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社主办网站首页加入收藏数字报

首页 > 快新闻 > 河南

关虎屯神奇往昔 一个村庄被湮没的历史

2015-11-16 05:33:40 来源: 责任编辑:

     村民范奶奶回忆当年周恩来总理来关虎屯视察的故事

 

    关虎屯村拆迁前旧貌

 

    周恩来总理当年来关虎屯视察的照片

 

 

  ▶郑州城中村改造的开元之年定格在2005年。

    ▶2005年7月2日,郑州市金水区西关虎屯拆迁开始,标志着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工程启动。

    ▶2005年11月16日,作为郑州市首个“城中村”改造示范项目的“郑州国贸中心”举行盛大开工奠基仪式。

    ▶这是郑州市环线以内首个政府意义上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也是郑州市政府圈定的示范、试点工程。

    ▶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就此拉开了大幕,但大幕的背后,是一个村庄被湮没的历史。

    □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李长需/文  记者 邱琦/图

 

    谁还记得关虎的庙

 

    趴在东关虎屯西大门下的围挡前,郭增磊向里望了望,心中一片失落。

    “房子都拆完了,能找到的遗迹,恐怕只剩下这个大门了。”他说。

    郭增磊是河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也是《关虎屯村志》的主编之一。七八年前,他编写《关虎屯村志》时,曾经在这个村庄里工作了两年,熟悉它的每一个角落,更清楚它的每段历史。

    据传,公元前10世纪,周穆王在东圃狩猎时突遇猛虎,禁卫军勇士高奔戎与虎搏斗并生擒之。周穆王下令将此虎暂时关在东圃附近原管辖区的一个村落,关虎的村落因此而得名“关虎屯”。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说法。”郭增磊说,关虎屯这个名字的来源,也可能跟村里建有关虎庙有关。

    关虎庙也叫三官庙,据传建于明代,根据老人们回忆,关虎庙内有大殿三间:中间塑有天官、地官、水官(民间想象为弟兄三人,故又称为老大、老二、老三)的像,其中老三坐在正位,脚踩着老虎。大殿东间塑有天爷像,西间塑有财神爷像。

    关虎庙最奇特的地方就是庙内有虎的塑像,这在全国庙宇中可谓独此一家。庙中的老虎,除了老三踩着的那只,据说在庙门口的柱子上还拴着一只,庙东南角大门楼东的大钟下还扣着一只。

    关于“关虎”的传说,就像飘忽的风一样,不可捉摸。

    如果不是以村志的形式将它记录下来,很可能它像关虎庙以及这个村庄一样,湮没在郑州的雾霾中,再没有人知道。

 

    李家大院里的春秋

 

    在老关虎屯人的记忆里,除了关虎庙之外,最醒目的记忆,还有韩爷庙和李家大院。

    韩爷庙不过是一座祭祀神仙的庙宇,而李家大院,则几乎承载着关虎屯的一段辉煌历史。

    李家大院,原在东关虎屯中街中段路北,是李家祖上的老宅。这个大院,其实是三座并排的三进院落,共有114间,全是瓦房。三座院落有三个大门楼,非常气派。

    相传,在清朝,李家最富时几十口人有百顷地、万亩田,是当时郑州城北之首富。有村里老人讲,民国时期,河南督军冯玉祥曾将郑县城隍庙和一段城墙卖给了李家李启贤等人,以补充军费之不足;李家仅桃、梨、枣、杏等果园就有几百亩,柴火园就有50多亩。

    现在郑州的枣园,原来就是李家种枣的地方;黄家庵,曾是李家佃户居住的地方。

    李家的先祖叫李逢年,是清乾隆二十七年壬午科举人,家境比较殷实,但到了嘉庆年间,李逢年儿子李翔万染上赌博恶习,败光了家产,两个儿子李长文、李长泰只得做小生意维持生计。

    到了道光二十三年,黄河中牟九堡段决口,溃堤达360余丈。李长文、李长泰兄弟俩出售修堤物资高粱秆时和工地“料官”相遇,得其资助,并通过收集、销售高粱秆等发了大财,之后又通过购地租地,富甲一方。

    李家致富后十分重视教育,家中一直办有私塾,家里因此也出了不少人才。如武进士李启元、拔贡李启贤等。不过,在20世纪40年代前后,李家后代又出了几个吸大烟的败家子,祖辈创业留下的万亩良田被卖得只剩下几百亩,后来部分房舍也被卖掉。

