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社主办网站首页加入收藏数字报

首页 > 快新闻 > 时政

洛阳“日寇投毒洞”:28名抗日英烈不瞑的血泪倾诉

2015-08-12 02:06:21 来源: 责任编辑:

     “日寇投毒洞”,这个位于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彭店寨村,不知何时开挖的地洞成了倾诉日军暴行的铁证。1945年1月11日,日军包围了村子释放毒气弹,残害了28名藏身于洞中的豫西抗日挺进游击队员和群众。

     这场惨案究竟是怎样发生的?豫西抗日挺进游击队又是一只怎样的抗日武装,进行了怎样的斗争?“日寇投毒洞”有着怎样的由来?28名抗日烈士,是否真是被日军释放毒气弹残害,又有哪些证据?70年后的今天,人们纪念这场惨案,又做了什么样的工作?□东方今报记者 付首鹏 通讯员 高运合 卫丹丹 王庭喜/文图

 

    溽热的夏日傍晚,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彭店寨村东沟“日寇投毒洞”顶,环抱粗梧桐树下,三五村民,或坐或站,或敞着膀子或摇着蒲扇觅凉。

    没有一丝的风,天空有些阴沉,像是要下雨的样子。此时,颇知冷热的蝉儿,正昂首枝头,扯着嗓子歌唱,这声音刺透了原属于觅凉人的沉寂,也向天公倾诉着同样属于它们的湿热。

    70年过去了,属于这片土地的暑热,就这样走过了70个轮回,唯有不同的是有些场景已经远去,不如眼前这样清晰罢了,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从未泯灭过对70年前发生在这里的抗日往事的记忆:王仲伟、豫西抗日挺进游击队、投毒洞,这样的名字依旧在村民的心中汹涌着波涛。

    大雪弥漫的早晨

    日军包围了村子

    今年已80岁高龄,曾担任过原偃师县(现偃师市)委办、县政府办、文教委、城建环保局等部门负责人的黄玉海,就出生在彭店寨村,他也是惨案的经历者之一。

    那是1945年1月11日的早晨,天气特别冷,连续的大雪,使得大地上白茫茫一片。他的父亲、当时给游击队做饭的黄中央,起了个大早去做饭,结果游击队住的院子还没有开门,就准备回家等一会再来。

    就在他正要转身离开的一刹那,掠进眼神的景象让他惊呆了。大雪中,大队的穿着黄军装,扛着太阳旗的日军,正往村子的方向走来。

    情急之下,他边给游击队报信,边回家叫起仍在沉睡中的妻儿躲藏。这一情况,也被游击队的放哨员发现了。

    游击队司令员王仲伟带着人用望远镜观察后发现村子已经被日军包围了。敌众我寡,鉴于此前发生在段湾村等地的沉痛教训,害怕给村民带来灾难,王仲伟决定让游击队员下地洞暂避。

    游击队员刚刚躲避起来,日伪军就砸开每一家村民的大门,把村民们逼到了当时南寨门附近,一个东西方向的大院里,日军还在大院门口架起了机枪。

    然而日伪军搜遍了全村,也没有找到游击队的踪影。于是,他们便把村里的青壮年男人集中起来排成一队,令他们伸出双手一个一个检查,试图通过他们手上是否留有耍枪的印痕,来寻找线索。

    村里的牲口把式、身强力壮的王景林,因为使用牲口鞭子在手上磨下了茧子,就被当做游击队员拉出去毒打;日军又将一位口吃的村民吊在树上用刺刀捅,企图有所收获;一位因害怕而欲翻墙逃跑的村民,被抓住后打得皮开肉绽;日军又把王仲伟的大哥王复兴、大侄子王世俊拉出来,打完之后又用刺刀对准他们的心窝,逼着他们说出游击队的下落,可是大家都没有开口。

