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社主办网站首页加入收藏数字报

首页 > 快新闻 > 民生

最早的压岁钱 是发给老人的

2017-01-20 08:06:05 来源: 责任编辑:

 过年长辈发压岁钱,这已经成为春节年俗的“标配”。可是在中国古代,压岁钱并不是真正的钱,并且是专门发给长辈的,发给晚辈的叫什么?□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杨军强

 

 

    古代发的压岁钱 不是真正的“钱”

    据史家考证,“压岁钱”应该源自汉代的“厌胜钱”。厌胜钱,也写成“压胜钱”,依照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来看,圆圆的铜钱外圈代表了苍天,方方的内孔则代表了大地。而天圆地方则是从《易经》里“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来的。这说明“钱”从开始到衍变都被赋予了“神魅”色彩和“神奇”力量。于是,古时候,老百姓用此物“避邪去病驱魔”也在常理之中。

    其实,最早的压岁钱并不是市面上流通的真钱,跟真钱很像,但却是为了佩戴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跟现在手腕、脖颈、腰间佩戴的各种饰品一样。具体什么样?有史料记载,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当时,名副其实的压岁钱是晚辈孝敬老人的。岁,就是年岁、岁数。压岁,意在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在除夕夜全家吃团圆饭的时候,由晚辈们专门送给家中年长者,同时再说些感恩祝福的话。

    而如今发给孩子的压岁钱,在中国古代并不叫压岁钱,而是叫“压祟钱”,虽然“岁”“祟”同音,但意思不同,这还要从一个传说说起。

 

    古代发给小孩的压岁钱为啥叫“压祟钱”

    压祟钱的祟字,同鬼祟、鬼魅或鬼祟出来作怪。《战国策·齐策》中曾有“寡人不祥,被于宗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

    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每年除夕夜出来摸熟睡孩子的脑门。被摸过的孩子随即便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则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大人们怕祟来伤害宝贝,常常在除夕整夜亮灯不睡,这也叫做“守祟”。

    有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有年年三十晚上,为了防止祟来侵扰,这对老夫妻不睡觉,一直逗孩子玩,他们用红纸包了几枚铜钱,包了拆,拆了包。但随着夜渐渐深了,孩子受不了先睡着了。这对老夫妻便把包好的几枚铜钱放在他的枕边。

    老夫妻年岁大,熬不住在四更天也睡着了。此刻,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妖就进了屋,就在他要用手摸宝贝头的时候,突然宝贝枕边发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

    很快,这件事就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除夕夜里用红纸包上钱给宝贝,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祟”“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这明显只是老百姓在农耕时代编造的一个故事罢了。不过关于压岁钱的来历,连正史也有记载,这还得从唐朝杨贵妃生子说起。

 

    压岁钱和杨贵妃生子有关

 

    压岁钱的另一个来源,出自唐朝宫廷,当时宫中有散钱之风。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云:唐玄宗天宝年,“内廷嫔妃,每于春时,各于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钱为戏。”王建在《宫词》中载:“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春日内人长打白,库中先散与金钱。”从春日“掷钱为戏”,到“散与金钱”,后又发展到赠“洗儿钱”。

    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称,杨贵妃生子时,“玄宗亲视之,喜赠贵妃洗儿钱”,以贺喜驱邪。至宋、元,便形成一种民俗。它与正月初一春节结合,形成早期的“压岁钱”。但当时发的钱只是一种特制的“压岁钱”,并不能用来流通,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

    压岁钱的来历还有一说源于古代“压惊”,跟传说的怪兽“年”有关。传说太古时有一种凶兽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来伤害人畜、庄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则以燃爆竹驱赶“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为“压惊”。时间久了,便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便有“压惊钱”。

    不过北宋的“压岁钱”,源于一次偶然事件。

 

    由压惊钱到宋神宗的“压惊金犀钱”有段历史段子

 

    据史籍《桯史》记载,北宋神宗年间(1067年~1085年),某年春节夜晚,当时的朝廷枢密副使(副宰相)王韶的小儿子南陔,跟随着大人在汴梁(今河南开封)的街头观灯游玩,不料,被一群绑匪掠走。

    绑匪本准备敲诈王韶一笔钱财,但在逃跑的路上,聪明的南陔看见途经的车子后,大声呼救。绑匪们一下慌了,连忙丢下南陔,四散逃窜。这件事被宋神宗知道后,就赏赐南陔一些“压惊金犀钱”,专门给孩子压惊。

    皇帝赏“压惊钱”的事很快流传到民间,人们纷纷效仿宋神宗的做法,在过年的时候,除了给孩子们买爆竹、吃食外,还专门给孩子们一些压惊的零用钱,称为“压岁钱”。

    《清嘉录》中说:“长幼度岁,长者贻小儿以朱绳缀百钱,谓之压岁钱。”意思就是说,大人在春节时都要给孩子用红绳子穿的百枚铜钱,称之为“压岁钱”。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这样记载压岁钱:“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

    清人吴曼云《压岁钱》也有诗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压岁钱牵系颗颗童心,寄托大人们的殷殷祝福,同时也映射了民俗。

 

    红楼梦里的压岁钱为啥发金银锞子

 

    普通百姓家以类似钱币的物件作为压岁钱,古代大户人家发的压岁钱,都是正儿八经的“金元宝”——金银锞子。

    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除夕为尊亲师长辞岁,……阖家团拜,更尽分岁,散黄钱金银锞锭,亲朋友辈来辞岁者,留饮啜,答以宫制荷包,盛以金银锞饰。”

    金银锞子,就是常说的小金锭,专门用金银铸造出来送礼、打赏或当做压岁钱之用。和市面上流通的金锭形状不一样,金银锞子多呈不规则状。一般为了表吉祥之意,金银锞子表面会铸有富贵图案或一些吉利的话。金银锞子虽不流通,但由于是金银所制,与现在的金砖、银条类似,在古时也只有富贵人家才发得起。

    《红楼梦》中就多次提到金银锞子。在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宁府尤氏准备给荣府贾母的礼物中就有“一包碎金子,共一百五十三两六钱七分,里头成色不等,总倾了二百二十多个锞子。有梅花式的,也有海棠式的;也有笔锭如意的,也有八宝联春的”。除夕之夜祭祖后,贾母归了正座,贾敬、贾赦等领了诸子弟给她行礼。男的一起,女的一起,行礼、受礼完成后,又“散压岁钱、荷包、金银锞等物”。

    过年发压岁钱,不仅中国孩子有,外国的孩子也少不了,他们咋发?都发多少?

2017-01-20 08:06:05本文来源: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

    1、东方今报网是东方今报社唯一官方网站,东方今报的作品均已授权东方今报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单位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东方今报(含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网站合作:18737167215(孟先生)
图片聚焦

精选图文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联系我们

  • 24小时新闻热线
  • 0371-65830000
  • 商务合作
  • 18737167215 孟
  • 版权合作电话
  • 0371-60609112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ICP备05011107号 东方今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92 邮发代号:35-48 微信客服24小时在线:[微信号]jinbaoxiaomei
Copy Right ©2004-2016 www.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今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东方今报新媒体部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