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社主办网站首页加入收藏数字报

首页 > 快新闻 > 时政

在“非洲屋脊”干“超级工程” 当地工人在朋友圈为他们点赞

2017-05-22 01:09:13 来源:今报网 责任编辑:

     人物名片

    李照学,48岁,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电器安装质检员。

    十多年来,为了当地电力事业的发展,他六进六出埃塞俄比亚。尤其是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作为“埃塞俄比亚GDHA 500千伏HOLETA变电站”的专职质检员,他在埃塞俄比亚工作了整整十个月。

 

    ▶数百年来,海上丝绸之路将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埃塞俄比亚与中国紧密相连,演绎了无数动人的故事。而在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获得全世界共鸣的今天,河南人正在这里演绎一曲曲优美的建设进行曲。

    ▶这其中,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的普通质检员李照学,就是一名典型的代表。他和同事们在这里建设了一项“超级工程”,很多埃塞俄比亚人跟着他们用起了微信,进入河南人的朋友圈,而埃塞俄比亚也成为东非最有中国情结的地方。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 梁新慧通讯员 白幸福/文  记者 张晓冬/图

 

    埃塞俄比亚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5月12日下午5点,一架飞机降落在郑州新郑机场,身为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的一名质检员,48岁的李照学结束十几个小时的飞行。算上这一次,李照学已经六进六出埃塞俄比亚了,其中时间最长的一次,他整整十个月没有回国。日久生情,李照学笑着说:“埃塞俄比亚都成为我的第二故乡了!”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同苏丹、南苏丹交界,南与肯尼亚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亚。由于高原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均海拔近3000米,埃塞俄比亚素有“非洲屋脊”之称。

    在埃塞俄比亚,一天停七八次电是家常便饭,当地百姓也习以为常。不过,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国家其实能源富集。埃塞俄比亚被誉为“东非水塔”,4.5万兆瓦的水力发电潜能,如果全部开发利用,不仅能满足埃塞俄比亚的需求,周边的苏丹、南苏丹、吉布提、肯尼亚、索马里1亿多人口也能用上清洁能源。然而,落后的设施,绊住了这一切。

    于是,从2014年3月开始,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西南40公里处的一个小镇上,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承建的“埃塞俄比亚GDHA 500千伏HOLETA变电站”开工了。

 

    在中方人员的带领下  当地员工干劲十足

 

    从2013年3月开工到2015年12月竣工,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先后派出200多名员工,施工高峰时,算上当地工人,站内有2000多人。小到一个螺丝钉,大到变压器,就连施工用的吊车等装备,全部都从国内通过海运,经过亚丁湾,运到吉布提港口,再由陆路运到工地。

    2015年8月,作为质检员,李照学飞赴埃塞俄比亚,严格按照中国标准,对变电站的各项工程把关,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工地上,除了河南人,还有雇用的当地工人。这种“黄加黑”肤色的组合,也是中国公司在埃塞进行项目建设时最常见的组合,在河南人的带动下,当地人干劲十足。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唯一一个没有被殖民过的国家,他们本身就有民族自豪感。当看到来自中国河南的人要给他们建设变电站时,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也很自豪。更关键的是,这座变电站是一项超级工程。”

    李照学说,河南共有500千伏变电站40余座,但在埃塞俄比亚,他们承建的则是埃塞俄比亚首座500千伏变电站。“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容量最大的500千伏变电站。国内同级变电站,占地面积只有100多亩,而这个变电站占地面积近500亩;国内同级变电站的变压器往往只有两组,而这个则有七组”。

    “这座变电站建成后,将是该国电压等级最高的变电站,不仅能改善埃塞俄比亚电网结构,还对促进清洁能源外送和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有重要意义。”李照学说,正因为如此,该国民众对这项工程很重视。

 

    很多埃塞人学会用微信 进入河南人的朋友圈

 