    敌人并没有因此放弃,恐怖和搜查仍在进行中,而这一切似乎也都在日军的掌握之中。

    (下转AⅡ03版)    建立豫西抗日挺进游击队痛歼日伪军

    日军为何就那么断定,村子里一定会有游击队?黄玉海的讲述揭开了背后的秘密。

    1944年初,八路军皮定均、徐子荣部在偃师、登封一带建立了嵩岳抗日根据地,在当地开展武装宣传工作团结民众抗日。

    就在这一过程中,八路军通过彭店寨地下党组织和王仲伟取得了联系。而王仲伟的经历,也使得这次联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王仲伟的家就在黄玉海家斜对面,黄玉海的父亲黄中央和王仲伟年龄相仿,因此黄玉海对王仲伟的事情也比较了解。黄玉海说,1904年出生的王仲伟,参加过北伐战争,因作战勇敢,成为国民革命军中的一位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率部队多次在黄河北岸的太行山区与日军作战,并以骁勇善战而名气大振。也因此,招致日军对他更集中的围剿。

    在一次惨烈的战斗中,王仲伟部因寡不敌众被日寇打散。为积蓄力量,1943年底,他带着随从及一些武器回到家乡彭店寨村,很快又组建了一支抗日护村联防队,而为了抗日,他还和附近村的抗日武装联合建立了抗日联防队。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八路军联系上他时,他当即接受了八路军对其所领导的抗日联防队的改编意见,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豫西抗日挺进游击队”。

    此后,他还配合八路军袭击了日伪军的一些武装力量。发生在1944年8月初的彭家店寨保卫战,就是他联合其结义兄弟段庚寅及附近村的抗日力量进行的,这次保卫战打死打伤日伪军40余人,并夺得了不少武器。

    战后日军通过维持会和王仲伟谈判,想把丢弃的尸体拉走,王仲伟则提出用200箱子弹、2挺机枪来换。日军不同意,并开始了疯狂的报复行动。

    日军事先掌握了游击队动向

    1944年8月底,日军利用汉奸贾世勋散播谎言,称日军发现了国民党中央军退却时遗弃在一处山沟中的枪支弹药,并且马上就要去提取。段庚寅相信了这一谎言,并派出了全部队伍前去抢武器,结果中了计,他和160余名抗日联防队员阵亡。

    11月初,王仲伟派人与驻扎在附近段湾村段中央领导的抗日武装协商联防抗日,遭遇近2000名日伪军袭击。游击队损失惨重,日军进村后,大开杀戒,枪杀无辜群众,奸污妇女,焚烧房屋,制造了段湾惨案。

    抗日武装遭遇两次重创,也给王仲伟带来了沉重打击。危急之下,他派出联络员向八路军求助。

    1944年临近年末的一天夜里,王仲伟在离彭店寨村不远的东庞村见到了八路军代表,并同意了这位代表提出的游击队员随军出征的意见,答应回村动员游击队员准备随时随八路军出征。

    然而不知道何因,消息走漏了。1945年1月9日前后,连续的大雪天气中,几名八路军装扮的人,抬着一名伤病员进了村,并称是八路军伤病员先行,大部队随后就到,而其中一人还自称是八路军的机修员,是被提前派来帮游击队修理枪支的。

    这些情况和游击队知道的情况又符合。游击队确有一批武器需要维修,而且曾向八路军提出过需要帮助修理的请求。因此王仲伟等人对此深信不疑。

    抗日烈士黄得更家门口就是当初游击队的机修组所在地。7月21日,黄得更的儿子黄兴指着自家门前,已经栽上杨树的空地说,这里以前都是沟,游击队的机修组就在沟里面,而这个沟又与当时游击队驻地相连。

    这名冒充的八路军机修员,在沟里待了一天以和大部队联络为名离开了。临走时,他留下了一句话说“八路军明天就到”,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游击队等来的竟是日伪军……

    或许,也正是因此,日军才如此断定游击队就藏在村里。

    (下转AⅡ04版)     “日寇投毒洞”前生原是“神仙洞”

    彭店寨村门牌号为中李街30号的一座废弃院子,就是当时游击队的驻地。这里原本是一个地主的宅院,房子的主人为躲避战乱逃走了,空下来的房子就成了游击队的驻地。

    由于一时找不到开启大门上那把斑驳锁具的钥匙,要进入这个院落,只能从东邻的一家后院一道齐胸高、宽不过手掌的土墙翻越而入。

    爬上土墙,一口离土墙约半米,口径约1米,几乎被荒草淹没,难以探得洞深的洞口,便映入眼帘。黄玉海说,这就是当时游击队进入地洞的通道口。

    所谓的地洞,其实也并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什么人开挖的。相传是民国初年,住在大院里的人们,在挖红薯窖时,无意中和这个原本就存在的地洞挖通了。

