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社主办网站首页加入收藏数字报

首页 > 快新闻 > 河南

诗人两渡的京水何在 荥阳古京城因这条河而得名

2017-05-31 01:17:26 来源:今报网 责任编辑:

     王维在他的《宿郑州》中,明确提到了“京水”这一地名。他在诗中说道:“明当渡京水,昨夜尤金谷。”王维诗中的“京水”在哪里?现在还有什么遗迹可佐证?随着岁月流逝,这处曾经记录过诗人与这片土地的“京水”是否还能找到?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刘长征/文 邱琦/图

    京水村曾是郑州名镇

    “京水”之名在郑州并不难找。郑州市惠济区花园口街道办事处就有一个叫“京水村”的城中村,邻近黄河。民国时期曾为郑县四大名镇(须水、柴郭、圃田、京水)之一。村子因建在京水河畔而得名。

    据记载,京水是一条古河道。因该地处在汴水的上游,距广武、郑州、荥阳、中牟大约都为三十里,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很早以前这里就形成了水旱码头,成为货物的集散地,贸易相当繁荣,后形成村落。

    清同治年间,因黄河河道官员及其家属迁到此地生活,这里人口迅速增长,百业兴旺,各种公共设施应运而生。民国初期,京水村已是郑州北部有两万多人口的第一大镇。镇上有东、西、南、北四条大街,街道宽广、商店林立,隔日有集、月月有会,热闹非凡。

    还有一则传说,北宋初年,皇帝欲把京都迁至郑州西边,就把郑州西部三条河(索水、须水、黄水)最东边的一条河改名京水,后三水合流入汴水。宋时汴京的粮草及日用品就全靠汴水的漕运来供给。不过,以上的记载最早只能追溯到北宋初年,距离唐代还有不少的年头。后世的这个京水就是王维当年渡过的京水吗?

 

    王维是在荥阳渡京水吗?

    也许我们可以从地理位置上试着寻找线索。先看看,唐代的郑州在哪里?据记载,北魏统一北方后,置北豫州,州治武牢(今荥阳县汜水镇),并于公元493年将蒙旧县城(今古荥镇)迁至大索城(今荥阳老城)。北周灭北齐后,将北豫州改为荥州,州治成皋。

    公元549年,东魏孝静帝将颍州改名郑州,可谓最早的郑州。开皇三年(583),隋文帝实行州、县二级制,并将荥州改名为郑州。唐武德四年(621),李世民进兵据武牢,平王世充,将郑州一分为二,密县、荥阳等5县归郑州,州治武牢。贞观七年(633)“自武牢移郑州理所于管城”,此后一直到明初,郑州治所均设于管城县。

    也就是说,从北魏到唐初,荥阳一带就是当时郑州的中心区域。那么,王维渡过的京水会不会在荥阳一带呢?

 

    西周古城遗址名曰“京城”

 

    现在荥阳城区东南十一公里有一个京襄城村,村旁有一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京城古城遗址。“京城”和“京水”都有一个“京”字,两者之间是否会有联系呢?

    京城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末年。当时,西周的国君是那个著名的“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因其宠爱美色,不理朝政,当时辅佐他的郑桓公料到国难临近,虽然自己不能离开君王身边,但是提前把自己封国郑国的财产、奴隶迁徙到了东虢国(今河南荥阳东北)和郐国(今河南新密东南)之间,也就是现在京城古城所在的地方。

    后来,犬戎攻陷镐京,在骊山之下杀死周幽王,同时杀害郑桓公。郑桓公死后,郑国人共同拥立他的儿子掘突为国君,是为郑武公。郑武公以此京城为都城,建立了东方郑国。

    82岁的荥阳史志学者陈玮说,当时郑桓公把财产、奴隶迁过来时,这里就已经有了城市。最早是商朝的遗民生活在这里。因为是前朝遗民,所以这些人地位低下。郑桓公来时,并没有欺压他们,而是和他们签订盟约,互不侵犯财产,互不干预各自的生活。也因为如此,郑桓公的子民才得以迅速在这里扎根。

    据考证,当年的京城南北长1722米,东西宽1418米。现存的城墙有8段,共长1000多米,高3~8米。如今,京城的西城墙北段遗迹已经被加固保护起来,城墙断面的夯土层清晰可见,每一层8~10厘米,城墙两侧还可以看到打夯留下的圆孔。陈玮回忆,解放初期,城墙还很厚实,城墙头上还能推着架子车走路。

 

    京城因京水得名

 

    提起“京城”名字的由来,陈玮十分笃定地说,京城就是因京水而得名。他说,古时候人们都是逐水而居,城市也都建在河边。京城之所以叫“京”,就是因为它建在了京水边。

    陈玮年轻时曾跑遍荥阳,寻访古迹。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京城东城墙遗迹旁。东城墙遗迹没有西城墙高,只剩乡间小路旁矮矮的一段,城墙旁是一条又深又宽的大沟。陈玮指着这条大沟说,这就是古京水的河道。

    站在城墙边眺望这条深沟,有三四百米宽,二三十米深,沟底、两侧坡地上长满了树木和灌木。想当年,这一定是一条波涛翻滚、浩浩汤汤的大河。

    跟随着陈玮的指点,我们循着河道来到北城墙北侧,逐渐在脑海里勾勒出京水河远古时的样子。滚滚波涛自西南向东北绕京城东侧而过,在城北拐了个弯,一直向北流去。

    陈玮介绍,京水当年比须水大得多,京水在荥阳东北向东流去,最终京、须二水汇入汴水。岁月变迁,京水河慢慢地干涸,后人则只知道须水、索河,而不知京水了。这一说法和上文中的一些记载,都证实了最终京水在唐前后年代的存在。

    陈玮说,唐代荥阳北部有一条东西交通要道,连通洛阳和开封两大都市,这条要道和向北流的京水正好相交。按照京水当时的河面宽度,是很难架桥的,所以推测当时应该是有渡口。王维当年夜宿郑州,第二天打算渡过京水,是不是就从这个渡口过河,后世尚不得而知。不过,既然证明了京水的存在,无论王维从哪里渡河,都留下了这位著名诗人和郑州的一段故事。

 

    京水已逝 文脉传承

 

    如今,在荥阳京城古城遗址东北几公里的兴国寺门前,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景观河道。据陈玮考证,这里就是当年京水河古道的一小部分。只不过,当年宽阔的河面如今只剩下几米宽的水面,为寺庙增添一处景色。

    而京城遗址附近,也由当地政府建设了京襄城遗址生态园。从2008年5月1日开放至今,这座公园成为附近居民健身、休憩的好去处。每当夜幕降临,大妈们在这里跳广场舞,孩子们在这里嬉戏打闹,年轻人在这里谈情说爱。

    岁月如同京水河一般静静流淌,一首首诗歌,一个个地名,就如同岁月长河中的粒粒珍珠,等着我们去寻找、发现郑州文化的脉络。

本文来源:今报网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

    1、东方今报网是东方今报社唯一官方网站,东方今报的作品均已授权东方今报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单位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东方今报(含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网站合作:18737167215(孟先生)
图片聚焦

精选图文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联系我们

  • 24小时新闻热线
  • 0371-65830000
  • 商务合作
  • 18737167215 孟
  • 版权合作电话
  • 0371-60609112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ICP备05011107号 东方今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92 邮发代号:35-48 微信客服24小时在线:[微信号]jinbaoxiaomei
Copy Right ©2004-2016 www.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今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东方今报新媒体部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