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栏目

荒山变身“花果山” 小花椒成就渑池乡村振兴大产业

来源: 2018-10-17 07:35:30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刚刚过去的花椒收获季,让坡头乡不召寨村村民享受了丰收的喜悦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乡村振兴的前提是脱贫,要从根本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从而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农村强不强,就看领头羊”。渑池县委书记杨跃民认为,党员服务群众,要体现在行动中,平常时刻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李亚林

    通讯员 邓志伟 王昱立 王一博/文 记者 张欢欢/图

    昔日荒山秃岭 如今瓜果飘香

    在渑池县洪阳镇柳庄村村民张红勤的记忆中,5年前的柳庄还是一个荒山秃岭、交通闭塞的贫困山村,“眼前乱石滩,四周是荒山;一条羊肠道,通往山外边;每逢雨季来,心惊又胆战;姑娘往外嫁,小伙娶妻难,十里八乡成笑谈。”

    而今年的中秋、国庆期间,柳庄村日均接待游客量4万多人。园区的7D玻璃吊桥,更是游人如织,远眺峰峦叠嶂,群山环抱,俯瞰小溪蜿蜒,鹅戏绿波,一派田园风光。

    坡上梯田如链,柿红如火,果树葱郁,整洁平坦的公路直通进村,畛河倒映着青山,一旁的蔬菜大棚孕育着生机……宛如一幅景色宜人的乡村风景画。

    10月8日,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公示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共有150个村落获得推介,柳庄村榜上有名。提及这一变化,柳庄村村民念叨最多的是村党支部书记武安伟。身为股份制企业负责人,在外打拼20多年的武安伟虽有了财富积累,但家乡的贫困状况一直是他的心结,武安伟决心改变家乡面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2012年,武安伟毅然回乡参加竞选,当地群众几乎全票推选他为柳庄村新一届村委会主任。

    乡亲们的信任和期盼,让武安伟更加坚定了决心。他拿出近30万元,一次性为全村群众缴纳了三年的合作医疗保险,并对全村群众许下诺言:“三年内坚决改变柳庄的落后面貌,我说到做到!”

    2013年以来,在村支部书记武安伟的带领下,先后投资一个多亿,将荒滩河道变成了碧波荡漾、河柳垂堤的豫西水乡,把杂草丛生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瓜果飘香的花果山,把交通闭塞的贫困山村,建设成了生产生活、文化娱乐设施完备的花园式社区。

    此外,通过因地制宜发展项目和休闲观光农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变股民年终有分红,柳庄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由过去的2600元增至8000元,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山村变成了风景如画的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乡村,成为河南省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国家级“自然生态文化村”。

    中原花椒第一村的“产业致富经”

    刚刚过去的花椒收获季,让渑池县坡头乡不召寨村村民享受了丰收的喜悦,近段时间,村里正组织人忙着修缮花椒交易市场,为来年的花椒销售搭建更为便利的平台。

    65岁的史明理老人告诉记者,自己家种植了7亩左右的花椒,一年下来净收入6万多元,相比以前看天种庄稼,家里穷得叮当响,而今收入有了大幅提升,加上孩子在县城务工的收入,现在过得有滋有味。

    通过种花椒脱贫致富,这个在几年前刚提出来的想法,当时不为村民所接受。不召寨村党支部书记史明朝是个爱钻研的人,他反复研究不召寨村的土壤、地势、气候等特点后,决定和村委成员引进花椒种植。

    2002年,史明朝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率先种上12.8亩花椒树,不断鼓励、动员其他党员干部种植花椒树,并把自己学到的种植管理技术全部传授给大家。花椒种植效益在2008年逐渐明显,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找上门来。他带领村干部到陕西韩城专门学习种植技术,多次邀请省农科院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等到村实地指导,并且实行选苗、技术、管护、销售统一管理,花椒很快取得大丰收,亩产收入达到8000元,椒农户均增收5000多元。

    2013年不召寨村花椒种植面积达600亩,2016年初又发展到2300余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70%,椒农亩收入最高达到1.3万元。来自郑州甚至山西、河北、四川等地的客商越来越多,不召寨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原花椒第一村”。

    越来越多的人来不召寨求取“致富经”,面对络绎不绝的拜访者,史明朝毫无保留地向大家传授花椒种植、烘干、销售等经验,耐心地答疑释惑,并把自己编写印制的1万多册通俗易懂的《花椒栽培技术要点》送给本村贫困户和来学习参观的人。

    2014年以来,史明朝组织申报各项建设和改建项目,建设仓储加工场所200平方米,硬化晾晒场3000平方米,铺设滴灌管道,并多方筹措资金修建水泥路面6公里。他还到县水利局多次申报,修建吃水井2个、水塔1个,铺设管道8000余米,彻底解决不召寨村吃水难的历史问题。

    今年,不召寨村投入300万元,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村里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电教室、篮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如今的不召寨村,干净整洁,农家小院绿树掩映,休闲娱乐设施齐全,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村民安居乐业。

    从贫困村到明星村

    乡风文明润民心

    “美丽中涧 富民兴村”,走进渑池县仰韶镇中涧村,整洁的道路两旁,处处可见文明宣传标语,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文明卫生、村规民约……每块展板都规范醒目,中涧村广场、家风馆、村史馆、文化娱乐中心等场馆建设一应俱全,内涵丰富。

    中涧村位置偏僻,四面环山,小村仅有一条与外部世界联系的通道。当地自然资源的匮乏造成了村民生活的困难。随之,青壮劳动力纷纷选择外出务工,村里日渐荒凉。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让村民摆脱贫困,成了他们心头一块驱不走的愁云。

    随着村里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各级“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工程文件精神,积极参与各类学习培训,村党支部凝聚力逐渐增强,党员干部见识广了,思路宽了,发展有望了。

    “村里通过花椒种植等产业发展,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以前村容村貌落后,改善起来资金难筹措,我们就一项项克服困难,基础设施建好了,移风易俗抓好了,乡风文明得到明显改观,群众安居乐业,就有了齐心发展的劲头儿。”中涧村党支部书记邹中生表示。

    如今的中涧村,家家都有花椒园。村支部把集体土地盘活,改造林地150亩,规模化种植大红袍花椒、辣椒、连翘等,不但村集体有了年收入承包租赁费10万多元,村民和贫困户也实现了在家门口务工的愿望。

    村集体有了钱,服务群众更方便。村里每年出资1万元发放给困难群众。村集体有了钱,制度约束更抓紧。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村委会把党务、政务、财务等在村公示栏里向全体村民公布。

    如今,中涧村创建了市级文明村、生态文明村和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从重点扶持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幸福依靠党,小康不忘党”成为中涧村村民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责任编辑: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今报网商务合作招募中,诚邀合作伙伴,联系电话18737167215。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19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全网中心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