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版:河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政经观察
今报网首页
2019年09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璀璨灯火亮申城

1949-2019,时光已过70年。70年前,人民解放军当时从信阳北城门举行入城式,沿大同路入城,信阳人民头上的天,亮了。

    亮了的不仅是人民头上的天,还有信阳的夜。建国初期的申城,夜晚,仅有火车站等寥寥几处有零星灯光,信阳电力发展处于一穷二白的阶段,百废待兴。70年后的信阳,从明港机场起降的夜班航班上向下望,一片璀璨灯光,真是越夜越美丽。□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张亮 通讯员 杨帆/文图

    “我为百姓守护电网”

    涂文学,220千伏潢川变电站站长。1977年,19岁的他加入潢川县110千伏罗潢输变电建设工程指挥部。 “那时我的工作就是给110千伏罗潢线路工程砍地桩、编写地桩编号,在几个老工程师的带领下做供电线路测量测绘的辅助工作。”涂文学说:“我的师傅告诉我,信阳市民有电用是从1950年信阳南关电厂第一台75千瓦发电机开始的,到1959年信阳才实现县县通电,当时我们做的是信阳电网第一条110千伏线路,这在70年代相当了不起!”

    110千伏罗潢线测绘直线距离一百多里路,白天风吹日晒,夜晚还要在借住的老乡家中整理数据。“那时沿途的老百姓听说是架电线的,都格外热情,家里什么好拿什么给我们,箪食壶浆也不过如此。” 涂文学说:“记得有一次,我背着测绘仪和师傅沿着山路测绘,一对七八岁的姐弟俩一直跟着我们,帮我们拎设备、传递信息,问他俩需要什么,他们也不说。到晚上分别时,弟弟才小声的问我们;‘叔叔,什么时候能通上电啊,我听爸爸说,电灯可以让夜晚和白天一样明亮。’听着小孩子局促的语言,看着他们期盼的目光,我觉得我这一生一定要为信阳老百姓做点什么。”

    此后的四十多年,涂文学从潢川变电站普通值班员到值班长,直至变电站站长。他把变电站当成了自己的另一个家,站里的每一个设备都是他的“家具”, 不论刮风下雨,每次站内设备巡视,他都抢着去;站内的大型倒闸操作,他都主动请缨;站里发给他的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典型倒闸操作票上被他写满注释……他矢志不渝地践行自己的诺言,在一所变电站整整工作了41年。

    “像涂文学一样,一辈子在电网只做一件事儿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守护了信阳大地的光明。”接任的潢川站站长臧威说。

    如今的信阳电网,已发展成以华豫电厂2台30万机组及2座500千伏变电站为电源支撑点,组成两个供电大区及东、中、西部三个220千伏环网,拥有17座220千伏变电站,46条220千伏线路,最大供电能力315万千瓦。光明,照亮了全市八县两区1.8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我点亮信阳夜晚的灯光”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信阳中心城区,霓虹闪烁,美轮美奂。如同武汉的户部巷、上海的城隍庙一样,小南门小吃街也是信阳人心中的网红。夏日里,三五好友,几瓶啤酒,在霓虹灯下谈天说地,人生何其快哉。

    魏继承2012年参加工作就到了信阳供电公司配电运检部门。“那时候的信阳中心城区可没有这么亮堂。”魏继承说,“信阳中心城区供电并不充足,中心城区仅有112条10千伏线路,1800台公变,总容量85万千仅安。局部电网缺电、电网设备落地难、树障……每年电网度夏的时候真是不堪回首。”

    他仍记得自己参加工作的第一次现场抢修,那是在小南门区域119号公变。原来的119号公变处于供电线路10千伏宝10线的末端。因为小南门 区域生意火爆,用电量大,基本上每个周末119号公变都要因为过负荷停一次电,商户们苦不堪言,食客们也不能尽兴。“城区供电能力不足是原因,因为“邻避效应”新的变压器受阻无法在小南门区域落地建设也是重要因素。”魏继承说:“经常是我们抢修人员刚到现场就受到商户的围堵、埋怨,而后线路复电,商户们又主动送来西瓜、矿泉水表示感谢,这样的情况我经历了数次。电网度夏时抢修工作干到凌晨2点以后更是常事,真是人累、设备也累。”