    再后来,李家大院被废弃,先后驻扎过国民党军队和日军;新中国成立后,大院归集体所有,村农民协会在这办公,后来又成为关虎屯小学校址。

    1962年,小学规模扩大搬迁,次年大院被拆,砖木用于修建关虎屯大队仓库。

 

    一眼藏在角落里的井

 

    “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大院了。”郭增磊感叹地说。

    郭增磊领着记者,试图找一些关虎屯昔日的影子,但林立的高楼间,一切都荡然无存。

    徘徊间,他突然想起还有一口井,曾经见证关虎屯的另一段历史。而这口井,也是1958年周恩来总理前来视察时正在打着的一口井。

    郭增磊带着我们,来到红专路与花园路交叉口东北角的一处院子里。在一处破旧的楼房前,还有一排小小的院落。

    这个地方,当年正是关虎屯村的麦田,周恩来总理前来视察时,这里正在打一口井。

    郭增磊指着其中的一处院落说,那口井就在这里,当年修村志时,他还来这里拍过照片。

    但是,记者来时的这座院落,大门紧闭,不甘心的郭增磊喊了一阵,院内也没人应答。

    据村里82岁的范奶奶介绍,当初周恩来到这里视察时,曾提议直接到麦田去看看。到了麦田,周恩来总理立刻兴致勃勃地走进麦地,并津津有味地边观看麦子边询问收成。

    离开麦田,周恩来又到社员家里看了看,跟社员们拉了家常才离开。

    临走时,车子刚开了300米,周恩来突然看到麦田里有一个高大的井架子,便让司机停车,快步来到井架下面。

    他一边跟社员打招呼,一边兴致勃勃地看井架、摸设备,还跟打井的社员请教。

    而这口井,就是郭增磊所说的小院落里的那口井。深藏在小院的一隅,它已经见证了关虎屯半个多世纪的变迁。

 

    有感郑州人的乡愁 “得劲哥”创作悲情诗歌

 

    自东方今报“郑州人的乡愁”系列报道刊发以来,许多读者非常关注。

    有人说,读着曾经生活在那个村子的故事,自己的青春记忆不由涌上心头。有人说,这样挖掘郑州历史,让被拆迁城中村另一种意义重生,非常有价值。

    这个系列以及城中村即将在郑州消失的消息,也让河南本土原创音乐人陈红松感慨万千。

    于是,人称“得劲哥”的他,继2015年2月推出风靡黄河南北的单曲《清是可得劲儿》之后,再度出手,写下原创悲情诗歌《再见 我的都市村庄》,并授权东方今报刊发。同名MV不久将推出。

 

    《再见 我的都市村庄》

 

    听着歇斯底里的叫嚷

    那是两元店继续清仓的疯狂

    这是我们常来的地方

    买的时候总是担心质量

    我们居住在 这貌似繁华的都市村庄

    用疲惫证明我们心中还有梦想

    彩票站上演着无奈和感伤

    为什么那个馅饼却一直挂在天上

    那个冬夜离开我的姑娘

    你现在是否如愿以偿

    楼下那对恋人啊

    每天还是那么匆匆忙忙

    我在心里祈祷你们早点买上 属于自己的新房

    米线和麻辣烫的味道还在

    在风中飘荡

    关东煮的老板

    已经生下第三个姑娘

    发廊里那个乡下的兄弟

    昨天的染红的头发 今天怎么突然变黄

    看着熟悉而拥挤的街巷

    醒目的拆字赫然写在墙上

    机器的轰鸣让我心头发慌

    房东假笑着忙着和我算账

    他的孩子却向我投来留恋的目光

    整理简简单单的行囊

    就要离开这 住了好久的都市村庄

    再见 曾经的迷惘彷徨

    再见 曾经的夏热冬凉

    再见 我爱过恨过的地方

    再见 我哭过笑过的地方

    再见 我的都市村庄

    再见 我的都市村庄

    用寂寞去寻找下一个坎坷的方向……

    ——陈红松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

    1、东方今报网是东方今报社唯一官方网站,东方今报的作品均已授权东方今报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单位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东方今报(含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网站合作:18737167215(孟先生)
图片聚焦

精选图文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联系我们

  • 24小时新闻热线
  • 0371-65830000
  • 商务合作
  • 18737167215 孟
  • 版权合作电话
  • 0371-60609112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ICP备05011107号 东方今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92 邮发代号:35-48 微信客服24小时在线:[微信号]jinbaoxiaomei
Copy Right ©2004-2016 www.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今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东方今报新媒体部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