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社主办网站首页加入收藏数字报

首页 > 快新闻 > 社会

岗杜村因烧缸闻名 原为缸垛 与黄河相伴多年

2015-12-18 02:11:14 来源: 责任编辑:

 ▶曾几何时,平静的岗杜村边,有黄河悄无声息流淌,高高的土岗正是黄河大堤所在。那时的村民,想看黄河只需推开家门即可。

 

    ▶看着浑浊的河水,勤劳的村民,也仿佛看到了改善生计之道。一个叫陈老大的窑匠,在这个土岗上建了座烧缸的窑,烧制水缸用的材料,就是河水冲积来的黄泥。

    ▶后来,随着窑火的燃起与熄灭,岗上慢慢垛起了成片的水缸,“缸垛”村由此得名。后来,“缸垛”村越来越有名,名字也渐渐被叫成了岗杜村。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迈进,2004年,岗杜村被列入郑州市第一批拆迁改造的城中村之一。2006年11月底,该村基本拆迁完毕。

    ▶如今岗杜村已成为记忆,此处空留岗杜街的街牌和一片凸起的土岗。看到这些,谁又能知道,这片土地曾是黄河流淌过的地方,这个土岗,就是那黄河大堤的所在呢?□东方今报记者 章衡/文 沈翔/图

 

    岗杜1号院里的老人

 

    “小闫,昨晚我看老刘家那栋一楼楼梯间的灯又不亮了。”

    只要天气不错,每天下午2点多,付留英结束午休后都会来到小区门口,和几位老姐妹唠家常。

    “我刚刚让人送过来两个灯泡,一会儿找人给安上。”闫秀珍抬头看看门卫室墙上的表,接上了付留英的话茬。

    60岁出头的她,是小区几位轮流值班员之一。他们轮流值班,兢兢业业地操持着小区的卫生、安全。

    不过,他们虽然兢兢业业,有条不紊,但做的这些,几乎都是义务的。

    小区里每户人家,一年缴纳卫生费和公共照明费用,也就150元钱。这个只有100多户人家的岗杜1号院,处于卫生路与岗杜街交叉口的东北角,是岗杜村最早搬迁户的住所。

    “拆迁后建的这个小院,刚建好俺家就搬来了,这些老邻居,也是陆陆续续搬来的。”说话的雷秀梅,比付留英年轻好几岁,她们的关系很好。

    除了每天唠家常,付留英、雷秀梅、闫秀珍等几位老姐妹,每年春天还有一个雷打不动的“活动”,那就是挖野菜。

    “几十年前的春天,岗杜村出门就能找到野菜。”付留英说,那时村里还有耕地,田间地头的野菜,曾是饥荒年代家家果腹的主粮,后来生活好了,野菜成了稀罕物,“现在要倒几趟公交才能找到有野菜的地方”。

    “付大姐是我们活动队的队长,很热心。”闫秀珍说,每次都是她提前去探路找野菜,然后再领着她们去挖。

    除了住在岗杜街1号院的100多户,岗杜村的数百户人家,如今大多散居在原村子的周边各处。

    曾经的村子,就在郑州市区的核心位置,经过多次征用土地、单位建设入驻,岗杜村的面貌也在一天天发生着变化。

    2004年,岗杜被列入郑州市第一批拆迁改造的城中村之一。2006年11月底,该村基本拆迁完毕。

 

    荒土岗上的烧缸窑

 

    岗杜村东起东三街,西到南阳路,地形呈西高东低之势。

    如今,站在聚集着众多居民区的岗杜街,你也许不会想到,在很久以前,岗杜街就在黄河大堤上。

    据村里老人讲,那时的黄河河道,摇摇摆摆历经多次变化,那些黄河大堤上的居民,打开家门就能看到黄河。

    据史料记载,如今的岗杜街,就是古时黄河大堤上的缸垛村,后来黄河水改道,从寺坡村往东流,缸垛村就成了荒凉的土岗,直到明朝初年村里才开始有了人烟。

    最早迁来岗上的,据说是来自山西洪洞县陈姓一家的十多口。

    落户在这里之后,一家人垦荒屯田,繁衍生息,渐成村庄。缸垛村得名,也源自陈家老大的窑匠出身。

    陈老大有烧窑的手艺,又见烧缸用的黄泥岗边就有,种地之余就在岗上建了座烧缸的窑。

    其间,每每出窑,便会有一垛垛的水缸出现,故名缸垛,且慢慢成了当地一景。

    后来,周边居民增多,缸垛村西成了通往老鸦陈、黄河边的必经之地,加上陈老大烧制的缸坯薄而绵实,弹之有金玉之声,买缸人越来越多,缸垛村也因而闻名。

    缸垛村的名字响亮后,过往的人常将缸垛村的“缸”念成“岗”,“垛”念为“杜”,村民听着也觉得比原来的名字好听,慢慢地就跟着把“缸垛村”改成了“岗杜村”。

 

    “缸垛”如今只留记忆中

 

    后来,因卖缸而渐渐繁华的岗杜村,也吸引了外姓人前来居住,除了此前的陈姓大户外,李姓还有后来荆姓等也都开始迁来。

    岗杜村的面积,也随之越来越大,村里开始有了土地庙、从井里打水的水车等。

    清朝末年以来,岗杜村人口日益增多,住家户也慢慢向南北扩展。据《郑县志·建置》“屯砦”中记载:岗杜村属长乐区,1948年10月郑州解放,12月,中共农民银行郑县县行在岗杜成立,发行中州钞票。1949年2月,郑县人民政府为解决干部不足问题,在岗杜办起了群众干校。

    1960年金水区成立后,岗杜村改为农业公社(又称海滩寺人民公社)岗杜大队。后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岗杜村东边建起了儿童医院,西边建成了南阳路,北边盖起了市政公司,南边临着大石桥,成了市区的繁华之地。

    再后来,郑州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政府对街道进行整顿时,将岗杜村改为岗杜街,并将岗杜街北边后来形成的街定名为岗杜北街,南边的街叫岗杜南街,一直沿用至今天。

    岗杜村村貌随着城市建设,已被彻底改变。过往之人,也许只有看到岗杜街的街牌、街旁一片凸起的土岗时,才会有那么一些关于村名的联想,但谁又能知道,这片土地曾是黄河流淌过的地方,所看到的土岗,就是很久很久以前的黄河大堤所在呢?

    付留英说,和她岁数相当的人,苦日子也经历得多了。从最初四面透风的土房子,到现在朝阳通透的楼房,发生在她身上的变化,也许就是岗杜村变迁的一个缩影。

2015-12-18 02:11:14本文来源: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

    1、东方今报网是东方今报社唯一官方网站,东方今报的作品均已授权东方今报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单位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东方今报(含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网站合作:18737167215(孟先生)
图片聚焦

精选图文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联系我们

  • 24小时新闻热线
  • 0371-65830000
  • 商务合作
  • 18737167215 孟
  • 版权合作电话
  • 0371-60609112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ICP备05011107号 东方今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92 邮发代号:35-48 微信客服24小时在线:[微信号]jinbaoxiaomei
Copy Right ©2004-2016 www.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今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东方今报新媒体部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