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特别策划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民生要点

第03版
特别策划
今报网首页
2020年09月1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仁杰:因水兴农、因水兴城 这是河南人的务实开拓

    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肖萌/文 沈翔/图

    70年来,黄河流域及下游引黄灌溉面积已达到1.26亿亩,约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0倍。黄河水资源是“中国粮仓”丰实的重要保障。河南,也因黄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粮食丰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开封正积极推进黄河生态廊道示范带建设、黄河“清四乱”、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和沿黄大道开封段,将打造“水为带、文为珠、业为基、人为本”的新时代宋韵古城。与水结缘43年的马仁杰从一个小县城开始,参与、见证着因水兴农、因水兴城的变迁过程。

    荣损皆因黄河水

    他43年前走出校园

    参与兴城之变

    开封城东,城墙外,随着绿色围挡的卸下,久违的护城河露出面容。对于所有开封人而言,这个护城河的新模样有些陌生,有些欣喜,记忆中那条“臭河沟”再也不见。

    在河畔,马仁杰走走停停,不时拿起图纸写写画画。“一渠六河就快全通了。”这个在水利系统工作了43年的开封人,掩不住小兴奋。

    “城区一渠六河的水源自开封西湖,而西湖水源自黑岗口调蓄水库,至于黑岗口,那水来自黄河。历史上黄河水曾以灾难方式倒灌开封城,而今黄河水以这样的方式造福开封市。”开封市水利局原副局长、一渠六河项目总工程师马仁杰说。

    谈起开封与水的话题,绕不开的总是黄河,这是一条在历史上让开封兴、衰、荣、损的大河,在新时代给古城带来无限活力的大河。一汪黄河水,曾助推这里成为历史上的繁华大都市,滚滚黄河水,也让这里数次毁城重建。而“北方水城”这个古时称号,也一度被人们遗忘。如今,黄河安澜,物阜民安,开封,或将再拾起“北方水城”的名号。这几十年的过程,马仁杰见证、参与。

    1977年他走出校门,回到家乡开封市通许县水利局工作。不久后,他便开始了与黄河的情缘……

    从“极少”到90%,举全县之力让耕地用上黄河水

    “以前水灾是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到了20世纪70年代,旱灾成了主要矛盾。”马仁杰回忆,对于农业县通许而言,要想保障农业兴,水利必须先行、先兴。尽管通许县距离黄河不算太远,可要引黄灌溉,世代浇地的农民们想都没想过。

    1970年,赵口引黄灌区工程开始启动,作为当时水电部批准的大型放淤试点工程,其初衷就是探索黄河泥沙合理处理、利用肥水灌田,改变农业低产落后的状态。

    “按照自流灌溉来补充通许县灌溉,有难度。因为引水曲线长,无法自流,如果修渠,要很长很长,到达田间的保证率低。”1984年,马仁杰出任通许县水利局局长,在他看来,费人费物走这条路,很难。并且修渠引水,近乎要占用县里5%的土地,几万亩之多。

    赵口引黄灌区工程论证会上,马仁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能不能把自流灌溉改变?把现有排水系统用来灌溉,也就是灌排结合。

    “当时水利厅领导提出可行性较低,但我据理力争。最后大家决定把通许县作为一个试点来试试。”马仁杰说。这项创新工程的背后,是全县之力的付出。“当时能争取几十万元都很难,用黄河水还需给相关部门水费。我们全县农户都出钱,一亩每年几块钱,全县能有100多万元了。”

    此外,黄河清淤是个大难题。马仁杰提议改人工挖掘变机械挖掘。“之前每年各家都出劳动力干这活儿,后来我提议,全县每家每亩地出3块钱,水利局来组织工程队用机械开挖。那些年我们一年挖一段,一直挖到黄河边。可以说是全县所有人一起为引黄灌溉做出了贡献。”马仁杰说。

    当年赵口引黄灌区工程范围的几个县里,数通许县干得最早,成本最低,效率更高,质量更好。

    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通许县的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度提升。1997年马仁杰离开通许县时,全县90%的耕地都能用上黄河水灌溉了,而之前黄河水灌溉极少。

    源自黄河,古都开源节流城水共生

    开封地处黄河“豆腐腰”最脆弱位置,这座古城的发展早已与黄河融为一体。在大河安澜静好中,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发扬传承都至关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保证百姓的粮食供给与粮食安全。

    开封的引黄灌区有4个,其中赵口引黄灌区覆盖了11个县市区。更好地发挥黄河灌溉作用,必须做的就是开源、节流。

    马仁杰介绍,开源,就是扩大引黄水的力度;节流,是将曾经的大水漫灌,变为地埋管道等方式,用水量少,灌溉更大面积。

    如此大前提下,开封开始着手一项颠覆往来、造福后来的工程——“十湖连通”宋都水系,终要完成“城水共生、水文交融、四水同治”的愿景。

    汴西湖(开封西湖)是工程的重要部分。“目前开封西湖能灌溉20多万亩田地,从这里引水到惠济河,最后能到达杞县。”马仁杰说。

    2009年10月,开封西湖开工,如今这个水域面积约6000亩、库容量1000万立方米的小I型水库,具有防洪、除涝、灌溉、城市生态用水的功能,也大幅改善了古城的生态环境。

    2011年,马仁杰再参与《开封市水系总体规划》,这项规划的出炉,奠定了开封市将打造“十河十湖十湿地”的布局,而抱着实现新老城区水系贯通、水活流清的目标,“一渠六河”项目又“应运而生”。

    “这是开封市水系总体规划和‘十湖连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黑臭水体治理’和‘四水同治’的重点工程。而这一切的水,都源自黄河。”马仁杰与水结缘40多年,见证了因水兴农、因水兴城的过程,也经历了荒地变良田的变迁。

    在马仁杰看来,无论如何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节水灌溉高、新技术的前提,都是必须保持着务实、开拓的精神。“这,就是黄河精神。”

放大 缩小 默认
  © 东方今报版权所有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封面
   第02版:民生要点
   第03版:特别策划
   第04版:特别策划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特别策划
   第07版:特别策划
   第08版:特别策划
   第09版:特别策划
   第10版:特别策划
   第11版:特别策划
   第12版:特别策划
   第13版:广电独家
   第14版:专版
   第15版:专版
   第16版:专版
马仁杰:因水兴农、因水兴城 这是河南人的务实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