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社主办网站首页加入收藏数字报

首页 > 慢生活 > 健康

急诊室24小时——走进信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2015-09-23 05:53:13 来源: 责任编辑:

  

    急救中心,急、危、重病患汇聚的地方,每天上演着生死之战。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如何工作?怎样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遇到紧急情况,怎样配合他们,为生命保驾护航?东方今报信阳新闻中心记者深入信阳市中心医院,为您讲述急救中心的故事,解读急救细节。

 

    东方今报记者 王姝 乔亚丽 殷海明/文 章继军/图

 医院如战场 每天打响生死战

普通病房医生动嘴多,查查房,下下医嘱;重症监护医生要更多的动手,透析、插管都由病房医生来完成。医生创造性工作更多

 

 

    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危重病人的集中地,生死之战最激烈的地方。

    穿上隔离衣,套上鞋套,戴上口罩和帽子,清洗、消毒,穿过两道隔离门,记者来到这里。这里的床位基本都是满的,各种仪器的数字让人眼花缭乱,医护人员专注于仪器、病人,安静而紧张有序。

    “很多病人都上了呼吸机,呼吸道是开放的,对空气要求很高,病房的地板是无尘地板。医生进出也都要更换口罩帽子,穿上外出服。”医生孙杨说。

    重症监护病房的很多病人生命体征不稳定,随时面临死亡威胁。对这里的医护人员来说,更重要的工作是稳定病人生命体征,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普通病房医生动嘴多,查查房,下下医嘱;重症监护医生要更多的动手,透析、插管都由病房医生来完成。医生创造性工作更多。”孙医生举了一个例子:打针都是直接把针头埋入锁骨下比较大的血管里,就像高速公路一样,进药速度非常快。一瓶500毫升的液体普通输液快得也得两个小时,通过“高速公路”,5分钟就能滴进去。重症抢救就是在跟时间赛跑,对休克,失血的病人抢救就快很多。

    在重症监护病房,一个病床对应一个护士,24小时监视病人状况。每天来上班,护士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交接病情,随后开始做病人的治疗,根据病人的血压、血糖,通过微量泵可以很精确地把药物送入病人体内,精度可以达到每小时0.1毫升,这是人工无法实现的。

    护士们还要实时关注病人的心电监护,心电室波、血压、呼吸、中心静脉压等指标,每小时记录一次。每个病人床前都有一张护理记录单,上面记录了病人每个小时呼吸机的支持内容、神志、瞳孔变化情况。医生根据这些指标调整病人的治疗。

    一旦病人出现异常,医护人员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每打一瓶药也要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执行单和护理记录单双签字,确保用药不会出错。有的心梗病人,根据医嘱,每4个小时做一次心电图。因为病人都是昏迷的,为了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这些看似很瘦弱的护士们每两小时给病人翻身拍背。

    每天两次口腔清洁,每隔两小时翻一次身,每天擦拭全身两次,还要随时吸痰、倒屎倒尿,护士们的工作就是由这些一件接着一件繁琐的事情组成的。病人24小时输液,护士的看护也是24小时的,夜班时也不能休息。工作量大而繁琐。比普通病房的医生护士需要更多的责任心。

    重症监护室里护士工作要占很大一部分,很多病人都是靠护士精心的护理才能有重生的希望。

    一位老人在重症监护病房住快一年了,到现在身上皮肤都还是完好的,没有一个褥疮,一开始家里人来探视时把老人全身上下翻过来看看,后来来都不看了,因为知道照顾的很好,没有那些个顾虑和不信任了。这种病重病人,如果没有重症监护室,没有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可能早就没有了。

    孙杨说,在重症监护病房,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有时早上8点下夜班,来了病人,下午五六点也不一定能走。“这里共有9张床,平均使用率在95%以上,很多时候这边病人还没走,那边病人已经在外面等着了,只能把稍微稳定点的病人转到楼下急诊内科病房去。”

