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等她们长大了 一定会感谢这段经历

来源: 2016-08-22 03:14:54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一家人的长征”分享会“彪妞彪爸”讲述700公里的酸甜苦辣

▶7月26日,张瞭原和他的两个女儿张天霖、张幼霖从北京出发,徒步走向家乡河南鲁山。连日来,东方今报和猛犸新闻客户端跟踪报道了“彪妞彪爸”父女三人的“返乡路”。25天后,他们抵达郑州。

▶8月20日,父女三人应东方今报、猛犸新闻客户端和河南广电全媒体小记者联盟的共同邀请,与广大的粉丝读者,在居易·西郡原著售楼部分享了他们这一路的酸甜苦辣。□东方今报记者张静

□张瞭原

【第25天】平原新区—郑州

我们自7月26日从北京出发,历时25天,徒步穿越华北平原,回到故乡河南,至今日我们的徒步回家之旅接近尾声。

今天我们要过黄河到郑州了,大家都特别的兴奋,4点钟闹钟一响,几乎不用叫醒,两个闺女便翻身而起,说早就醒了,就等闹钟响呢!

这让我想起25天前7月26日晨孩子们兴奋的情景。但就我而言,今天和那天有着完全不同的心态,那天是出发前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的忐忑,今天是超越完毕的自豪与坦然。

5点半钟自平原大道107国道始,计划7点钟至黄河桥北,9点半钟越过黄河,进入郑州。回到郑州,朋友们的花环便淹没了闺女的长脖子。

由于孩子们开学在即,20、21日在郑州休整两日后,郑州至鲁山的一百多公里路程我们计划以车代步,22日晨,将踏上我们回家路的最后一程——从鲁山县城至杨李沟村的25公里,为这个暑假和我们的徒步之旅画上圆满的句号。

【粉丝众多】为听“奇妙旅程”提前一个小时到场

在彪妞彪爸踏上旅途后,东方今报和猛犸新闻客户端便一路跟踪报道了这父女三人的“壮举”,同名微信公众号“彪妞彪爸”也同时上线,一路走来,很多读者在密切关注着他们的同时,也成为他们的粉丝,陆续有家长带着孩子,驱车到中途和他们“偶遇”。

有读者曾来信说:“父女三人加上后勤妈妈的精神让我感动得流泪不止,你们的每一天每一步都在感动着我……”

8月20日上午,不少粉丝期待已久的分享会在郑州中原西路墅院洋房居易·西郡原著售楼部举行。

原定于10点开始的分享会,不到9点,就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到了现场。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家长和孩子,发现不少都是慕名而来,甚至还有一家人,专程从禹州赶来的。“从最开始就关注他们的行程,两个小姑娘已经成了我家孩子的偶像。”现场一位家长说,他一早就带着孩子,赶来听听这段“奇妙的旅程”。

【神秘大礼】东方今报社长带来报纸和稿费

分享会开始前,东方今报社社长胡杨先给两个小姐妹带来了惊喜——连日来的稿费和刊登稿件的东方今报。“这笔稿费,不仅是对你们这么多天的鼓励,更是你们努力得来的。”胡社长说,他们这一路不仅每天要完成二三十公里的行程,还要写下当天的“行走日志”,给东方今报和猛犸新闻客户端供稿,必须为两个小姐妹的精神点个赞。

二十多天来,两个女儿除了每天完成当天要走的行程,还有“硬性”任务——每天下午到宾馆后,两个女儿要先完成当天的日志,之后,姐姐要“练功”,妹妹要完成当天的作业。“彪爸”说,有一次,他已提前买好了电影票,却因为妹妹的作业没完成,全家放弃了看电影的计划。

分享会上一家四口同台东方今报记者沈翔摄

姐妹俩的鬼马表现东方今报记者沈翔摄

【分享故事】

“孩子们建议我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讲,她们才喜欢听。”在当天的分享中,“彪爸”张瞭原在两个女儿的建议下,放弃了原来“一板一眼”的讲述方式和PPT,采用了轻松的聊天讲故事的方式,讲述这一路上的种种。其间,两个女儿不时做着补充,有时说到精彩处,两个女儿索性现场表演起爸爸当时的状态,气氛轻松愉快,家长和小记者们听得也格外认真。

