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2021河南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民生要点

第03版
2021河南两会特别报道
今报网首页
2021年01月1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南话妙趣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刷屏
学者:河南话并不土 其实很古雅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米方杰

    1月18日,东方今报·猛犸新闻策划推出的H5产品《听读河南话 秒懂政府工作报告》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了。该H5产品也受到了河南青年学者、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副教授杨志敏的点赞,杨志敏表示,这一新颖形式让“高大上”的政府工作报告瞬间“走基层”“接地气”,这其中河南方言的魅力功不可没。同时,杨志敏表示,一直以来很多人觉得河南话有点土,其实是误解,是并不了解其内涵,“河南话不仅不土,反而很有文化底蕴。”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推出的这个H5,通过方言的形式趣解政府工作报告,令人眼前一亮。”杨志敏表示,在一问一答间不仅彰显河南话的风趣幽默,更以新颖的形式、独特的视角呈现河南“十三五”期间各项发展成就。

    在其看来,通过这样的创新报道,让“高大上”的政府工作报告瞬间“走基层”“接地气”,洋溢着浓浓的胡辣汤味儿,一时间圈粉无数。而这其中河南方言的魅力功不可没。“一直以来很多人觉得河南话有点土,其实是误解,是并不了解其内涵,河南话不仅不土,反而很有文化底蕴。”

    针对一直以来不少人对河南话存在的诸多误解,青年学者杨志敏也专门撰文《河南话,美嘞很!》,对河南方言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渊源等进行了挖掘分析,并提出对于河南方言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更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链接

    河南话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密码

    河南话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密码。河南方言中保留有大量古语词,例如在郑汴等地表示“丢弃”意均读作“拌”,“这东西不好,拌喽吧!”“这都冇用啦,拌喽吧!”“拌”的“丢弃”之意,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扬雄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中:“拌,弃也。楚凡挥弃物谓之拌。”至今,“拌”的本义依然在河南方言中完好保存下来并被广泛使用。 又如河南人管抱孩子说成“bu孩子”,“bu”不是对应什么新字,而是“抱”的上古读音就是“bu”。又如河南方言中的“搉”(quo)字,“用蒜臼搉蒜”,“搉你一拳”,“搉”几乎替代普通话中“敲、捣”等词的功能,而据《广雅疏证》考据,“搉”早在汉初已被广泛用于口头并见于书面。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方言地名,细究起来也是一窥中原文化的活化石。如郑州东区的祭城源于商代的祭国,多次出现于商代甲骨文中,是西周祭伯、春秋祭仲的封地,其中“祭”音同“炸”,这种读音延续至今。而古都开封的名称则为了避讳景帝刘启,从原来的“启封”变成了“开封”。更不消说河南蔚为大观的戏曲、曲艺等民间艺术,更是建立在方言基础上的活态文化显现,传递着河南人的文化传统、风土习俗乃至思想情感。

    (节选自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河南大学博士后杨志敏文章《河南话,美嘞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东方今报版权所有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封面
   第02版:民生要点
   第03版:2021河南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2021河南两会特别报道
   第05版:2021河南两会特别报道
   第06版:2021河南两会特别报道
   第07版:2021河南两会特别报道
   第08版:2021河南两会特别报道
听读河南话 秒懂《政府工作报告》 范军喊你来答题,发现新河南
学者:河南话并不土 其实很古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