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社主办网站首页加入收藏数字报

首页 > 快新闻 > 热点

送给不走寻常路的你——你有一颗创新种子 我送你阳光雨露助你发芽成长

2017-05-24 02:09:21 来源:今报网 责任编辑:

     厌倦了一成不变的高中课程,厌倦了千篇一律的课本知识,厌倦了那种没有自由的高中生活……也许高中生活原本就应该这样?不!在郑州外国语学校,生活可以不这么枯燥无聊。在这里,有专门为您量身订制的创新类活动、课程,这里,只要你愿意,任何一种创新活动都能让你找到无数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每每看到郑州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又是保送,又是自主招生,有没有各种羡慕嫉妒?要成为“不走寻常路”的学生,来吧,一起体验一下。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高冬丽/文  郑外供图

 

    打开个性枷锁 为学生打开创新之门

 

    要创新,首先就要为学生打开个性释放的枷锁,给学生前沿性、综合性、现实性的知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及郑外一门坚持了16年的校本课程——在郑外听讲座。先来看看登上过这个课堂的大师们,绝对够腕儿: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道格拉斯·奥谢洛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娜;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海霞;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丁仲礼;著名作家二月河;央视“百家讲坛”知名主讲人、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孙立群……

    这些课程的听课对象是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学生在讲座中学到了什么?来看看几位大腕儿主讲的内容就知道了:低维度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航空母舰的秘密、杀手锏——中国战略导弹、太阳帆航天器漫谈……

    从中不难看出,“在郑外听讲座”不仅让学生关注到了科技前沿知识,而且传播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这不仅满足了学生高层次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让学生从成功人士身上感受了社会、感知了人生。

    郑州外国语学校2015届毕业生、考入清华大学的范臻就表示:郑外是一个能够支持我们书写自己经历的地方。它的舞台足够大,大到我们有机会去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我们在这里可以开阔视野,得到不同的收获。这是郑外区别于绝大多数学校的地方,也是我一直对选择郑外感到无比庆幸的原因。

 

    由面及点 你有科技志趣我搭台

 

    如果说,在“郑外听讲座”是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打开创新思维的大门,那么,科技创新社团的建设,则给这些小伙伴提供了充分的动手动脑的空间。

    在郑外,学生自主发起、运行的科技创新社团有天文社、心晴社、推理社、机器人社、魔方社、天际航模社、艺术创想社、研植社等十余个,涵盖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理论物理、机器人、航空、机械与工程科学等领域。

    从类别上,又大致可以分为科普类和创新类。

    创新类社团在郑外最有名气的当数机器人社和天文社。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1年至2015年,郑外学生的科技创新社团参加全国性比赛、竞赛每年获奖次数平均在5项以上,参与学生近200人。

    再比如“机器人设计展示”,就有一群目标学校是工科大学,并对机器人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对其乐此不疲。相比于其他活动,他们不那么张扬,有时候也会焦头烂额,但从没有轻易放弃。这一切,源于他们对这个项目的热爱,源于他们内心对这个项目的期冀。

    难怪今年保送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郑州外国语学校2017届毕业生王槐雨说,在郑外学到的知识不只是来自课本。郑外的活动比考试多,一技之长总有用武之地。

 

    内外结合建空间 助推学生科技创新

 

    在郑州外国语学校,学校专门打造了以学生活动空间、学生思维空间、学生表现空间为主要内容的平台,比如工程创客中心(工程坊)、创新实验中心、科技信息体验中心等。在这里,有设计空间、讨论空间、体验空间、实验空间、展示空间、教学辅助空间、图书资料空间等。郑外有个基于学生素养培育的“四个一工程”,其中一项就是,学校希望在这样一个空间内,100%的学生在高中三年内都能完成一项课题研究。

    同时,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就必须加强探究性研究发明环节。

    学校主动组织学生参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夏令营(冬令营)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学术交流,参加科学讨论,帮助学生变兴趣为志趣,确定研究方向。

    再来看看学生们的获奖情况,以第25届至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为例:旅游用多功能太阳伞、跷跷板式磨球温度自动检测分离装置研制、奶牛“争斗”会影响产奶量吗……

    考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的郑外2012届毕业生邱潆萱坦言,自己并不是一个非常明确志向所在和专业选择的人,“有幸,郑外慷慨地给予了我探索的自由和试验的舞台。师长们不断拓展我的思维空间,将一颗颗兴趣的种子唤醒并施以碧水阳光与清风的滋养”。

 

    上下结合 为科技创新人才探路

    2007年,郑州外国语学校成立了竞赛部,制定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科竞赛工作方案,组建并逐步打造了一支业务精湛、勤奋敬业的竞赛教练员团队,组建了理科实验班。

    而竞赛课程则是依照“着重基础,强调系统,贯通大学”的原则,结合高中学科教学大纲和中学学科竞赛教学大纲,制定竞赛学科课程标准,建立学科课程体系。

    同时,学校还组建了学科竞赛业余班,为平行班中对学科竞赛感兴趣的同学提供平台,其目标为“兴趣拓展,争取省一”,并在理科实验班与学科竞赛业余班、平行班之间实施动态管理。

    2007年至2016年近十年内,郑州外国语学校累计有53人获得全国金牌,总体成绩占河南省的半壁江山;五年内4人获国际金牌,实现了数理化生国际金牌的大满贯。

    2016年8月25日上午,第25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在四川省绵阳落幕。河南代表团表现优异,斩获8块金牌。而郑州外国语学校更是大放异彩,5名参赛学生全部获得金牌,还有3名学生由于成绩优异而顺利入选国家集训队。

    近年来,郑州外国语学校的学科竞赛风生水起,被业内人士称之为“郑州外国语现象”。由于成绩突出,全国生物学竞委会决定第26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由郑州外国语学校承办。

    在郑州外国语学校校长王中立看来,通过学校实施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科竞赛金牌工程,他们看重的不只是成绩,而是通过实践发现,无论成绩如何,竞赛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动手、创新、协作,积极进取,学以致用,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手记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工程,普通高中处在这项工程最为关键的中腰,其质量将决定其他学段的供应和完成,因此,高中阶段在整个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而如何在高中时期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已成为每所中学亟须解决的难题。

    在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看来,郑州外国语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培养模式,首先是承认个体差别,尊重个体差异,其次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个体差别激励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利用课堂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利用课外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这些都为素质教育的推进和科技创新精神及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在郑外,确实有一大批“痴迷”于寻找自己的学术和科学志趣的同学。郑外的科技创新教育体系为他们订制,也由他们创造!

2017-05-24 02:09:21本文来源:今报网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

    1、东方今报网是东方今报社唯一官方网站,东方今报的作品均已授权东方今报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单位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东方今报(含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网站合作:18737167215(孟先生)
图片聚焦

精选图文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联系我们

  • 24小时新闻热线
  • 0371-65830000
  • 商务合作
  • 18737167215 孟
  • 版权合作电话
  • 0371-60609112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ICP备05011107号 东方今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92 邮发代号:35-48 微信客服24小时在线:[微信号]jinbaoxiaomei
Copy Right ©2004-2016 www.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今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东方今报新媒体部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