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社主办网站首页加入收藏数字报

首页 > 快新闻 > 专题

7200万“新社会阶层”你是其中之一吗

2017-01-18 06:47:07 来源: 责任编辑:

     近日,媒体报道中央统战部宣传办的消息,当前我国“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总体规模约为7200万人,其中党外人士占比为95.5%。根据调研统计测算,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各群体规模分别为: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约4800万人;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约1400万人;自由职业人员约1100万人;新媒体从业人员约1000万人。由于各类群体间存在人员交叉现象,因而,上述数据直接加总和多于7200万人。

    你怎么看“新社会阶层”,你是其中之一吗?□王玉宝  石敬涛

 

    7200万,中国社会的一个特别群体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双周论坛”学术研讨会上发言指出: 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新兴社会阶层。中国有“三老三新”——原来的社会阶层是干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和在农村务农的农民;现在三个新的社会阶层是企业家、农民工人、城市白领。中国的未来将有六大社会阶层,特别是三大新兴社会阶层的参与,并和整个社会的互动息息相关。

    而如今,官方公布了“新社会阶层”的数字,不要小看这个数据的公布,背后意蕴丰富。

    要知道,这应该是中国官方真正对新的社会阶层的数量状况发布权威统计数据为数不多的一次。

    这个数字,本身也是一种讯息,映射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变迁。这方面起码有两个角度可供解读。

    首先,新的社会阶层数量变化映射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迁和活力。本世纪初,有人预估中国当时新的社会阶层人数为5000万人。如果大致认可这一数据,那么时至今日这个数据增长了44%。这说明,中国在本世纪头15年市场经济继续高歌猛进,在对外开放上纵深发展。

    其次,新的社会阶层的收入和消费状况呈现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可贵机遇。为何高度关注这个群体?不仅在于其就业领域的非公有制性质,还在于其高收入和高消费的经济意涵。按照去年年底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新社会阶层”2015年平均收入16.64万元,是社会平均收入的2.2倍,家庭收入均值达到28.88万元,是社会平均收入的1.96倍。在消费水平与消费能力方面,“北上广”三地新的社会阶层家庭总支出的平均数达到13.15万元,是三地社会平均水平的1.71倍!

 

    中国社会和经济转型的

    重要动力

    这无疑是巨大的经济转型、消费升级的机遇。如果让这部分人的消费升级需要在国内就得到满足,无疑将为中国经济创造强劲内需。

    中国的中等收入阶层不只是这7200万人,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教育、科技等领域,同样存在一部分收入较高群体。如果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虽然占总人口的比例依然不大,但绝对数量足够让世界惊叹。当然,这个数据的优势化为现实,需要我们真正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到实处。

    而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前进动能看,新的社会阶层也占有重要位置。

    相对而言,新的社会阶层是经济科技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市场经济中嗅觉最为灵敏的人。所以,他们不仅是社会消费升级需求的重要代表,本身也是社会前进的重要助推力。如何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热情,是中国社会实施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

    另一方面,中国新兴社会阶层的参与是中国政治发展、政治变迁的动力。目前中国的问题比较复杂,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安全问题,还有非传统意义上的问题,比如一些极端势力、中东的那些极端组织思想的渗透等,这些问题其实是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物质丰裕以后的价值多元化产生的,这些问题是以前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这些结构性的问题,以及新兴问题,将来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越来越多的挑战,我们的政治体系、政权对结构性变化的吸纳能力、对新兴问题的综合应对能力将取决于未来我们的政治形态。

    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里,现在的机制是有利于中国发展的,需要维持现有的基本制度,再适当加以调整。二三十年之后,也就是中国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城市化率达到65%以后,我们的政治制度面临的问题更多的将是来自于新兴社会阶层的参与,以及对他们的吸纳和整合的能力。

 

    “新社会阶层”

    为何缺乏身份认同?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尽管收入较高,但这个群体在收入上的自我认同感并不高。上述中国社科院的报告显示,“新社会阶层”人口中,只有2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个人是属于中产阶级,64%的受访者认为他的家庭不属于中产阶层。

    这些收入高、消费能力强的“新社会阶层”为何缺乏身份的自我认同?归根到底还是缺少一些从制度层面“兜底儿”的东西。

    这从新的社会阶层的家庭支出结构可窥见一斑。实际上,他们的支出结构中,发生在饮食上的支出与社会平均水平差别不大。但是,教育支出与住房支出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分别是其1.68倍和1.40倍。可见,教育、住房是其开支的大头。这其中映射出的中国社会的住房、教育、养老、医疗等民生负担之重,需要认真对待。倒不是说这个阶层的民生问题就特别重要,而是因为连这样收入的阶层都缺乏经济上的安全感,中国的民生保障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从新的社会阶层内部来看,这一点同样明显。六成多的受访者否认自己是中产阶层,其中又分别有八成和六成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和家庭的收入不足,以及资产总量不够。之所以会如此,很大原因在于房价飙涨,即便名义收入看起来很高的新的社会阶层,同样不堪重负。高房价在中国已经形成获利者甚少甚至多方皆输的局面,这一点值得特别警醒。

    同时,频繁变动的股市,也常对人们的财富进行洗劫,因此许多人都对自己的财富有着很强的不安全感。正如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所说,中产阶层的焦虑,来自高税负下对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忧虑,来自不断攀高的房价和教育、医疗、养老的高成本。

    此外,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加剧、社会保障不足等导致的“被剥夺感”,价值观念多元化让人们对未来产生的“不确定感”,其实都是“新社会阶层”缺乏自我身份认同的原因所在。

    7200万“新社会阶层”不足以让我们沾沾自喜,我们更应关注如何通过社会资源和财富分配等制度安排,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包括“新社会阶层”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看得起自己”、认同自己的身份。

    作者为媒体评论员

2017-01-18 06:47:07本文来源: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

    1、东方今报网是东方今报社唯一官方网站,东方今报的作品均已授权东方今报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单位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东方今报(含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网站合作:18737167215(孟先生)
图片聚焦

精选图文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联系我们

  • 24小时新闻热线
  • 0371-65830000
  • 商务合作
  • 18737167215 孟
  • 版权合作电话
  • 0371-60609112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ICP备05011107号 东方今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92 邮发代号:35-48 微信客服24小时在线:[微信号]jinbaoxiaomei
Copy Right ©2004-2016 www.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今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东方今报新媒体部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