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家国七十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象声

第03版
要闻
今报网首页
2019年08月0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13岁的他继承父亲遗志奔赴工地

    【编者按】

    2019年,将迎来新中国70岁生日。“家国七十年”其实就是每一个平凡人的七十年,在新时代里,每一个平凡人都值得讴歌。4月10日起,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陆续推出大型重磅策划《家国七十年·我的故事》三部曲,从“我”的故事说起,用“小故事”展现“大时代”,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用“小人物”展现“大情怀”,用“我”的故事串起出彩河南的精彩篇章。

    今天,《家国七十年·我的故事》三部曲之第二部《见证》系列推出第3篇《红旗渠最年轻的建设者》,我们把镜头对准年仅13岁继承父亲遗志奔赴红旗渠工地,三代人守护信仰的红旗渠建设特等模范——张买江。

    红旗渠上“父子兵”张买江

    ▶上世纪60年代,为结束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林县(现林州市)人民以“重新安排河山”的英雄气概,在上无寸物可攀、下无立足之地的半山绝壁上,腰系绳索,抡锤打钎,奋战10年凿出红旗渠,实现“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的夙愿,张买江就是其中的劳动模范。

    ▶父亲张运仁修渠牺牲后,年仅13岁的张买江继承父亲遗志,奔赴红旗渠工地,人小志坚,踏实肯干,不怕苦,不怕累,背钎捻钻,奔波于各工地之间,他娘做的新鞋,一个月磨破三四双,脚底板上磨出血泡,仍坚持奔波苦干……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于艳彬/文  见习记者 于彦鹏/图

    继承父亲遗志  年仅13岁的他奔赴红旗渠工地

    7月18日上午,天气燥热,红旗渠干部学院内,一位老人端坐在院内的亭子下,注视着远处“红旗渠干部学院”七个大字,向记者娓娓道来那段艰苦的岁月。

    张买江,这个看上去还挺精神的老人,是当年最年轻的红旗渠劳模,他走向工地时只有13岁,是修建红旗渠时工地上最小的建设者。2014年春天,红旗渠纪念馆建成对外开放,66岁的他和第一批参观者一起走进了红旗渠纪念馆。他径直走到太行丰碑前,长久地驻足凝视,这上面镌刻着在红旗渠建设过程中牺牲的81位烈士的姓名,其中也包括张买江的父亲张运仁。

    1960年,县委书记杨贵代表林县县委向全县人民发出 “引漳(河)入林(县)”的号召,抓住了林县社会主义山区建设的牛鼻子,喊出了60万林县人民的心声。千千万万当代愚公上阵,要向穷山恶水开战!

    谈起父亲牺牲时的情形,张买江有点哽咽:“红旗渠工程正式动工建设时,我父亲张运仁积极报名参加修渠。当时他是技术员,还是施工排长。那天收工放炮,有一炮迟迟未响,他光顾着招呼让大家躲炮,没想到炮就响了,一块飞石击中了他,不幸当场牺牲!”

    张买江所居住的村庄——林州市桂林镇南山村,是一个典型缺水的村子。全村群众赖以生存的水源有两个地方:向北方向——离村五华里的康街村有一眼水井,去那里挑一担水来回要走10华里;向东方向——有个叫万泉湖的地方,如去那里取水来回有近40华里的路程。到旱年,北边水源枯竭,只得向东到万泉湖取水。

    张买江回忆说,用牲口驮着两个大木桶,早晨天不亮就出发,回到家里已是吃午饭的时候了;若遇到天阴下雨,甚至要耽误一整天的工夫。

    父亲牺牲后,家里只剩下孤儿寡母。 张买江弟妹多,排行老大,十一二岁就要往家里挑水,使用的是两只木桶,半担水也有几十斤重。肩膀压肿了,半路上歇几次,咬着牙也要把水挑回来。常年不洗脸,涮锅水舍不得倒掉存起来洗手。缺水的苦难,深深地刻印在他幼小的心灵里。

    在他的记忆里,村里的姑娘嫁人,选择的都是取水近的村庄,为的是用水方便。有好几家姑娘出嫁到万泉湖附近的村庄,一是可以摆脱用水难,二是旱年逃水荒,娘家人可来自己家里住一段时间。