    人民有需求,供电能力就要提升。信阳供电公司持续不断的加大对电网的资金投入,仅十三五期间,信阳电网投资就达到了86亿元。2018年4月,信阳市副市长李正军主持召开电网迎峰度夏工作协调会议,以政府为主导,协调攻关电网工程落地难问题。当年6月28日,等待七年的110千伏人民输变电工程带负荷投入运行,为市区工程“外部依靠市政府督察督办,内部深挖潜力主动作为,强力破解工程受阻难题”提供了生动的范例。此变电站配出15回10千伏线路,高峰时接带3.7万千瓦的负荷,可以实现与110千伏宝石桥变、曾家园变、羊山变、五里墩变及茶都变电站联络,解决多年来中心城区线路过载,用电受限,供电可靠性差的局面,显著提升中心城区供电能力。

    到2019年7月份,信阳中心城区已有154条10千伏线路为其供电,公变数量2225台, 总容量106万千伏安,供电能力6年增加了四分之一。

    灯火不熄,对信阳人而言,夜色是开启另一种精彩生活的序幕,在申城彻夜璀璨的灯光中酝酿着一种人文生态。是电,让这座夜幕下的山水城市宛若仙境。

    “充足的电力供应

    让我的生活越来越好”

    李为平是土生土长的淮滨县赵集镇人,2005年李为平关掉家里的榨油作坊,在赵集供电所旁开了农家乐,日子越过越红火。每每有人到饭店吃饭,李为平总喜欢与食客唠嗑,向大家讲讲家门口供电所的老历史。

    当年的赵集供电所只管辖一条10千伏赵集线路,长35.5千米,且为35平方的裸铝线,所带的负荷仅为医院、镇政府、派出所、学校及街道一些用户。80年代,农村的变压器也少得可怜,因为多为照明用电,30千伏安、50千伏安就能完全满足全乡的负荷需求。赵集镇街道上仅有两台变压器,低压线路杆更是显得奇葩,有圆杆、方杆、木杆、水泥杆加木杆……

    就在那个年代,李为平家里在镇上第一批装上了照明电。只是一到夜晚,电灯像人眨眼睛,忽明忽暗,电压根本不够用。李为平说:“随着电网的改革,变压器增容了,1991年,门口的两线改四线了,我家安上了加工电,压面条、榨油。”但由于当时闹“电荒”经常停电,让李为平苦不堪言,压面条还好,可以用手搅动摇把,汗流浃背的完成面条加工。但榨油就不同了,加工中间一旦停电,就要把榨油机料斗里的料全部清理干净,然后用两个很有力气的人,反向的人工拉动电动机皮带,皮带拉不动,证明机子噎住了,就要把整个榨油机全部拆开来,艰难的清理掉轴排上碾压的饼块,清理饼块可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从拆机到装机最低需要三个多小时。

    随着新一轮农网改造的实施,李为平家门口已架设了两台并列运行的400千伏安的变压器,李为平抓住“再也不怕电不够用了”这一特点,迅速将加工业转型为饮食业,开了家大型的农家乐,生意火爆。现在,赵集东西南北街道和开发区都有变压器,低压线已经全绝缘化了,大一点的单位和厂都也有了专变,用电设备添再多电也够用了。

    “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现代化的电气设备已走进平常百姓家,可谓是电力给我们提供了条件,我真的感谢电力人、电网给我们家带来巨大的变化!”李为平激动地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 东方今报版权所有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封面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政经观察
   第04版:壮丽70年
   第05版:壮丽70年
   第06版:特别策划
   第07版:大城无小事
   第08版:专版
   第09版:专版
   第10版:速览
   第11版:专版
   第12版:专版
   第13版:专版
   第14版:今牌金融
   第15版:专版
   第16版:专版
   第17版:河南新闻
   第18版:河南新闻
   第19版:河南新闻
   第20版:河南新闻
   第21版:河南新闻
   第22版:广告
   第23版:河南新闻
   第24版:广告
   第25版:河南新闻
   第26版:河南新闻
   第27版:河南新闻
   第28版:河南新闻
   第30版:广告
   第31版:河南新闻
   第32版:广告
   第33版:河南新闻
   第34版:河南新闻
   第35版:河南新闻
   第36版:河南新闻
   第37版:广告
   第38版:河南新闻
   第39版:河南新闻
   第41版:河南新闻
   第42版:河南新闻
   第43版:河南新闻
   第44版:河南新闻
   第45版:河南新闻
   第46版:河南新闻
   第47版:河南新闻
   第48版:广告
   第49版:广告
   第50版:河南新闻
   第51版:河南新闻
   第52版:河南新闻
   第53版:广告
   第54版:河南新闻
   第55版:河南新闻
   第56版:广告
璀璨灯火亮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