    黄玉海听父辈人说,地洞里结构错综复杂,忽上忽下,忽粗忽细,像一条长龙,深不可测,有人说它有几十里长,北可以通到伊河边,南可以达嵩山,但是究竟能通到哪里,村里的人谁也说不清楚。

    只是有一点可以确认,当时洞内有水井、水缸,还有磨碾,正因为如此,人们都乐意叫这个地洞为“神仙洞”。游击队搬到大院后,曾对地洞又进行了打扫,并存放了干粮,以备与日军斗争。

    然而不幸的事情,或许正和这“神仙洞”的准备不足有关。

    彭店寨村是豫西最早建立党支部的村子,1937年就有了党支部,曾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的王景武(有写作王景午)的儿子王保光这样回忆,由于经验不足,忽视了地洞出口及风眼的设置,洞口伪装也不好,致使进村的日寇最终发现了洞口,随酿成了悲剧。

    对于日伪军发现洞口一事,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汉奸告密。黄玉海并不赞同这一说法,“要是汉奸告密,鬼子就不用那么费事去找了。”

    劝降未果日军把毒气弹扔进了地洞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似乎验证了黄玉海的判断。发现地洞口后,日伪军先在房顶上、寨墙上架起了机关枪对准洞口,然后又抓了两个过路人下洞查看,两人均说洞内没人。

    随后,日军又派了一个伪军进入查看,洞里漆黑一团,伪军在洞内乱摸洞口,触碰到了游击队用来堵地洞和外界相连处的水缸,游击队员从里面开枪,日军才确定游击队员就藏在那里。

    为了诱降王仲伟,日军以封官许愿的口气,专门给他写了封信,并前后两次强迫他的大哥王复兴下洞送信。但王仲伟不为所动,宁死不降。

    诱降无望,日军就让两个戴着防毒面具的士兵,向洞内投放了两颗毒气弹,又将两条被子用水浇湿后盖住了洞口,还压上了厚厚的土。

    为了防止村民救援洞里的游击队员,日军又将村里的青壮年男子全押到了9公里外日军设在偃师缑氏的据点里,看守了起来;为了恫吓村民,日军又派人烧毁了游击队员家中的房子和村里的南北寨门、炮楼。

    然而日军的这些残暴行为,并没有阻挡住随即而来的救援行动。

    28名抗日英烈牺牲于“日寇投毒洞”

    日军撤离后,因外出办事而躲过一劫的游击队员王书堂、黄中祥和附近王村的王书勤赶快进村营救。

    由于缺乏救人经验,未等毒气散去就急着下洞救人,王书堂和黄中祥先后晕倒在了洞中。当王学勤正要把两人救走时,日军却杀了个“回马枪”,他只得只身逃走。

    王书堂和黄中祥随后也被日军抓走毒打,王书堂被活活打死,黄中祥则落下了终身残疾。

    当了30多年村干部,至今仍是彭店寨村党支部委员的黄中祥的侄子黄林坤证明了这一说法。王书勤病故之前,黄玉海还曾专门拜访过他,从他那里也了解了当时的情况。

    救援失败后,日伪军又派人守着洞口防止其他人救人,直到三天后,才撤走了看洞的人,并放回了押在据点里的青壮年。

    随后村民们便开始了救援行动,为救援方便,他们在彭店寨村东寨墙挖开了一个与地洞平行的洞口,才将游击队员救出。遗憾的是,地道中的29人(包括两名进洞查看后未能出来的过路人),除游击队员王宗佑幸免外,其余28人全部罹难。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存档材料证明28人确系因毒气罹难

    那么这28位抗日英烈,究竟是死于毒气弹,还是另有他因?时间虽已过去了70年,但当初搬运烈士遗体出地洞的情景,仍然萦绕在黄玉海的脑海中。

    “除了王仲伟一人太阳穴处被子弹击穿了,其他人抬出来时脸都是青色的,身上也腐烂了,像那样的天气,人死后肯定不会那么快就腐烂了,一定是中了毒气。”黄玉海十分肯定自己的判断。