    1960年10月份的一天,张买江的母亲赵翠英赶着毛驴到万泉湖驮水,由于湖岸湿滑立脚不稳跌入湖水中,要不是抢救及时就淹死在湖里了。

    张买江说,那个时期,干旱缺水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与其在家没水吃渴死,不如上山去修渠。”母亲赵翠英的话深深地印在张买江的心中。张买江回忆说,他母亲多次向村干部争取,但被拒绝了。原因是,他年龄小,父亲牺牲在渠上,不能再让其儿子有什么闪失。

    “我们母子俩抱头哭了很久,母亲决定亲自送我去渠上。”张买江说,1961年正月初五一大早,母子俩经过一百多华里的奔波,终于来到了渠上。“虽然干部不愿意收留我,但拗不过我母亲,最终还是答应我留下来”。

    “娃呀,你爹修渠没有修到底,你要不把水带回去,就不要回家见我这个娘。”临走时,母亲的话犹如一把锥子,深深刺痛张买江年幼的心。

    刻苦钻研又任劳任怨

    从被人看不起成长为优秀炮手

    从此,张买江成了红旗渠工地年龄最小的建设者。他人小志气大,听娘的话,决心实现父亲的遗志。

    尽管条件艰苦,张买江总是辛勤付出、任劳任怨。张买江回忆说,在工地,别人看他还是个孩子,照顾他做些轻活,但他偏要捡重活儿干,干起活来像个小老虎。

    张买江回忆说,他开始时帮大人背钢钎,把用秃的铁钻收集起来到铁匠炉上磨尖钻头,再背到工地让大家使用。每天要走七八十华里,在各工地之间穿梭奔波。母亲给他做的布鞋,他曾一月穿破三四双,脚底磨出了血泡。没有鞋就把废旧的汽车轮胎制成鞋穿在脚上,时间长了脚板磨出了又厚又硬的茧子。直到现在脚板上的老茧每隔几天要用剪刀或刮须刀割一次,不然就疼得走不成路。后来他在工地看护炸药,还管开山爆破。他学会了石匠、铁匠、木匠技术,成了民工中的技术骨干。

    张买江说,当时他觉得放炮更有意思,就想去当炮手。

    说起成长为炮手的经历,张买江老人记忆犹新。当时他对点炮很好奇,工地上有一个本家叔叔是点炮手,他前去央求做点炮手,结果被拒绝了。因为点炮手很危险,尤其是点回头炮,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为了取得叔叔的好感,他每天都把自己的饭分给叔叔一些,自己宁愿饿着肚子。

    “因为奶奶曾跟我说过,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他吃我的,不教我技术,我就和他杠上。”张买江笑着回忆说,当时年龄小,就苦苦纠缠这位本家叔叔,这样一来二回,顶不住他的死缠硬磨,这位本家叔叔终于答应张买江去做点炮手。

    炮手需要胆大心细,时刻不能马虎。由于张买江认真负责,腿勤跑得快,在当炮手期间,从来没有出过事。另外,还学会了节约炸药,用牛粪、人粪、煤、盐代替炸药的方法;学会了放炮的各种记号标记;学会了做炮捻、控制放炮速度的方法;学会了响炮时数炮、防哑炮的方法;学会了排除哑炮的方法……

    由于善于钻研,张买江很快成为一名优秀的点炮手,经过他的不断摸索,成功改进了点炮工具和技巧,最多的一次,一口气点了72个炮,渠上很多经验丰富的老炮手都向其竖起大拇指。

    张买江告诉记者,他最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是在躲避一次爆破时,他的右脚被荆棘刺穿脚心,当时无法及时跑开。取舍之间,他忍着剧痛,用力将荆棘刺折断,迅速跑到一处沟坡处,用力掀起一块石头挡住身体,才侥幸躲过一劫。事后,他发现双手被荆棘刺得鲜血直流,被折断的荆棘刺也留在了脚肉里,一时无法取出。直到五年后,他才有机会动手术将荆棘刺取出。

    老人讲述当时修渠的事迹

放大 缩小 默认
  © 东方今报版权所有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封面
   第02版:象声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政经观察
   第05版:强军精武河南兵
   第06版:家国七十年
   第07版:家国七十年
   第08版:投洽会
   第09版:投洽会
   第10版:速览
   第11版:医界观察
   第12版:深悦读
   第13版:深悦读
   第14版:出彩河南人
   第15版: 是真的吗
   第16版:专版
13岁的他继承父亲遗志奔赴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