,这是郑州市儿童福利院推出的“类家庭”,孤残儿童可以生活在这里,并由“父母”来照看他们。□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赵丹

 

 

    【关注】央视50多分钟讲述郑州一个“家”

    六一儿童节刚刚过去,近一周内,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相继来到郑州市儿童福利院探望孩子们。福利院有对带着七个孩子生活的夫妇,“家”里也迎来了爱心人士,他们一“家”就是前不久登上央视科教频道《讲述》栏目的主角。

    这对夫妇是闫美玲和郑观营,他们通过应聘来到福利院照顾孩子们,一年只有12天的假期,平时24小时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家”里相继有了壮壮等七个孩子,他们称呼闫美玲和郑观营“妈妈”“爸爸”,家的味道很浓郁。

    央视花50多分钟分上下集记录了这个家庭的点点滴滴。吃饭时,桌上放着四个菜,有肉、蔬菜、蛋。然后,闫美玲和爱人郑观营一起喂七个孩子吃饭,最小的孩子需要抱着喂。    央视还特别关注了其中一个叫金哲(化名)的孩子,他和其他六个孩子略有不同,闫美玲和郑观营与他建立情感也更不容易,原来,金哲的父母都是“瘾君子”,给孩子造成的心灵创伤很大。当小金哲第一次开口喊爸妈时,年过半百的老郑夫妇俩激动万分,这说明他们最终打开了孩子的心扉。

    【特点】郑州“类家庭”全国起步较早

    据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办公室主任孟艳娟介绍,该福利院从2009年开展“类家庭”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起步较早。福利院现有800多名孩子,其中近200个孩子生活在“类家庭”中。

    记者了解到,福利院的孩子大多是被遗弃的残疾孩子,“类家庭”给了孩子一个家庭化的生活环境,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爸爸”“妈妈”的爱,“爸爸”“妈妈”还陪同他们就近康复训练,能帮助孩子们克服因身世、身体原因带来的自卑情绪,树立信心。

    孟艳娟透露,平时在“类家庭”中生活的孩子使用的尿不湿、奶粉等生活用品,一部分由家长购买,院里也会不定时发放。福利院对于“类家庭”的家长招募也有特殊要求,要求年龄在35岁到55岁,具有一定的书写能力,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爱心,照顾孩子有耐心。

    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侯小学表示,对于在福利院长大的孩子来说,“类家庭”养育模式能让孤残儿童找到家的感觉,尽量给予这群特殊孩子家庭般的温暖,这也是福利院探索“类家庭”模式的初衷。

本文来源:今报网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

    1、东方今报网是东方今报社唯一官方网站,东方今报的作品均已授权东方今报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单位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东方今报(含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网站合作:18737167215(孟先生)
图片聚焦

精选图文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联系我们

  • 24小时新闻热线
  • 0371-65830000
  • 商务合作
  • 18737167215 孟
  • 版权合作电话
  • 0371-60609112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ICP备05011107号 东方今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92 邮发代号:35-48 微信客服24小时在线:[微信号]jinbaoxiaomei
Copy Right ©2004-2016 www.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今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东方今报新媒体部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