入行暴瘦十几斤 每年三十医院过

    在急救中心一楼的抢救室,是另一番繁忙的景象

 

    陈清柏告诉记者,有时候一天接了20多个病人,几乎忙的脚不沾地

 

    在急救中心一楼的抢救室,是另一番繁忙的景象。

    8:37,急救车呼啸着从中心医院急诊中心驶出,前往朱堂卫生院,救治一名药物中毒的男子。男子经过洗胃,情况比较稳定,转到急救中心后,医护人员给他做心电图进行观察。

    10:55,出车平西路世纪广场,救治一名车祸导致外伤的女子,伤情不重,进行检查后,叮嘱注意事项。

    10:58,明港钢厂医院发出求救,一名左心衰患者发病,医护人员赶到后进行急救,病患稳定后选择暂不转院,医护人员返回。

    11:42,出车双井乡五纪村,救治一名手臂外伤患者,中途患者因为伤势较轻,要求退车。这是9月14日上午,中心医院救护车的出车情况。

    这仅是相对清闲的周二。信阳市中心医院的急救中心,肩负着院前和入院救治的双重任务。120急救车担架师傅陈清柏告诉记者,有时候一天接了20多个病人,几乎忙的脚不沾地,刚把病人接送到医院,还没缓口气,又要出去。

    中午十二点,有人往急诊室送工作餐。“你不知道急救什么时候发生,所以这24小时都要有人,常遇到吃饭时有病患求助,吃了几次也没吃完的情况。”余敏说,作为急诊护士,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工作节奏。

    早晨八点到下午四点,四点到十二点,十二点到第二天八点,这是理论上护士们的工作时间。但是只要有病人救助没有完成,他们就会坚守在岗位上,加班成为家常便饭。

    今年夏天,余敏决定利用年假,带上小学的女儿旅游一次,最后依然因为工作没有实现。“8月31天,我们仅出诊就有525趟,实在走不开,女儿也说理解,”余敏的眼圈有些泛红,“很少在家做饭,女儿都是爸爸和爷爷奶奶带大的,说到这里心里有点难过。”

    谈话过程中,又有救护车送来术后晕倒的女孩、酒精中毒的男子,值班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治疗,将中毒较严重的男子送往三楼重症监护。

    四点,有护士下班,换上了便装,让人眼前一亮。工作那么忙,年轻人有时间谈恋爱吗?余敏说,急救中心不是已婚就是单身,“从87年到91年的护士,都还没有着落呢”。

    2012年来到中心医院急救中心的第一个月,徐艳华瘦了12斤。

    工作忙碌早在预料之中,精神上的压力接踵而至:每一次心随着病患的状况忽高忽低,回到家还在想着患者情况,频繁面对生死,也有一些病患在小事上的争执……91年出生的她经历了艰难的适应期。

    2013年9月7日,信阳一高速路段发生连环车祸,徐艳华跟随急救车辆前往,营救一个被压在翻车下的男子。从四点到九点,五个小时的营救没能挽救他的生命。“眼睁睁看着他失去意识、呼吸了。”徐艳华说,回到家休息时,不断做恶梦,重现当时场景。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今年夏天,急救室运来一位43岁的男子,心肌梗塞停止呼吸。医生和护士尽全力为他按压了一个小时,还是没能救过来。“他的儿子赶来,撕心裂肺喊了一声‘爸’,我们的眼泪都流了下来。”

    平时,医护人员都会寻求缓解压力的方式。徐艳华是利用休息时间爬山、骑自行车,做一些慢节奏的运动。

    今年是她加入急诊队伍的第四年,徐艳华也从一个略显稚嫩的毕业生成长为说话干脆、做事利落的专业护士。她和余敏都喜欢用“急诊人”称呼自己和同事,并表达对这一行业的热爱:“劳累、委屈,在救死扶伤面前都变得很小,经历这些我们的团队很团结,很有活力,我希望一直在这一行做下去。”

