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社主办网站首页加入收藏数字报

首页 > 慢生活 > 健康

不断追求先进技术 是他医疗工作的主旋律

2015-03-30 17:31:17 来源: 责任编辑:

记武警河南总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张旭东

 

  1985年,张旭东走进了大学校园,老山前线凯旋的一位战斗英雄献身国防的精彩报告是他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对英雄的崇拜加上青春的激情,点燃了他的军人梦想。1990年,张旭东大学毕业后走进了绿色军营,也为他开启了一个全新天地,尽情地施展着自己的才华与抱负。

 

  □东方今报记者 邢鹏举/文  吉朋/图

 

  ◎投笔从戎 甘为一兵

  部队是个大熔炉,无论你来自哪里,身份一律平等,刚入伍你就是一个新兵,一切从零开始。

  1990年7月份,带着许多美好愿望的张旭东来到部队,被分配到基层连队锻炼,服役地点为武警周口支队五二农场大队。从大学生到普通一兵,身份转变,生活也随之改变,与大学截然不同的生活让他一开始难以适应。

  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那是被称为天之骄子的一代,待遇优越,生活舒适。而部队虽然整齐划一,生活规律,日子却单调乏味。一边训练执勤,一边为基层官兵看病讲课。艰苦的军旅生活,与当初对部队生活的向往形成了巨大落差。透支的身心,更让他始料未及。这是一段艰难而痛苦的磨砺,但决不当逃兵的信念还是让他咬牙坚持了下来,凭着一腔热血和满怀激情,张旭东以苦为乐,权当用艰苦的生活来磨炼自己。

  是金子总会发光。不久之后,张旭东被调到周口支队卫生队工作。紧接着,他就参加了一次重大抓捕行动,受命担负医疗保障工作,此次行动出动公安、武警近千人,端掉了一个造假窝点,过程惊险、紧张,让张旭东心里好久难以平静,最后他饱含着激情地把该次行动诉诸笔端,以长篇新闻报道的形式发表在《人民武警报》上,引起不小反响。

  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那种能武能文、有思想、有追求的品格在张旭东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令支队首长、官兵及总队宣传部门刮目相看。

  ◎新的平台 崭露头角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武警河南总队医院就不仅肩负着全省武警官兵的医疗保障任务,还面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医疗服务,而作为一家著名的部队医院,良好的高等医学教育背景和过硬的个人综合素质,是其选拔医疗人才的基本条件。优秀的个人条件让张旭东最终被武警河南总队医院选调,成为这家著名部队医院中的一员。更大的医疗专业平台,让他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也为他日后在自己喜爱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领域崭露头角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生时代的张旭东就非常关注医疗科技发展前沿,他对新事物很敏感,上手也快。1990年,科室刚刚引进了河南省第一台鼻内窥镜全套设备。张旭东调入科室后,积极争取参加全国首届培训班,他通过夜以继日的训练,迅速掌握技术后在临床上开展应用,赢得了患者的赞誉及同事的认可。

  2003年,非典肆虐,张旭东被派往焦作进行非典防控工作。非常时期的张旭东和他的同事们,废寝忘食,走遍了所在县的所有乡镇。在此期间,张旭东和他的同事们在完成防非任务的同时,积极向当地医院传授专业技术,为解决当地百姓看病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为医患关系的和谐付出了真情和努力,受到了当地政府的嘉奖。凯旋后,武警总队为其记了个人三等功。

  ◎意气风发 不断创新

  “是一个能干事,并且能干成事的人”,这是当时医院领导及同事对张旭东的评价。2003年底,随着医院领导班子的调整,他也被任命为科室主任,从此,该科发展也进入快车道。

  对先进技术的渴望与追求,是张旭东在自己医疗工作中的主旋律,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一直以来是张旭东的工作核心。鼻内窥镜下微创治疗鼻及鼻窦疾病是他培育的科室医疗特色,积累了数千例手术经验,技术可谓炉火纯青。即便如此,他还要追求更完美,不断探索完善。科室成立的鼾症诊疗中心是省内第一家手术治疗鼾症的中心,中心拥有省内唯一的床垫式成人、儿童睡眠监测设备,他设计的功能性颚咽成型手术方式获得军队医疗成果奖,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舌骨悬吊、Pille植入等手术,多手段、多平面治疗成人鼾症。省内率先引进低温等离子技术治疗儿童鼾症,吸引许多家长慕名而来。

