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社主办网站首页加入收藏数字报

首页 > 快新闻 > 河南

豫剧祥符调高峰论坛上 专家为何建议重建“明皇宫”

2017-08-01 05:42:05 来源:东方今报 责任编辑:

     豫剧祥符调高峰论坛,专家建议重建“明皇宫”

 

    ▶7月28日下午,由河南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开封市政府、河南省戏剧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华豫剧祥符调高峰论坛”,在开封举行。开封市委书记吉炳伟致辞,来自全国各地的66位专家学者和表演艺术家会聚一堂,为豫剧祥符调的传承发展献计献策。

    ▶论坛现场,河南省剧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陈涌泉建议重建“明皇宫”,一时引起热议。那么,这个“明皇宫”到底什么来头?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 梁新慧/文图

 

    全国专家会聚开封研讨祥符调

 

    豫剧是全国地方戏第一大剧种,而开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戏曲之乡,更是素有“豫剧母调”之称的祥符调的发祥地。祥符调作为豫剧母调,是标准的中州韵、河南戏曲的代表,是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豫剧名旦中的陈素真、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以及著名表演艺术家王秀兰、高兴旺、关灵凤、宋桂玲、谢顺明、王敬先、王素君、唐喜成、牛得草等众多名家,在开封师从祥符调名家,汲取祥符调艺术精华,走出开封,走出河南,走向全国,成为中国豫剧大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性文件。去年,省十次党代会首次提出“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目标任务,将支持戏曲传承发展作为重要内容。而开封正在实施的“深化‘文化+’行动 加快构筑文化高地示范区行动”,对传承发展豫剧祥符调作出了明确规划。

    座谈会上,专家学者围绕祥符调“母调说”、与其他流派唱腔的风格特点、“文化+”与振兴祥符调、祥符调与当前豫剧院团体制机制改革等课题,进行探源追宗、“把诊号脉”。

 

    豫剧的源头究竟在哪儿,需要做好研究

 

    河南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秉义说,豫剧有祥符调、沙河调、豫东调、豫西调等多个流派,但豫剧的源头到底在哪里,其中有一个说法为“西来说”,这种说法认为,豫剧来源于山西、陕西一带。“西来说中,还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明朝末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在陕西时,将同州梆子作为军戏,后来李自成来到河南,就产生了河南梆子。另一种说法认为,豫剧来自晋、陕两省的商人,像现在的开封就有山陕甘会馆,而会馆内都有戏台,正是晋陕商人将豫剧带到了河南。”张秉义说,尽管各种说法都有,但他最认可“自身成长说”。

    “大宋艺术高度发达,造就了一大批艺人,而当时的东京城中外交流频繁,正是在这一时期孕育了豫剧。”张秉义说,开封是豫剧祥符调的故乡,要传承发展祥符调,要做好豫剧起源的研究,做好声韵研究,做好声腔研究。

    而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一级作曲家范立方则建议,开封的清明上河园重现了大宋东京梦华的辉煌,应该将更多的豫剧祥符调融入园中,让中国游客了解、认知祥符调。

 

    重振祥符调,建议重建“明皇宫”

 

    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涌泉认为,人们常说祥符调是中州正韵,而他认为祥符调还是豫剧的中和之声。要重振祥符调,就做好“五个一战略”,即打造一批名团、整理一批名戏、创作一批名剧、推出一批名家、擦亮一张名片。

    “在中国,豫剧剧团多达163个,而京剧只有67个剧团。我们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保持特色,以特色立团。开封市豫剧团要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打造成名团。整理一批名戏,当然离不开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先生,要首先整理樊粹庭打造的那批传统名戏。创作一批名剧,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这个时代相结合,创作新的精品力作。戏曲和其他事业一样,人才是发展支撑,要推出一批名家,这个‘名家’包括名编剧、名导演、名作曲、名舞美、名演员,一样都不能少。而擦亮一张名片,最要紧的事儿,就是建议开封市政府尽快重建‘明皇宫’,因为它是豫剧人心中的圣殿。这样,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开封可以效仿马街书会,将‘明皇宫’打造成祥符调大戏台,全国豫剧人都来这里参加活动,将其办成戏剧的省会,人民的节日,这也与开封正在实施的文化+战略高度契合。”陈涌泉一席话,获得了与会者的阵阵掌声。

 

