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最后的坚守——大象新闻记者防疫卡点值班日志③ | 变身”大白“进封控区,感受跪下去的安全感

来源:大象新闻·东方今报 2022-01-24 10:59:26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大象新闻记者 申子仲

值岗:上午班

时间:1月22日7时至15时,微雪

半小时清理一次积雪

小雪下了一夜,并没有完全上冻,路上湿滑泥泞,雪厚的地方凸凹难行。

早上7时,记者按时赶到卡点,方志刚正和同事杨青青、王薇交班。物业门岗乔怀彬也要下班了,和记者亲亲热热聊了好一阵。接他班的门卫有一个很别致的名字:王心动。

王心动说,他们连夜没咋休息,按照领导的指示,门前的积雪每半小时一清理。

社区第一书记刘俊早到了单位,正和志愿者石青松清扫党群服务中心门前的积雪。记者便和乔怀彬一起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半小时左右,便把10多米长的人行道打扫得清清爽爽,身上也热乎了许多。

刘书记说,虽说社区全员核酸检测已经停了,封控区重点人群和隔离户的核酸检测还得继续。时间还是安排在上午8点开始。

”我能不能进去看看?“封控区里到底是什么一种状态,对记者诱惑太大了。

刘书记寻思了半晌,说”行吧,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你就跟着丁培雅吧,她有经验。“

(记者穿上防护服自拍)

变身“大白耗时二十多分钟

因为要了解封控区里垃圾存放的情况,志愿者石青松大姐也坚持要进去。她已经不是第一次深入封控区内了。

社区工作人员一共13位,大部分是女同志,都穿180号防护服。相对适合男同志的185号比较少,但总算找到了。

程序是先穿连体衣。因为是第一次,记者误把宽大的袖筒当成了裤腿,拉扯到一半发现不对劲,引得哄堂大笑。

在刘书记和石大姐的帮助下,总算穿好了衣服。然后套上鞋套,戴上头罩,胶皮手套和袖口连接处,要用胶带封闭。之后扣上连衣帽,戴好医用口罩,再戴上透明面罩。经过20多分钟的艰难“梳妆”,完成了华丽转身,成为名副其实的“大白”。

由于记者戴着近视眼镜,戴上面罩后,眼镜片马上凝雾,视线受阻。正试图用手去擦拭,被丁培雅制止:”什么时候都不要用手去擦,能模模糊糊看见就行。“

( 10号楼采样前相互检查装备)

一进10号楼门气氛就紧张起来

8点多的时候,整队出发,记者跟随丁培雅,直奔丹尼斯10号楼。

丹尼斯10号楼,是本轮疫情的核心区域。该楼宇共29层,一至三层是丹尼斯大学路店商超实体,四楼以上是公寓,每层22户,多为出租房屋。本轮疫情发生后,丹尼斯商超内的服务人员和密接人员,大部被转移隔离,商场歇业。自元月6日晚,整幢楼完全封控。

踩着积雪,顺着步行街走到10号楼下。担心路滑摔跤,女同志都是手牵着手,男士则是独行侠。

一路上,记者不时要喊喊”小丁“,以便确认身份。因为穿上防护服以后,大家都是白花花一个模样。

至10号楼单元楼一层门口,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大家互相检查着防护服的衣领袖口,互相提醒核酸采样管的数量,根据楼层分组行动。

记者跟着丁培雅和医生王宏超,乘电梯上了22楼。

(10号楼入户采样)

”亲人们,开始核酸检测喽“

王宏超是交通医院的医生,10多天来一直和丁培雅搭档,负责10号楼16层至22层共计7层的重点隔离人员核酸采样。与我们的装扮稍有不同,王宏超腰间,用胶带缠着一个大大的黄色塑料袋,那是为了方便放置采样管。

按照分工,丁培雅负责核对采样管与隔离人员编码,王宏超负责咽拭子采样,记者负责敲门。

臃肿的防护服,使得电梯间更显狭小。王大夫笑着提醒记者,”第一次进入封控区的人,都难免紧张,其实也不用过多担心,你如果都害怕了,那隔离人员岂不是更担心。“

采样工作从22楼自上而下开始,一出电梯,王宏超便像走街串巷的货郎一样,大声吆喝起来:”22楼的亲人们,开始核酸检测喽。“

记者并不知道敲谁家的门,丁培雅轻车熟路,一找一个准。

敲门声过后,便会有人开门,主动出示手机。丁培雅也拿着手机,对一下红色采样管,再扫一下业主的手机。随后点点头,王宏超便用消毒凝胶擦了手,取一根棉签来。业主很配合地张嘴,发出“啊”一声。

取样、装管、落袋。整个采集过程,和全员核酸并无太多不同。不同的,只是环境带来的压抑感。

(娃娃太小,为了更好地采样,王医生双膝直接跪在地上)

跪下去的安全感

10号楼的走廊狭长且带有弧度,消杀人员的穿梭,昏暗的灯光,平添了一份莫名的严峻。

从22楼到16楼,共有101名住户和5位隔离人员,需要入户核酸采样,这项工作,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和体力,还要有一颗善待生命的爱心。