    2001年,偃师市人民武装部、市委宣传部、庞村镇党委和政府四部门共同在彭店寨村东沟因救人而开挖的新洞口处,立下了“彭店寨豫西抗日英烈纪念碑”,碑文上明确将英烈的死因归于日军释放的毒气弹,同时还将“神仙洞”命名为“日寇投毒洞”。

    除此之外,由洛阳历史文化考古研究所和偃师市委宣传部共同编著的《洛阳村史通览偃师卷》中,也对这一事件做了相同记述。

    而一份藏于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的材料,则更直接印证了28名抗日英烈牺牲的真正原因。

    2013年,洛阳当地媒体在报道日军是否在洛阳使用过毒气弹时,曾派记者到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进行了档案查阅,其中发现一份毒气受害者家属、原洛阳县掘山村人段子萍于1954年7月27日写下的控诉书。

    书中这样写道:“我丈夫王仲卫主要是在黄河北打游击……我丈夫带领30余人,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六月二十三日曾打退日本人百余人。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早晨日本人进村后抓住我哥,叫我哥给仲卫送劝降信。仲卫看了信说:‘死也不投降,不落汉奸名。’这一次我家十一口人,一下子死在地洞里七口人,其中有我丈夫王仲卫,我哥复兴,侄世俊,我孩子王捞、王小捞,我弟王文兴,我婶子。房子烧了十八间。”

    档案还记载,经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军事法庭调查,“王仲卫”等系在洞内被日军放毒致死。施放毒气的,是日军第59师团53联队,该联队少将旅团长上坂胜在1954年12月16日,对此罪行供认不讳。

    虽然人名多相符,事迹也相似,然而一个是1945年1月11日,一个是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一个是彭店寨村,一个是掘山村;一个是王仲伟,一个是王仲卫,那么档案中记述的是不是同一件事情呢?

    对于这一疑问,7月21日王仲伟的侄子王仁和说,段子萍就是他的二叔王仲伟的夫人,家在掘山村,现在行政区划上属于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日期上后者的“十一月二十八日”应该用的是农历,查阅资料可以发现,农历1944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正是公历1945年1月11日;至于“伟”和“卫”的区别,应该说是不严谨造成的,比如他的大伯王复兴,也被人写作王富兴,哥哥王世俊还被人写作王书俊,因此诸多事实证明,王仲卫和王仲伟就是一个人。

    由此则足以证明,存放于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的这份档案,正是对这一事件的最好印证,而由此日本侵略者使用毒气弹残害中国抗日军民的暴行,也略见一斑。

    铭记英烈 庞村镇计划规划开发“日寇投毒洞”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当地也开展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今年,黄玉海老人历时十几年时间采访写作,完成了两万多字的追述《抗日烽火——追记豫西抗日挺进游击队》,以警醒后人不忘国耻,铭记英烈。

    4月份,彭店寨村委会专门开会,讨论如何开发这一抗战坐标,目前已有人愿意出资开发,而村民得知后,也竞相向村委会班子成员表示,愿意捐款做成这件好事。

    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党委书记熊红万则表示,在彭店寨村周围,目前已经建成有牡丹园、欢乐园等旅游项目,庞村镇党委、政府正找寻专家研究,希望能结合周边情况,对此做整体规划,通过努力把抗日英烈的英勇事迹弘扬出去,让英烈的抗日精神得以永远传承下去。

2015-08-12 02:06:21本文来源: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

    1、东方今报网是东方今报社唯一官方网站,东方今报的作品均已授权东方今报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单位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东方今报(含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网站合作:18737167215(孟先生)
图片聚焦

精选图文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联系我们

  • 24小时新闻热线
  • 0371-65830000
  • 商务合作
  • 18737167215 孟
  • 版权合作电话
  • 0371-60609112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ICP备05011107号 东方今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92 邮发代号:35-48 微信客服24小时在线:[微信号]jinbaoxiaomei
Copy Right ©2004-2016 www.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今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东方今报新媒体部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