    医学发展减少遗憾    急诊老护士=二甲医院医生

 

    1989年,信阳中心医院急诊科成立的时候,张健被分到了这里做一名急诊内科医生。26年过去了,他见证着这个科室团队由最初的2人壮大到现在的100多人,看着设备由不完善到如今越来越好。     

    现在的急诊科有了急诊外科门诊、急诊抢救室,急诊病房和重症监护室(EICU)等,一年又一年,急诊科在逐渐发展壮大。

    1989年,由于条件有限,那时人的观念认为年前和过年期间治病有点不吉利,身体不舒服也拖着不去医院,张健记得那时过年到正月初一,出诊七八趟,基本上是抢救一个死一个。

    “现在,人们健康意识增强了,只要身体不舒服,立即到医院看病。”张健说,而且医院的医疗条件好了,病人被送过来,几个急诊医生马上组织抢救,也注意及时和家属进行沟通,家属埋怨的少了,看着病人死亡的那种无能为力感也少了。

    过去,喝农药中毒的,由于医疗条件不行,缺少呼吸机而没有抢救过来,但是现在遇到这种情况,立即对病人进行抢救,呼吸机给病人戴上,呼吸通道建立,很快就能抢救过来。

    几年前,曾有一个心脏病患者在急诊科接受治疗,身体状况各项指标都不错,但心脏跳的很慢,张健和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对他进行了抢救,却没能抢救过来。“这个心脏病患者对医护人员很理解,对我们说‘谢谢’,就这样我们看着他的心跳一点一点的停了,当时我们真的感到很惋惜。”张健对记者说道,而现在,遇到这类心脏病人只要安一个起搏器就能抢救过来。

    医学是一个缺憾的学科,没有人能做到十全十美,也不可能让每一个患者都痊愈,张健觉得医生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减轻病人的痛苦,延长人们寿命。科技的发展,让很多医疗器械越来越先进,医生技术越来越高明,让这种梦想成为可能。

    护士长余敏告诉记者,正因为急诊科接待各种病患,这里的医生和护士综合能力都非常高。“专家说一个在急诊科工作多年的老护士,临床经验相当于一个二甲医院的医生,说明了我们工作的要求之高。也正因如此,看着患者在这里转危为安,让我觉得工作充满意义。”

    余敏说,一些患者看似不严重,其实生命正遭遇危机,这就需要医护人员的细心和专业。“比如一些车祸伤者,一些看似清醒的可能比大声呼救的更严重,内脏破损或者意识昏迷容易被非专业人士忽视,还有一些人治疗过程中会有突发情况。”

    2012年,一位63岁的老人农药中毒来院救治,情况好转后躺在病床上恢复。余敏想去安慰老人,发现她双眼紧闭不说话,一看心电图发现心率已经从50多骤降到20多,立即拍打老人的背部,把紊乱的心率打平。半分钟后,老人发出缓慢的“哎呀”声,随后心率恢复正常。“那一分钟真是心突然提起来,又落了下去。”

    对待病人,不仅是病理上的救助,还有心理上的辅导。今年夏天,一名女子在商场发生争执,生气发生严重的抽搐。余敏了解情况后,对女子说:“你现在把心放平,闭上嘴巴,慢慢的深呼吸,可以调整过来,否则给你用镇定药,会对身体起副作用。”女子听从医嘱,情绪逐渐平缓。还有一次,余敏在去郑州考试的火车上,遇到一位40多岁的男子捂着肾部,疼得面部扭曲。在众人慌张时,余敏和病患进行简单沟通,判断是结石发作,虽然疼痛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于是开始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和男子聊天。在余敏下车时,男子已经基本好转,等待去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治疗。

    “急诊中心的医生和护士,专业要求很广泛,也很严格。我们有定期培训考试,每天都会进行业务探讨交流。”余敏说。

不会画地图的临床护士不是好接线员

 

