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你见过写在大地上的论文吗 河南研三毕业生帮广西老乡改善人居环境

来源:大象新闻·东方今报 2023-05-29 08:52:39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河南农大师生设计建设的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改善项目  大象新闻图片

    (上接A03版)

    2021年,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研三毕业生孟世玉在广西北流参与了“百校连百县兴千村”项目,帮助当地老乡改善人居环境。据了解,河南农业大学师生做的两个示范样本,得到了国家乡村振兴局的肯定。

    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教授杨芳绒说,实践对于应用性学科非常重要,“我们现在提倡学生教育的里边,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就是说我们的图做得再好,落不到地上建不成,还是一张空纸,纸上谈兵。”

    ■对话

    《乡村日记》摘选:

    2020年11月7日:今天早饭是张书文做的,自己也参与了一点,但菜的咸淡、熟度如何,这方面的常识还是很欠缺的。

    2020年11月10日: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清拆工程,看似前景美好,实施起来却十分艰难,个别村民想要种菜,阻挡施工。

    ?刚开始做的事情都与设计不沾边

    主持人:

    工作那么忙,每天还有精力写日记?

    孟世玉:

    对,我们刚开始去的时候做设计、做理论,然后杨老师逼着我们写日记,有时候可能忙到凌晨两三点才交给杨老师。

    主持人:

    杨老师为什么要逼着人家写日记,挺累的。

    杨芳绒:

    好记性不如赖笔头。刚开始,他们好多东西不理解,因为我们做设计还是要从空间要素入手,必须知道人们生活的空间有多大,他需要干啥。

    孟世玉:

    后来通过复盘发现乡村的问题,还有村民的需求,这个习惯也慢慢养成了,后来也真正理解了乡村日记的重要性。

    主持人:

    有没有想过,人家会觉得,你们北方人来给我们南方人设计乡村,我们适不适应?符不符合我们的审美?

    孟世玉:

    刚开始我们到村里边的确也能感受到村民的这种情绪,因为我们是外地人,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也不一样。然后我们通过给儿童补习功课,到他们家里拉家常,或者帮村民干一些农活,多种方式,让村民真的了解我们,到后来相信我们。

    主持人:

    你看他说的这些感觉跟设计不沾边。我们为什么把学生们带过去让他们做这些?这是我们社会实践很重要的一环吗?

    杨芳绒:

    这是我们工作开始的第一步。如果不跟村民接触,你就不知道他需要啥。

    主持人:

    为了调研而调研。

    杨芳绒:

    对。我们做他喜欢的事情,然后在这个过程里,他才能慢慢跟你说他家怎么样,这个时候他才有点把你当朋友一样来交流。

    ?图做得再好  落不到地上还是一张空纸

    主持人:

    在实践过程当中,有没有跟导师发生意见冲突的情况,谁向谁妥协?

    孟世玉:

    每个人对设计的感知会有一些差异,一般是要听老师的话,刚开始会有一点儿抵触。

    杨芳绒:

    咱们北方一般情况下风比较大,常常把院墙做得比较高,但南方湿度比较大,院墙一高,屋子通风就不好,地上就起绿膜、苔藓,老人孩子走起来不方便,一开头叫他降低尺度,他老感觉我过去画的墙都那么高,你这都这么低了,还让低。

    主持人:

    原因是在哪儿?

    孟世玉:

    我们很多时候是拿着课堂上学的东西,比较新奇的想法或者一种理论,就坚信是对的。真正到实践过程中,还是发现有很多需要调整的地方。

    主持人:

    这次广西之行跟你在学校课堂上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孟世玉:

    我们真正到广西参与乡村建设后,就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村民需求,对功能的需求、情感的需求。然后通过这些调研,把设计真正地面向村民。

    杨芳绒:

    实践对于应用性学科非常重要。我们现在提倡学生教育,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我们的图做得再好,落不到地上建不成,还是一张空纸,纸上谈兵。我们平常说精益求精,但设计师的一条线,可能就是工程造价后边加一个0。所以在做图里、材料的选择里,都要有一种敬畏精神。另外,在实践过程里,也能把很多民间的智慧,包括民间流传下来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些经典的工程做法,用到我们的课堂里。

    ?希望在乡村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研究

    主持人:

    你在广西的中灵村也待了有7个多月了,这段时间你觉得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孟世玉:

    首先是对乡村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我们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下,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使命感以及参与乡村振兴之后的那种自豪感。其次觉得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及自信得到质的提升,也有助于我以后扎根乡村领域,申请读博士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主持人:

    你觉得你的价值体现在哪儿?

    孟世玉:

    我觉得以后还是在乡村领域真正地能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研究,能够真正地造福于村民。

    主持人:

    扎根乡村振兴,你心目中的乡村振兴是什么样的?

    孟世玉:

    我心目中的乡村振兴,首先从村民来说,村民肯定是要很满意的,他们的生活比较富裕、产业兴旺。

    其次,生态环境也比较好,邻里关系也特别和谐,就像一个村都在画中居那种感觉一样。

    主持人:

    我和杨老师也期待着以后你建造越来越多的美丽新农村。

责任编辑:兰明群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