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社主办网站首页加入收藏数字报

首页 > 快新闻 > 评论

独董们谁离职都不要紧 关键是独董得“独立”和“懂事”

2015-12-24 05:13:59 来源: 责任编辑:

     □东方今报评论员 李长需

    上市公司中的高校独董又开始“撤离”了。据《证券日报》的报道,自11月27日至12月底,共计将有274名高校独立董事离职。

    独董辞职潮,媒体的这个用语,听着怪熟悉的。想一想,还真那么“潮”过一回。

    那是2013年10月之后的半年时间内,据说有300多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撤离”了。那时候“撤离”的还不是高校的教授们,基本上都是官员独董。官员独董大举撤离,是因为当年中组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也就是“18号文”,要求现职和不担任现职但未办理退(离)休手续的党政领导干部不得在企业兼职(任职)。

    当时,在高压之下,官员独董撤离也可以理解,不过这次,咋也让教授们赶了一次风潮呢?

    原来,这些教授,也并不一定是纯粹的教授,也有一部分是有着教授之外的处级、副处级等官员的名分,这正是11月初教育部当头棒喝的缘由。

    据说截至12月2日,A股上市公司中共设置独董职位近9000个,其中,由高校在任或曾任教授兼职的,将近三分之一。而这些高校独董中,究竟有多少符合“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要求而需要离职,并不清楚。

    数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看高校独董撤离潮会有多大影响。要说影响,估计有人会笑了:能有多大影响?不过是少了一批拿钱不出力的“花瓶”而已。毕竟,但凡能当上独董的教授们,都是有两把刷子的,不然也不会选他们。既然他们有一定的名头,必然本职事务比较忙,不少人还身兼数家的独董,焉有时间去履行董事的职责?

    其实,独董最基本的两个特征就是独立性和专业性。说白了,就是不光要独立,还要“懂事”,也就是在人格、经济利益、产生程序、行权等方面能够保持独立,且能够通过专业的知识和经验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然而遗憾的是,在国外证明非常有效和必要的独董制度,在中国却显示出“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特色,大多数公司的独董,已经不是制衡公司权力、保障中小股东利益的平衡木,反而成了徒有其表、费钱占地的花瓶。

    当然,板子也不能只打在独董们的身上,这还跟中国独董的产生方式和应该履行的职责相悖有关。按照有关制度规定,独董的选拔和产生由董事会决定,这就决定了独董很难真正履行他们的职责。

    所以,两次离职潮,也给了我们两次审视我国独董制度的契机。我们也有必要在独董的“独立”上下一番工夫,让他们真正地“独立”出来,也“懂事”起来,这才能体现他们真正的价值。

2015-12-24 05:13:59本文来源: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

    1、东方今报网是东方今报社唯一官方网站,东方今报的作品均已授权东方今报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单位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东方今报(含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网站合作:18737167215(孟先生)
图片聚焦

精选图文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联系我们

  • 24小时新闻热线
  • 0371-65830000
  • 商务合作
  • 18737167215 孟
  • 版权合作电话
  • 0371-60609112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ICP备05011107号 东方今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92 邮发代号:35-48 微信客服24小时在线:[微信号]jinbaoxiaomei
Copy Right ©2004-2016 www.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今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东方今报新媒体部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