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社主办网站首页加入收藏数字报

首页 > 快新闻 > 河南

洛宁小村 深藏神秘大院

2016-05-14 03:42:33 来源: 责任编辑:

     王家大院位于下峪镇后上庄村,建于明末清初

     影壁墙至今保存完好

     王氏绣楼是一丈多高的青砖固窑

     从现有历史遗存看,整座王家宅院气势恢宏,古色古香

     拾级而上便是瞭望楼,观望台

     ▶穿过洛水,从洛宁县城往西45公里,有个下峪镇。下峪再向南行千米,便是后上庄。这是一个小山村。布局考究,装饰典雅的王家大院,在略显贫瘠的村落里,也显得有些突兀。

    ▶后上庄村民王建超,虽说在镇上有房,儿女也都在镇上生活,他却固执地独自回到后上庄。是什么让他难舍普通的山村,而这个曾经极为闭塞的村子,在百年前为何会建起一个典雅而又神秘的庭院呢?

    □东方今报见习记者 陈思/文 记者 李书宝/图

     百年大院仍典雅

     年过花甲的王建超,像往常一样,泡一杯野菊花茶,端着茶走出家门。

    往东没走多远,他就驻足于一个古朴的影壁墙前。这个影壁墙上面,还遗留有上个世纪“抓革命,促生产”的宣传语。

    王建超的童年,就在这面影壁墙不远的一处土木小屋度过。

    年幼丧父的他,童年充满了悲苦。他儿时的乐趣之一,就是绕过这影壁墙,再向北走不几步,赶到一个院子处玩耍。

    那个古朴典雅的院子,叫王家大院,确切地说,是王家大院东院

    这是王家大院目前保存得最完好的院子,虽然说淹没在荒草枯枝里,可这并不能掩盖它本身的典雅气质。

    在这个小山村里,它就像一个颠沛流离的诗人,或者说是一个年华老去的公主。

     小村里的“大户”

     之所以儿时喜欢这座院子,王建超说一是因为那里地方大,够宽敞,二是耍累了,他会和小伙伴们坐在地上,静静地与这些青砖黛瓦、木门石墙对视。

    每每这时,像王建超一样的这些穷孩子,仿佛就忘记了家中的贫苦,忘记了一吃就反胃却不得不下咽的红薯,忘记了前露指头后露跟的布鞋。

    当时,王家家大业大,东院旁的屋子里住着不少长工。

    院子的中间较气派的那五孔窑洞,住的是说一不二的大掌柜(王家长子),而二层雕饰精美的绣楼,则是王家大小姐的闺房。

    河南古时多匪患,所以小伙伴们也经常坐在那附近揣测:那座炮楼,也就是东院十几米高的瞭望塔里,说不定还存放着一些土枪土炮。

    当然,此时的王建超,所见的不过是王家大院的一角。当时的王家大院,则由西院、中院、东院以及花园四部分组成。

    整个院子占地8亩,古色古香,院内建筑均坐北朝南。这些建筑严谨、布局合理,仅现有保存良好的房舍,就有64间。

     雕梁依旧 银库成谜

     虽说现在的后上庄通了公路,但在以前,这个村子却经历了年代久远的闭塞。

    据村支书雷文周回忆,1994年修建柏油路以前,一场不大的雨水,就足以阻断后上庄出山的路,让其成为与世隔绝的地方。

    这样的山村,理应都是小门小户,“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才是这里的常态。

    那么,当时交通如此不便的山村,为什么能修起如此大院呢?

    原来,下峪镇自然资源丰富,自古就被誉为“中原银铅之乡,河洛山水胜地”。

    相传明朝末年,李自成也曾在豫西商洛山中招兵买马,在卢氏至洛宁的山中开矿炼铅、炼银,并在后上庄修了一个银库。

    李自成起兵时,将银库交给一位老人看管,但老人并未动过银库里的银元宝。

    直到有一天,这老人在雪天又冷又饿,昏倒在王姓人家门口。王家人细心照料老人,老人十分感动,临终前就告知了王家人银库的秘密。

    再后来,王家渐渐没落且没有子嗣,银库的所在也成了后上庄村民心头的一个谜。

    在四五十年前,村民还满山遍野地挖坑找银库。王家大院影壁墙前路上嵌入的石头,就是多年前他们找寻时所留。

     密室与双山墙

     1959年,就在幼年的王建超还在王家大院东院发呆时,后上庄村里的青年医生梁永恒,也许正在王家绣楼最西户里,和新娶的娇妻耳鬓厮磨。

    78岁的梁永恒,出生在绣楼结婚也在绣楼,而王氏绣楼,也伴他走过了人生的很长一段时期。

    据说,婚后第二年梁永恒搬离了后上庄,不过几年后,却还是回到了村里做医生,而他的诊所,也就在东院不远处。

    他住的那间房,是王家大院里最特别的一间。那间房的西面的墙壁,从外观上看,与普通的墙壁并无差别,但是里面却暗藏玄机。

    当年土地审查时,王家的一个“财主”迫于心理压力,主动带着大家找到那间房子,从墙上推下几块砖后,才发现这个竟是双山墙

    而里面显露出来的诸多金元宝、绸缎、大洋、大烟等,也透露出了最初设计这个房子的玄机。

    世上现存的古建筑,经过人工修缮之后,往往会有一种突兀的雕琢感。但你走到这历经百年风雨吹打,山移水改后已显颓败的王家大院时,也许你会生出别样的感动。

     神秘的后响器

    如果说梁永恒念念不忘的是老屋,那么他的晚辈,今年44岁的村民杨涛情有独钟的,却是后响器的水。

    后响器是后上庄旁的一个泉眼,村里人水龙头里的水,也几乎都是出自这里。

    在后上庄村民的眼里,后响器的水是神圣的,也是有灵性的。泉水清冽,煮开从不见水垢,沏茶尤为清香。

    更为神奇的是,不论天有多旱,后响器的水,也从来没枯过。

    相传,后响器是一匹金马的藏匿之地,马脖子里挂着铃铛,所以如果你贴耳在后响器旁,还能听到“丁丁零零”的脆响。

     消失的银杏与古庙

    与千年不枯的后响器相比,村子里的那一株千年银杏树,却令人叹惋。

    现在的后上庄小学校园,操场平坦整洁。当孩子们在操场嬉闹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学校曾是一个雄伟的古庙,而操场上曾有一个四人才能合抱的大银杏树。

    与王建超自小相熟的雷文周,曾和杨涛、梁永恒等人,一起目睹了这株千年古树的倒下。

    那时,他们还都是青春期的孩子。当时的村支书说要用树做学校的板凳。于是两个大锯接在一起,从四面开锯,锯了好久古树终于轰然倒下。

    几十年过去了,提到这件事杨涛他们还是一阵惋惜。而在古树倒下之前,村里大大小小的庙宇,倒下的更是不计其数。

    如今,这里麦田与烟田交织层叠的梯田,把后上庄村抱在怀间。

    王家大院并不算知名,然而对于后上庄,它却如同后响器的水一样,一直流淌在村民心头。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

    1、东方今报网是东方今报社唯一官方网站,东方今报的作品均已授权东方今报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单位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东方今报(含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网站合作:18737167215(孟先生)
图片聚焦

精选图文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联系我们

  • 24小时新闻热线
  • 0371-65830000
  • 商务合作
  • 18737167215 孟
  • 版权合作电话
  • 0371-60609112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ICP备05011107号 东方今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92 邮发代号:35-48 微信客服24小时在线:[微信号]jinbaoxiaomei
Copy Right ©2004-2016 www.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今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东方今报新媒体部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