    建设的过程,也是双方由认识、了解到相知、熟悉从而收获友谊的过程。

    工人伊森给李照学留下了深刻印象。伊森是当地一名普通民工,最初只是做一些体力活,但他聪明好学,主动和中方人员交流,对施工技术也充满兴趣。

    李照学热心地把伊森介绍给经验丰富的师傅,手把手教伊森学习起重吊装技术。短短11个月时间,伊森熟练掌握了15吨到50吨起重吊装技术,成长为一名技术娴熟的操作手。

    在项目建设中,项目员工与当地员工之间的语言障碍是一项重要问题。他们把一些常用名词制作成小卡片,同时标注汉语拼音和当地语言,这样双方很快就能进行简单交流。伊森从中方师傅这里学习了汉语,后来中方遇到难题,伊森还常常充当项目的临时翻译。

    还有一名当地工人叫苏丹,负责设备安装。在工作过程中,和李照学逐渐熟悉。

    “有一次,他邀请我们去他家。他家是一个小院子,只有两间简易房屋,院子里还长着芭蕉树。一进门,他的家人就出门迎接,特别热情。进了屋,发现地面被新鲜的青草覆盖。当时我很纳闷。”李照学说,通过交流才知道,当地人过传统的节日的时候,会铺上这种青草;而另一种情况,就是尊贵的客人来了。

    “一转眼,平时穿一身工装的苏丹,换上了宽大的民族服装,给我们煮咖啡,十分讲究。这也是对客人的尊重。”

    照学教苏丹下载了微信,如今,苏丹不但经常为李照学点赞,还在自己的朋友圈里用汉语发表感想,称赞河南工人。

    李照学说,通过这项工程,埃塞俄比亚的很多工人都学会用微信了,他们通过微信向中方请教,借机学习汉语。而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到中国看看,到河南瞅瞅。

 

    随地可见中国元素  埃塞成东非最有中国情结的地方

 

    尽管埃塞俄比亚距离中国万里之遥,但在那里,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中国元素。

    李照学说,该国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在当地语言中的意思是“新鲜的花朵”。这里四季如春,鲜花常开。走进亚的斯亚贝巴,你可以感受到当地人的热情与友好,还能亲眼看到中国在这里创造的很多个“第一”。这里有中国修建的埃塞第一条高速公路,东非第一条现代化轻轨,非洲第一条全中国标准的电气化铁路,而由中国援建的非盟总部大楼是整个城市中最显眼的建筑。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来到这里进行投资建设,这个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变化得越来越快,而埃塞人与中国人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如果你第一次到这个国家,一下飞机可能就会有亲切感,因为机场大厅里的指示牌上,有清楚的中文标示,机场还有专门的中文服务柜台。作为非洲最大的中转枢纽,这里每周都有飞往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的直飞航班。因此,有人说埃塞俄比亚是东非最有中国情结的地方。

    “我们建设变电站,所有设备全是中国制造,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中国标准。去年1月22日下午,参加东非电力体系联盟领导委员会暨部长会议的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布隆迪、卢旺达、肯尼亚以及埃及、苏丹、南苏丹等多国的能源部长、电力公司主要负责人和欧盟能源代表,部分美国、日本的代表一行三十多人,来到我们建设的变电站参观,当他们看到壮观高大的设备区域以及一字排开的23台变压器时,他们对精美的施工工艺啧啧称赞。”李照学自豪地说。

    李照学说,中国科技的力量改变着埃塞人民的生活,中国人民的勤劳带动了埃塞人的效率,也让埃塞近十年来经济发展基本保持两位数增长,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而中国公司也在建设埃塞的过程中,走出了国门,积累了经验,并把中国装备和中国技术带出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埃两国的合作目前已经成为中非合作的典范,而这也正是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的初衷。

2017-05-22 01:09:13本文来源:今报网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

    1、东方今报网是东方今报社唯一官方网站,东方今报的作品均已授权东方今报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单位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东方今报(含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网站合作:18737167215(孟先生)
图片聚焦

精选图文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联系我们

  • 24小时新闻热线
  • 0371-65830000
  • 商务合作
  • 18737167215 孟
  • 版权合作电话
  • 0371-60609112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ICP备05011107号 东方今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92 邮发代号:35-48 微信客服24小时在线:[微信号]jinbaoxiaomei
Copy Right ©2004-2016 www.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今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东方今报新媒体部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