  眩晕疾病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疑难疾病,业内素来有“患者头晕,医生头昏”的说法。许多医生望而却步,患者也不知该如何就诊 。为了解决这一医疗难题,张旭东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在省内引进了唯一的SRM-IV全自动化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及头晕全套诊疗设备,实现了眩晕的定性定位诊断,使我省眩晕疾病治疗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显微镜下激光治疗咽喉声带疾病也是科室的亮点。

  张旭东施行的一系列得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科室发展,奠定了行业地位,走在全省前列。

  ◎科室文化 比学赶帮

  张旭东带团队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从不搞形式主义。科室有着人人讲技术、个个比业务的良好专业发展氛围。主导思想就是人人要有特长;方法就是不断学习总结。关注、掌握自己领域内最先进的知识,每个人都要紧跟行业前沿技术,不掉队。

  为了让科室业务水平与国内先进医院同步发展,张旭东每年都到国内领先的几家医院专科学习新技术、了解新进展,自己带头迅速消化掌握,科室骨干人员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掌握。在一定时间内,张旭东还会要求团队中的每个人列出自己近期学习计划,甚至细致到要求读哪一本书,学哪一项技术。

  严格的管理,不仅让团队人员业务切实受益,更培养了团队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

  这种工作上高标准、严要求,生活上常关心、多帮助的带队风格,营造了科室良好的凝聚力,培养了科室“不畏困难,勇于接受挑战”的性格,造就了科室“业务不断进步,技术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科室每年在各类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多次被武警河南总队及总队医院评为“先进集体”、“文明科室”、“医德医风先进单位”、“为兵服务先进单位”等,在业内树立了良好口碑。

  张旭东深深感谢自己的团队,也为自己的团队而自豪。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密切配合才有了今天的成绩,正因为有了大家的齐心协力才有了科室今天的局面。

  ◎大爱无疆 收获感动

  从事20多年医务工作,张旭东成绩斐然,当然酸甜苦辣也尝遍,其中最多的还是和患者之间的故事时时让他难以忘怀。有些当时感觉很委屈,过后早已释然;有些当时让自己很感动,过后想起心头依旧暖暖的。

  某天夜晚,医院附近发生一起群殴,一名患者伤情危重,送来救治,当时张旭东还在科室加班,患者家属很不礼貌地要求赶快治疗。面对无理的对待,他一时感到愤怒和委屈,但医生救死扶伤的职责提醒他此刻只能选择忍让,惊心动魄的救治在威胁中开始,在凝神静气下完成。面对转危为安的患者,面对疲惫的医生,患者家属先是默默无语,后又向张旭东道歉,希望得到谅解。张旭东心平气和地对他们说:“我理解你们的心情,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但需要良好的医疗氛围,而这种良好氛围的最大受益者是患者,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请你们放心,我们不会把你们的过错记在患者头上,我们会继续全力治疗。”患者家属为自己的无礼落下悔恨的眼泪。

  “我时常为自己选择医生这个行业而欣慰”。是的,日常生活中,张旭东时常感受到被尊敬的惊喜,他说,那是我人生最大的享受。

  一次下班回家,正赶上下雨,人多车少,站在路边打车的张旭东显得有些狼狈。突然,一辆出租车绕过人群直接停在他的面前,司机热情地招呼着他上车,面对大惑不解的人群,司机说:“对不起,我要先拉我的恩人。”原来张旭东给这位出租车司机的家人治过病,一家人都对张旭东的高超技术和优质服务一直念念不忘,他此时用这种特别的方式向张旭东表达了敬意,小小的举动,让张旭东倍感温暖。

  “行医就是在积德,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位患者,不知何时,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张旭东告诉记者,这也在一直鞭策着他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患者。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

    1、东方今报网是东方今报社唯一官方网站,东方今报的作品均已授权东方今报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单位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东方今报(含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网站合作:18737167215(孟先生)
图片聚焦

精选图文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联系我们

  • 24小时新闻热线
  • 0371-65830000
  • 商务合作
  • 18737167215 孟
  • 版权合作电话
  • 0371-60609112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ICP备05011107号 东方今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92 邮发代号:35-48 微信客服24小时在线:[微信号]jinbaoxiaomei
Copy Right ©2004-2016 www.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今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东方今报新媒体部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