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第一现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民生要点

第03版
民生情报站
今报网首页
2021年03月0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拉面哥”走红不改淳朴本色,挣的钱够盖房娶儿媳妇就行
最大愿望是去北京看看天安门

    说起以后的打算,程运付表示还是会好好卖拉面   闪电新闻视频截图

    程运付不懂何谓流量,也不以红人自居,话里话外透着淳朴本色:欢迎来吃面,还是3块一碗;未来不想成为富翁,挣的钱够盖房娶儿媳妇就行。

    对了,他称迄今为止去的最远的城市是“河南开封”,未来想去北京看看天安门。□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 赵丹

    ▶▶认可 面实在、人实在,生意越来越好

    卖了15年拉面,程运付闭着眼都熟悉一碗面出锅的每个流程。这个手艺是亲戚介绍的。那时候他刚结婚,家里条件比较困难,就学习了做拉面,对方管吃管住也不要他学费,这让他感激至今。

    后来,拉面成了他们家除了种地之外的主要经济来源。一开始,生意也不好。“头两年特别难,人家不认可你,人家不知道你人怎么样,面怎么样,一天下来才能卖十块二十块。”

    后来,程运付的生意逐渐好了,他自己分析是面实在、人实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打小过过苦日子的他,把价格定得很低,“面给得多,3块钱能吃饱、吃暖,所以大家就认可了。后来靠口碑,越来越多的人过来吃面。”

    现在的程运付总是在当地村庄赶集出摊,并非天天都去,每逢刮风下雨天就在家歇息。集市上卖羊肉汤等小吃云集,但是他的拉面摊生意一直不错。而今年意外走红以后,生意更好了。

    ▶▶愿望 做拉面、盖房子、去北京

    以后会涨价吗?

    “只要物价不暴涨,一直卖3块钱!”程运付笑道,曾经有食客提出来可以涨价,多给点面就成,他想了想没涨价。“一些赶集卖菜的老人,一天下来卖个一二十块,3块钱一碗的拉面都不舍得吃,我不忍心(涨价)。”

    对于以后的打算,程运付表示还是会好好卖拉面。他的想法很朴实,“钱不用挣太多,够日常开销就行”。

    走红以后,有人说他要发大财了,他摆摆手,“一年挣上几十万上百万不追求”。

    如果说有什么物质上的愿望,就是盖房子。程运付一家几口目前住的是老房子,他计划以后翻新下家里的房子,“盖个小楼”,为娶儿媳妇做准备。

    关于自己的梦想,他一是平时想把自己的生活记录下来,老了翻翻看看;二来有机会的话他想去趟北京,看看天安门,因为他迄今为止去的最远的城市是“河南开封”。

    程运付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孩子能有出息。“先让孩子好好学习,他说想当兵,我支持他以后当兵。”

    ■记者手记

    不做昙花一现的网红

    这是一个无限可能的时代,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各种网络平台的涌现,给了普通人成为焦点的机会。因为一句话、一个视频,一夜之间爆红的“流量”比比皆是。

    但是,有人如昙花一现,有人生逢其时,抓住机遇不断淬炼,关键看是否拥有持久红下去的实力。比如李子柒,不停推陈出新,在做美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阔,凭借实力持续爆红。

    对于当事人来说,走红之后面临的幸运与烦恼并存,一举一动都会被无限放大,会被评头论足,被追得透不过气,自由空间会被无限压缩。这样的滋味想想就令常人胆怯,但却是每个成名之人必经之路。

    假如说过去的明星如高高在上的星星,那么出身草根的红人则一直接地气,当然现在的明星也改变了既定形象,通过真人秀、社交平台努力营造接地气的人设。

    但是红人不同于明星,大多数明星会由团队“保护”,而大多数红人要一直靠自己的运气、实力、眼界,遇到挑战见招拆招。

    所以,程运付现在的烦恼就是如此。他出身草根,靠淳朴出圈,心态还没有完全适应走红后随之而来的变化,也没有四两拨千斤的方法。

    采访时,我很欣赏他的清醒自知,虽然现在爆红如明星,他给自己的定位依然是“就是一卖拉面的普通人”,讲的也是家长里短,不改本色。

    对于已经被时代被舆论推到前台的程运付,如何抓住这次人生际遇,把擅长的事做到极致,做成一件了不起的事,持久地红下去,也许是下一步该考虑的事。

    ■评论

    “拉面哥”爆火背后是乡土中国质朴情感的回归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评论员 陈思

    3元拉面15年不涨价,临沂费县的“拉面哥”火了,据说最近家里被堵得水泄不通,心中郁闷数日。就连出摊,都需要村干部护航,来应对蹭流量分子的偷拍视频。

    通过一个小小的手机摄像头放大而来的世界,超过了“拉面哥”的认知,却是互联网世界包罗万象的真实。想来此时端坐家中的芙蓉姐姐、凤姐姐们应该也要愤恨不平:老娘当年搔首弄姿、大放厥词多日,才换来一身骂名,你这厮黢黑脸大黄牙,怎的便有恁多人关注?

    这是互联网时代大众审美发展的特性,在互联网分割传统媒体话语权的当年,人们对影视剧里高大伟岸的英雄形象审美疲劳,所以任何跳进视线、逼近底线的行为,都能激起社会巨大的讨论热情。网友们通过俯视视角的“审丑”,可以收获优越感、缓解焦虑感。但是现在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与短视频的兴起,从装疯卖傻的××哥,到邋里邋遢的×老师,再到吃到住院的“×大胃王”,互联网世界已经不缺“审丑”对象。

    但“审丑”的狂欢必然是一时的泡沫,如“流浪大师”沈巍所言:“原本身体在流浪,心是自由的;如今肉体不流浪了,心却被箍住了。”对贫苦者的同情、对多劳多得的信仰、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珍视,这本就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乡土中国孕育而出的质朴情感。所以“拉面哥”的走红,甚至于李子柒的走红、56岁自驾阿姨的走红、“周饼伦”的走红……都可以说是“审丑”狂欢后时代带来的大众审美的回归。“审美”必然还是要待在美的范畴里。

    但是现在泛娱乐化的“审美”又是被资本把持的。观众喜欢自律人设,明星们就各种健身秀马甲线。观众喜欢贱萌人设,综艺节目中就各种土味情话。观众喜欢瘦美人,大街上就各种瓜子脸双眼皮……从吃货人设、宠妻人设,到女汉子人设、小奶狗人设……可复制的人设运营模式,导致审美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所以“甜野男孩”这种符合个性审美的形象或又迎来了新时代。

    有人说,我们炫耀的往往都是我们缺少的,那么我们追忆的,又何尝不是我们遗失的。外在的吸引力,源自内在的生命力。比如“拉面哥”身后乡土中国的质朴情感,比如丁真背后圣山脚下的理塘,比如李子柒手中绽放色彩的传统文化,比如《唐宫夜宴》中蕴含的盛唐风韵……

    流量是汹涌的,也是短暂的。一周或一月一年,曾经“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尚知道不断学习保持热度,家中刷手机的我们,又如何可以看不到个中真相。我们如果不能制造流量,那就不要被流量裹挟。与其望着手机中的美女垂涎三尺,不如积极晨跑挥汗如雨,否则,等我们腰肌劳损了,可别对着滤镜中桃花依然的美妇张牙舞爪:把我的青春还回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 东方今报版权所有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封面
   第02版:民生要点
   第03版:民生情报站
   第04版:看视频
   第05版:第一现场
   第06版:第一现场
   第07版:发现正能量
   第08版:天天315
最大愿望是去北京看看天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