    “你好120,请说。”9月14日上午9点, 120急救指挥中心内,电话响一声,刘效勤轻声快速应答。对方要求从第三医院转至中心医院。刘效勤一边听电话,一边在电脑查看中心医院急救车信息:一辆已出车,一辆应接收过重症患者,正在清理。她立即在另一台电脑向三院急救车发出指令,让其出车送患者到中心医院,同时拨通三院急救电话:“请问是否受到指令,麻烦你们转车送到中心医院,好再见。”

    随后,第三台电脑的实时监控显示三医院出车,整个过程不到三分钟。

    信阳120急救指挥中心有9个急救站,设在浉河区和平桥区,以及明港镇的九个医院,每个分站平均两台常用救护车。要求指挥中心发出指令后,急救人员车辆三分钟出诊,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

    连接病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接线员,所做的工作绝不是打电话这么简单。接到求助电话后,指导现场急救、就近调度车辆、实时跟进车辆进度……在那个危急时刻,每个指令都关乎患者安危。

    10年前,因为药物过敏,刘效勤从中心医院妇产科转岗到急救指挥中心,经过培训、实习后,正式上岗。

    和她想象中清闲的接打电话不同,平均一天50——70次的电话,个个关系人身安全,身心同时处于紧张的状态。“特别是遇到小孩嗓子卡住东西、溺水的情况,如果无法及时获得救治,很快就不行了,听着大人哭喊的声音,心里很难受。”刘效勤说,刚来的接线员,都会经历一个心理上的适应期,同时也会寻求专业上的提升,给求助者一些有效的急救建议。

    刘效勤告诉记者,为了提高急救效率,熟悉信阳特别是城区的每个角落成为接线员的必修课。她拿出一叠纸,上面清晰地画着信阳城区和周边乡镇的路线:大到片区、街道,小到社区里的一个小门店,被一一列举。

    “这些都是刚来的接线员画的,只有熟悉路线才能保证就近派车、协助救护车尽快到达。”刘效勤说,自己平时走在路上,也会注意观察新开的店面。在脑海里不断更新地图,成为一种职业习惯。

    120电话关系重大,除了保证24小时有人,只要有人求助,须不惜任何代价找到求助者。

    今年上半年的一天,半夜一点多,长台关乡有男子打电话,说妻子喝药中毒,并只报出所在村庄。刘效勤立即派车,并指导男子带中毒患者去附近的卫生院洗胃。

    车辆出发后,刘效勤继续跟进求助者病情,但是男子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担心救护车到达村庄,无法找到男子,凌晨又不能挨家挨户寻找,刘效勤联系了周边每一个卫生院,终于在其中一家找到该男子,才知道夫妻俩均喝药中毒。救护车到达后,将洗胃完毕的两人护送至中心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还有一次,刘效勤接到外地求助,说信阳的网友正在自杀,但是不知道具体地址。她在调度急救车的同时,联系上110和通信公司,通过技术手段短时间确认了自杀者的位置,避免了悲剧发生。

    也有不少假求助,甚至骚扰电话,对接线员们的工作造成极大困扰。“我们有一些判断真假求助的方法,但是只要有一些不确定,还是会派车前往。希望市民妥善拨打120,避免无效占用资源延误他人的救治。”

    同时,对于市民就近急救,她提出了一些建议:“一些疾病是有发作规律的,比如夏季酒精中毒的多,冬季夜晚老年人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希望市民及家属能够重视,调整饮食和作息,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抓住急救的黄金几分钟。”

被打挨骂是常事 120资源浪费严重

    病人处于危急状态,家属容易激动,或者产生怀疑的情绪,我们内心是理解的

 

    现在社会上普遍觉得看病难、看病贵,来到医院对医生也有戒心,这样是很不利于病人治疗的

 