每逢住户开门,王宏超都会热情地招呼。遇到有抱怨的,他也会耐心地解释。

“啥时候是个头,让过年不让?”“再不解封,我老板就把我开除了。”“别的地方不是都没事了吗。”

每当这时,王宏超都会笑呵呵地努力解释。“快了快了,再耐心等等。”“开除你那得符合劳动法,咱今天跟的有记者,不行投诉你老板。”“放心,相信政府,很快就结束了。”

尤其是遇到小孩子,王宏超都会弯下腰,哄着“乖,听话”,半蹲着去迎合小朋友。好几次,遇到年岁太小的娃娃,他双膝直接跪在地上,半仰着身子,只是为了更好地采样。

这自然而然的一跪,是白衣天使带给封控区孩子们的爱。这一跪,也是外界带给封控区人们的莫大安全感。

遗憾的是,因为“全副武装”,记者始终没有看到王医生的容颜。

(10号楼采样完毕)

小雪人取名叫“吓娃”

21层有家住户比较“顽固”,敲门无应答,铁门啪啪啪拍得山响,5分钟过去毫无动静。丁培雅不得不手机呼叫后方联系住户,后方回应电话也没人接听,不得不暂时绕开。

采样到16楼基本结束的时候,丁培雅不由有点担心,也不知道21楼那一家到底什么情况。好在社区后方及时来了电话,说是住户睡觉戴了耳塞,没听见。

于是折回21楼采样,历时将近两个小时,任务圆满完成。

电梯到达一楼的那一刻,记者长长出了口气。

走出单元门,发现有的小组早已完成任务,几个妹子正在雪地里堆雪人。

“堆”字实在不够准确,其实就是用芊芊玉指团了尺把高的大头和身子,再用冬青树叶装饰了眼睛和嘴巴,看上去模样凶巴巴的。

团雪人的妹子显然很得意自己的作品,说:“你们看看,这样子多凶,一定会把病毒吓跑的,就放到这里镇魔驱邪,你们给他起个名字吧。”

有妹子接话说:“就叫‘吓娃’吧,吓人的吓,把病毒吓跑。”

紧接着大伙咯咯哈哈地大笑。

曾是“无疫”模范社区

回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早有人等着“接驾”消毒。

脱下防护服,需要从头到脚来一次酒精浴,连鞋底也不能放过。

褪下防护服浑身轻松,眼镜片也清朗起来。服务中心大门口有一长排钢架宣传栏,彩色招贴介绍的是康桥华城社区的特色抗疫经验,分为三大板块,包括九到位措施、许鲜生活管家小程序、电子封条、五色动态监管图,等等。

第一书记刘俊介绍说,自2020年首轮疫情爆发以来,他们社区做了大量工作,也学习和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由于防范措施到位,2020年春节和2021年夏季,前两轮疫情并未对社区造成任何影响。此轮疫情爆发前,上级正准备将康桥华城的防疫经验作为样板来推广,没想到家门口突然成了核心区。“好在有前期的经验积累,加上同志们临危不惧,不然会更被动。”

寒冬里的玫瑰

11时左右,杨青青一边忙乎着给业主扫码,一边就近在帐篷外装点条案上小雪人。旧的枝叶换成了新鲜的叶子,这尊微笑的小雪人显得特有生气。

西大门来了一位送快件的大哥,怀里捧着一簇粉色玫瑰。昏沉沉的雪天里,这一抹春色格外扎眼。

送花的是UU跑腿的孙师傅,他说不知道谁送的,也不清楚要送给谁。他只负责在这里等候花的主人。于是大家就瞎猜,这颜色、这品种,肯定与爱情有关啊。

来取花的果然是位年轻漂亮的女士,有人问她是不是男朋友送的。

“什么呀,昨天是我生日,这是闺蜜送的,晚了一天了。”女士接过花束,笑盈盈地返回小区。孙师傅见大家有点失算,也有丝失望,便说:“谁送还不一样,说明有人惦记着呗。”

(陇海路54号院也按封控执行)

加油,奥利给

有人惦记着,便是春天。

谁是春的使者,春的精灵?是一个个心里装着别人的人。是机关下沉人员,是物业保安,是志愿者,是社区工作人员,是医护人员。也是沉得住气的咱们老百姓。

下午3时值完最后一班岗,记者回家的路上,路过陇海路54号院。

54号院位于陇海路与勤劳街街口,也是二七区统计局下沉的卡点,距离康桥华城小区卡点不足300米。这里本是管控区,因为紧邻着封控区陇海路53号院,这个院落也采取了等同于封控的严格措施。

随着政策松动,54号院的大门已经打开。但居民们并不急着外出撒欢,除了必要的采购,大多数人仍然按照以前的规定,自觉在院子里活动。

院子里传来老人和孩子的欢声笑语。一位大爷说:“下雪了,外边路滑也不安全。再说社区毕竟还没有完全解封,也不急着这两天。”

 

一位小朋友捏着雪球,不时砸向远处的树干,一脸严肃大声吆喝着:“我们遇到什么困难也不要怕,微笑着面对它。消除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坚持才是胜利。加油,奥利给!”

责任编辑:兰明群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