    修建于清代,是河南戏剧艺人朝拜的圣殿

 

    重建“明皇宫”,短短几个字,即引发了热议。那么,陈涌泉所说的这个“明皇宫”,究竟什么来头?这还得从祥符调的源头说起。

    祥符调是发源于开封的一个豫剧流派,公元1008年,宋真宗改年号为大中祥符元年,开封县也改名为祥符县,在开封一带演唱的梆子声腔,就称为祥符调。作为豫剧的主流,祥符调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古朴醇厚、委婉含蓄、俏丽典雅的风格。

    明代时,开封曾一度被朱元璋定为陪都,名叫“北京”,并封其第五子朱橚为周王,豪华富丽的周王府便坐落在北宋故宫。当时,开封仍是一座繁华的都市,同时也是全国的戏曲中心之一。

    乾隆年间,住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北门附近的著名梆子戏艺人蒋扎子,开科授徒。数十年间,蒋门班培训了大量的梆子戏演员。道光年间,黄河在开封一带决口,朱仙镇周围尽成汪洋,蒋门班无法维持下去,便向四方流落、发展。艺人相传至商丘一带的,形成豫东调;流入漯河、周口、许昌的一支,被称为沙河调;传到濮阳一带的叫大高调;传到洛阳、密县附近的,和当地唱腔融合,形成了豫西调。旧时,就连安徽和苏北的一些梆子艺人,也自称是蒋门的传人。

    后来,全河南省的梨园行共同筹资,在蒋门班旧址上,建起一座雄伟堂皇的“明皇宫”,俗称“老郎庙”、“庄王庙”,成为河南省戏剧艺人朝拜的圣殿,每逢农历四月二十三庄王爷诞辰,全省梨园的名角都要齐聚在这里,举行仪式敬神散福,并进行会演,切磋技艺,交流情感。现存在开封市博物馆的《重修明皇宫记》碑,记述了七十多个戏班和大量艺人捐钱修庙的盛况。

 

    豫剧“五大名旦”中的三位师从祥符调艺人

 

    豫剧祥符调发展到鼎盛是以一批女演员走上舞台并成为台柱子为标志的。20世纪30年代,在开封的豫剧舞台上活跃的著名祥符调女演员有很多,在豫剧的“五大名旦”中,陈素真、马金凤、阎立品都是在开封师从祥符调艺人,由此踏上成就大师之路的。

    常香玉成名于开封,正是在豫西调的基础上借鉴了祥符调的声腔特点,才使其演唱艺术迈上新的台阶,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崔兰田也和祥符调有着不解之缘,曾受过樊粹庭、陈素真等人的帮助和教益。与“五大名旦”齐名的桑振君,出生在开封县,其唱腔也是以祥符调为渊源。

    1938年6月,开封沦陷,大批祥符调演员被迫离开省城开封,四处流浪,同时,也把豫剧艺人带到四面八方,为豫剧在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山西、安徽、河北、江苏、湖北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四川、西藏、贵州乃至台湾地区的流播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把豫剧祥符调推向高峰的是樊粹庭和陈素真。从1934年开始,樊粹庭和陈素真合作,创作出一大批被称为“樊戏”的经典剧目,并对豫剧的舞台、唱腔、化装、表演、音乐等进行全方位的革新,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使豫剧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奠定了豫剧成为中国最大地方剧种之一的基础。樊粹庭被誉为“近现代豫剧之父”;陈素真被誉为“豫剧皇后”和“梆子大王”。

    新中国成立后,豫剧祥符调又有新的发展,全国各地活跃着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演员,演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在全国广有影响。豫剧祥符调在流播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的豫剧流派相互借鉴、融合,乃至不断吸取其他姐妹艺术的营养,不断丰富发展,更趋完美。

本文来源:东方今报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

    1、东方今报网是东方今报社唯一官方网站,东方今报的作品均已授权东方今报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单位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东方今报(含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网站合作:18737167215(孟先生)
图片聚焦

精选图文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联系我们

  • 24小时新闻热线
  • 0371-65830000
  • 商务合作
  • 18737167215 孟
  • 版权合作电话
  • 0371-60609112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ICP备05011107号 东方今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92 邮发代号:35-48 微信客服24小时在线:[微信号]jinbaoxiaomei
Copy Right ©2004-2016 www.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今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东方今报新媒体部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