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社主办网站首页加入收藏数字报

首页 > 快新闻 > 社会

全国人大代表张琼谈共享单车:支持新生事物!规范管理要跟上

2017-03-14 14:19:49 来源:猛犸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朱久阳

 

大象融媒飞象队 猛犸新闻 东方今报记者 肖萌/文 沈翔 邱琦/图
新事物的出现,总会伴随着质疑与问题,但前进的路上,这些必然,都是为了更好的存在。比如如今街头的“共享单车”。
像网约车一样,保持支持态度,但要配合管理
随着分享经济时代的来临,共享单车正走进越来越多的城市,ofo、摩拜们凭借所谓绿色环保、共享经济的理念成为新一轮的资本宠儿。似乎一夜之间,各色单车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布大街小巷,方便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但是,单车乱停乱放影响城市环境和秩序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张琼,就对“共享单车”发表了看法。
张琼认为,共享单车是新事物,在新时期被创造出来,证明其有存在的基础。下一步交通运输部门在管理方面要跟上,避免这些单车乱停乱放,避免人为损坏这些单车,因为损坏后,骑车的人会很不安全。对“共享单车”的态度,张琼表示总体上就像网约车一样,保持支持态度,但要配合管理。“但如果新生事物出现以后,我们及时跟进,能够在及时吸收广大用户意见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去考虑它的发展,这是很好的事情。”
上海将率先出台“紧箍咒” 规范管理
艾媒咨询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单车租赁市场规模达5400万元人民币,用户规模达425.16万人,预计2019年中国单车租赁市场规模将上升至1.63亿元人民币,用户规模将达1026.15万人。
3月6日,摩拜单车宣布登陆郑州开始试运营,郑州也成为继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等城市之后,摩拜单车进入的第25个内地城市。然而这种新鲜事物却在郑州遇冷了。乱停乱放、车辆受损、甚至是被突如其来的“看车人”强行收费、被用户“私藏”……
有人说共享单车考验着城市的管理水平,如何才能让共享单车前行得更稳、更规范?这恐怕是当前各个有共享单车城市都在考虑的问题。就像当时网约车的出现,新事物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管理者带来了思考。
就像是当时针对网约车的规范,国家和地方出台政策一样,共享单车也会走到这一步。只不过谁也没想到会来的这么早。而出台“紧箍咒”的城市,和网约车一样,先从上海开始了。
海量共享单车遇到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前不久,有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总工程师向媒体公开表示,上海市关于共享自行车标准正在制定,预计六七月份就能施行。
存量车的安全性抽检、强制报废期限是三年,故障车处理期限、投诉电话24小时开通、购买安全保险、推进停车位“电子围栏”建设……
制定这一标准的背后,是日益滋长的行业乱象。而标准的制定无疑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也会增加企业成本。就像网约车一样,对车型、排量、司机都做出要求后,乱象少了,门槛也高了。
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曾向李克强总理汇报时,提到在无锡工厂,每天生产1.4万辆自行车。ofo创始人兼CEO戴威则曾表示,ofo集群众之力的产能是3万辆/天,预计年底总投放量达到1000万辆。在他看来,这个市场太大,中国十几亿人口,光存量车就有4亿辆,每天投放10万辆也要10年才能达到这个规模。
仅摩拜单车、ofo两家巨头在2017年的投放量就接近2000万辆,产能预计达到3000万辆。但这依然不能阻挡其他共享单车品牌杀向这片海洋。根据公开报道,如今市场上的共享单车品牌约有15家至20家,已在全国30多个城市投放,投放数量过百万。
有统计,目前上海无桩共享自行车投放总量达45万辆,注册用户450万人;有桩共享自行车达8万辆,注册用户21万人,其承载力已经接近饱和。
上海率先出台标准,称标准制定后目前一些共享单车的乱象或可迎刃而解。标准细则包括,存量车必须每年“体检”、上路三年强制报废、车辆完好率95%以上、租赁费用3元以内、投诉电话24小时开通、退款7天内必须解决、购买保险等。
标准的出台利大于弊 行业发展或将规范
对于城市管理来说,标准的出台,无疑优化城市管理,但对于ofo、摩拜们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所谓共享经济的“盛宴”,戴上“紧箍咒”后,可能就不会象想象中那么“自由”了。
仅仅拿ofo、摩拜来说,两家各自背后站着滴滴、小米和腾讯、美团等巨头股东阵营,这样的故事与当初的滴滴和Uber及其相似。疯狂烧钱后,共享单车市场的未来看起来遥遥无期。
通过加强规范,共享单车行业将迎来洗牌。众多准入门槛中还设立有针对企业的要求,比如企业注册资金不得少于3000万元、初次投入市场运营的无桩共享自行车数量一个月内不得少于1万辆、必须提供使用共享自行车人身伤害保险合同、用户押金的使用报告、自行车的合格检测报告……
所以,当上海放出要给共享单车上“紧箍咒”的消息时,共享单车们担心的“物极必反”效应也恐怕出现。但对于市场而言,标准的制定是迟早的事,这把“双刃剑”利大于弊,对于竞争和优化商业模型恐怕,都会指出一条明路,而一家公司的良性发展也势必要在相应的标准下进行。

2017-03-14 14:19:49本文来源:猛犸新闻客户端责任编辑:朱久阳

版权与免责声明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

    1、东方今报网是东方今报社唯一官方网站,东方今报的作品均已授权东方今报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单位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东方今报(含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网站合作:18737167215(孟先生)
图片聚焦

精选图文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联系我们

  • 24小时新闻热线
  • 0371-65830000
  • 商务合作
  • 18737167215 孟
  • 版权合作电话
  • 0371-60609112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ICP备05011107号 东方今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92 邮发代号:35-48 微信客服24小时在线:[微信号]jinbaoxiaomei
Copy Right ©2004-2016 www.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今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东方今报新媒体部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