    急诊科接收的患者有急、危、重的特点,病患会出现一些反常行为,家属也常常处于激动状态。护士长余敏告诉记者,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基本都被患者或者家属打过,等患者转危为安后,又常常给他们道歉,让人“哭笑不得”。

    2010年,一个女孩上课期间,因痛经被同学送往急救室。见到赶来的家长后,女孩情绪激动导致更加疼痛。看到孩子如此,女孩父母十分慌张,不断问女孩问题。考虑到患者需要平复心情,余敏劝说家长不要过多跟女孩说话,让她平静一会。当时,孩子父亲十分气愤地说:“你这个护士什么态度!如果是你的小孩,你家大人这样,能不让问吗!”余敏解释期间,孩子父亲一步冲上前,扯住余敏的领口,用脚狠踢她的腿部。在场人员见状,立刻将两人分开,把余敏送到另一个办公室。

    余敏急火攻心加上委屈,禁不住流出眼泪。但是后来,女孩恢复正常后,家长去道歉,余敏又表示了理解。

    “病人处于危急状态,家属容易激动,或者产生怀疑的情绪,我们内心是理解的,”余敏说,“实际上,尽全力治病救人是我们的基本原则,除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几乎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考虑其他。”

    急诊科医生张健的小腿上有一个颜色很深的疤痕。今年3月份,一个少数民族人从云南外出打工,由于精神亢奋,加上坐火车熬夜没有休息好,出现了突发性精神症状,被送到中心医院急诊科抢救。

    在抢救室里,这个患者见谁打谁,张健上前询问他哪里不舒服时,这个少数民族患者上来抱着张健的腿就是一口,而且咬着死活不松口,几个人工作人员都制服不了,医护人员没有别的办法,最后用束缚带强行给病人捆住。

    120急救车资源浪费严重,也是医护人员觉得无奈的地方。急诊出诊医生方中平告诉记者,每接的10个病号中,至少有一半是不需要急救的,有人便秘、轻微头疼,也拨打120;有人因为病人太重或者不能动,拨打120,这些时候,医护人员充当的就是一个担架工角色,专业知识没有得到运用。

    今年8月,方中平就接到一个出诊指令单,一个80岁腰椎痛的患者躺在床上不能动,不方便来医院,家属就拨打120,让急救车去帮助。“这种情况医护人员去就不需要进行救急处理,只要把患者给接送到医院就行,”方中平说,“中心医院的急救车总共就两辆,如果一个去接便秘患者,一个去接慢性老年病患者,那边出了一个比较严重的车祸事故,真正需要救治的人就没有得到及时救助,急救功能没有得到发挥。”

    对这个少数民族患者检查完毕之后,张健才赶紧去处理自己的腿伤,“那时候天气还冷穿着秋裤,要不穿,估计咬的更狠。”说起这段经历,张建还是有些心有余悸。

    前几天,张健去急诊病房查房,病房里一个患者认为自己的医药费被多收了,理论无果之后,把护理站的桌子掀翻了。

    “很多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打了解毒剂之后情绪会变得很烦躁。曾经有一个病人拿输液架把病房的热水器都砸瘪了,在一旁的护士也免不了受到攻击;有次一位护士的手被病人抠的直冒血;还有病人往医生护士身上脸上吐痰的。”孙杨说,医生护士知道这是解毒剂的副作用,就会理解和包容;但是最大的委屈,是付出得不到理解。

    “现在社会上普遍觉得看病难、看病贵,来到医院对医生也有戒心,这样是很不利于病人治疗的,医生不能违背家属意愿,一些原本能够去做的现在不敢去做了,这对病人愈后还是有影响的。”孙杨无奈地说。