爸爸带路妈妈护航

一家人踏上回家的路

从今年3月开始,面对大女儿即将在9月份离家上学,张瞭原就开始策划带着两个女儿进行一场“特别的旅行”——从北京徒步回到老家河南鲁山。7月份,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两个女儿时,一开始遭到反对。但经过他的各种“利诱”,两个女儿被“逐个击破”,她们同意了爸爸的提议。

7月26日,一家人正式开始这次非同寻常的徒步旅行。当然,这次徒步旅行还有一位“重要人物”保驾护航,就是孩子的妈妈。从旅行开始,孩子妈妈开车跟随。每天出发后,妈妈都会把车开到当天的目标地点等候父女三人,并随时准备接应他们。

因为正是桑拿天,为了躲开午后最热的时段,他们从出发的第二天便更改了计划,每天凌晨四点半前起床,在朦胧的曙光中吃完早饭,差不多在中午前到达当天的目的地,完成二三十公里的行程。

一路上,两个女儿认识了很多庄稼、植物,和蝴蝶、蜻蜓成了好朋友,捉了蝉用头发绑了做风扇、看母羊如何教小羊抵御进攻、研究蚂蚁有没有“下巴”……一路走,一路欢笑,一路长见识。

沿国道走过历史与现代穿过异乡与故乡

为何选择走国道,张瞭原认为,走国道,才能真正走入文化,走进历史。

“从北京到河南,这一路,基本上涵盖了中国历史的重要阶段。”张瞭原说,这一路走来,孩子们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直接的认识。

在北京周口店,这个人类最早活动的地方,他们找到了人类最初的起源;在西柏坡,这个妹妹张幼霖最向往的地方,他们似乎回到了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妹妹对伟人毛主席的敬仰之情再次加深,“我们也要走长征路”,这也是姐妹俩共同的心声;在邯郸这个历史文化深厚的名城,上千个与它有关的成语,流传至今的黄粱一梦故事,有关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操的争论,一首《龟虽寿》,让他们“误入”历史深处;在安阳文字博物馆,从最早的刻在龟背甲壳上“你认识我,我不认识你”的甲骨文,到简化字、现代印刷术,纵览中华文字发现脉络;再加上伏羲台、淇河……他们从远古走向文明,从历史走向现代,从异乡回到家乡。

这一路,最能引起孩子们兴致的,除了路边的风景和人文景点,就是爸爸给她们讲的儿时故事。“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的日子是那么难忘。”张瞭原说,人这一生中最难得的是与家人相处的时光,小时候的夏日夜晚,一家人在房顶上铺上席子,吹着夜风,聊着天儿……那样的日子如今回想起来,是最温馨的时刻。这一路,张瞭原差不多每天二十四小时都和孩子们在一起,“终有一天,孩子会明白此行的意义。”他感慨地说。

■小记者采访

姐妹俩最深刻的感受

就是“累累累”

当天,河南广电全媒体小记者的现场采访,把这次分享会推向了另一个小高潮。为什么要选择从北京走回来?你们提前做了什么准备?这一路有没有想过放弃?最想对小记者们说些什么?……现场的家长还没来得及发问,小记者们的手一个个就举得高高的。

“对于我来说,这一路上最难忘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拿到了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一件是过了我11岁生日。”姐姐张天霖今年考取了解放军艺术学院,马上要开始接受军队的培养,在这段行程里,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刻,她最开心。

而对妹妹来说,她最敬佩的人是毛主席。这一路上,她最难忘的事莫过于在途中经过西柏坡,当然,这里也成为她最喜欢的景点。

“一个字,累!”对于两个姐妹来说,这一路给她们最深刻的感受,就是“累”“真累”“太累了”“太太太累了”“真的太累了”,她们两个一连用了几个词,来表达这一深刻感受。但是无论是多么累,令她们感到自豪和父母骄傲的是,她们从来没想过退出。

对于爸爸张瞭原来说,这段路程还有另一番解读。“多年后,等她们长大了,一定会感谢这段经历。”张瞭原说,虽然现在对于两个女儿来说,最直接最深刻的感受可能是“累”,但是等到若干年以后,这一定是她们最难忘的经历。

责任编辑: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