冷静之中彰显温情见惯生死珍惜生命

   作为急诊外科医生,乔俊和同事有时会被患者和家属扣上“心硬”、“狠心”的帽子。对乔俊来说,医生一种职业,他必须面对血腥和生死的场面,必须在病患面前保持清醒和冷静。

    有病人临近手术的时候问乔俊,“乔大夫,你在手术台上紧张不?为啥我好紧张啊!”乔俊笑着回了他一句,“如果我做手术都紧张的话,那病人恐怕要紧张死了,医生淡定是患者的一颗定心丸。”

    有患者家属抱怨,医生对患者特别“狠”,做手术切了那么多的组织器官,也不给他多留一点;有家属就说,患者刚走,作为患者的主治医生没有伤心,没有一点跟病人家属心情同步的意思,该看病号还是看病号,心真狠啊。

    乔俊认为把情绪带到工作中肯定不行,在病房值班的时候,一个晚上有七八十个病号,有的病号病情恶化,有的病号好转,处理这些都要冷静,如果带着明显的情绪,会让患者也慌张。

 

    对乔俊来说,医生一种职业,他必须面对血腥和生死的场面,必须在病患面前保持清醒和冷静。

    遇到比较血腥的场面,感到有压力时,乔俊会选择手机上网看新闻、翻看专业书,或者手术视频,放松一下心情,那种不适感慢慢地就没有了。

    在急诊科,常出现一些身份不明、联系不上家属的病人。工作人员会让他们先走绿色通道,以抢救病人为主。

    2009年春节期间,乔俊在急诊出诊时,从沪陕高速接过来一个外伤病号,家住在上海,患者和另在一个人开长途车,在路上出车祸,两个人一个当场死了,一个重伤,当时就只有一个车牌。乔俊等人将这个重伤病号接到医院,当晚进行急诊手术,检查、取药、复查等费用都先帮患者垫上。两天后,患者的家属才赶到医院,这个患者在医院住了21天,病情稳定才转到上海的医院。

    在患者临走的时候,家属拿出了一沓子钱,对着医护人员千恩万谢,乔俊笑着拒绝了。“钱不重要,家属们的心意,他们对我们的信任,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才是最重要的。”他说。

    信阳中心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成立3年不到的时间,一共收治了1000多个病人,超过三分之二的危重病人能顺利出院。孙杨说,对医生和护士们来说,最开心的时刻就是病人闯过鬼门关,送病人下楼的那一刻。

    正是由于见惯了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们,这里的医护人员更明白生命健康的意义

 

    有些人觉得医生对生死看淡了,但其实医生也是人,也是有感情的,哪怕早已见惯生死,却并不对生死漠然无睹,而始终以从医者的初心面对着“生死”。

    一位病人在重症监护室住了半年多,中间反复猝死,医生多次抢救回来,但最后还是不幸去世,那几天孙医生的心情都非常不好,在一起时间长了,已经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病人家属处理完后事之后送来花篮和一张卡片,这张卡片孙医生也一直留着,鼓励自己,希望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从事这么多年急救工作,孙杨觉得社会上应该更好的普及心肺复苏,这一观点也是急救中心不少医生的共识。

    心跳骤停后的前五分钟非常关键,超过五分钟生还的机会就大大降低。现在城市交通也比较拥堵,医生想在五分钟内赶到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能多培训一些懂这些急救知识的市民,就能拯救更多的生命。正是由于见惯了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们,这里的医护人员更明白生命健康的意义。“我会自然而然地劝亲友少熬夜,饮食清淡。”余敏说。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

    1、东方今报网是东方今报社唯一官方网站,东方今报的作品均已授权东方今报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单位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东方今报(含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网站合作:18737167215(孟先生)
图片聚焦

精选图文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联系我们

  • 24小时新闻热线
  • 0371-65830000
  • 商务合作
  • 18737167215 孟
  • 版权合作电话
  • 0371-60609112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ICP备05011107号 东方今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92 邮发代号:35-48 微信客服24小时在线:[微信号]jinbaoxiaomei
Copy Right ©2004-2016 www.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今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东方今报新媒体部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