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象声

第03版
要闻
今报网首页
2019年05月1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大别山区乡村振兴 河南广电全媒体赴信阳采访

    走访罗山何家冲红色遗迹

    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5月12日,河南广电“乡村振兴基层行——河南广电全媒体信阳蹲点”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王仁海带队的采访团首站来到大别山信阳,聚焦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五天时间,访民居、问民俗,向基层干群了解乡村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新进展。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王姝/文 章继军/图

   一问产业振兴: 茶油产业如何拓展产业链?

    新县以东驱车21公里,进入大山深处的西河村。村民张思恩迎面走来,晒得黑亮的脸露出灿烂笑容。六年前,张思恩停下了在北京的事业,回到家乡西河创业,成为西河农耕园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带动村民探索旅游+模式。如今的西河,平时游客也络绎不绝,成为真正的“明星村”。

    在西河粮油博物馆,三百年的古法榨油机器、一百年的木制缝纫机等老物件引起采访团关注。张思恩说新县古法榨油历史悠久,而现代榨油将茶油产品推入品牌化进程。

    作为河南省油茶主要产区,如何利用资源优势拓展产业链、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在油茶种植基地,采访团找到了答案。带团采访的熊国勇是本地现代化油茶企业的负责人。据他介绍,西河传统自种自榨、作坊式加工效率低,名气不大。现在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集中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市场营销延长产业链,调动村民种植积极性,让他们切实受益。

    二问返乡创业:

    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古树、竹林、河流、民居、祠堂、神庙……在西河,自然风景与时代建筑奇妙对话。

    听说西河第一家农家乐是返乡创业青年开的,记者们要求去家里看看。坐在整洁宽敞的院子里,张洋兴奋地说起“西河农家”的发展史。2013年,80后张洋挥别父母妻子远赴韩国,为刚出生的孩子赚“奶粉钱”,通过辛勤劳动,每年有了十几万的收入。2015年,西河人居环境整治效果初显,游客驱车前来,玩得尽兴,却苦于没有地方吃饭,在村干部和创业带头人的帮助下,他回到家乡,开起了农家乐。让张洋没想到的是,开业第一年就赚了10万。“游客特别喜欢我们当地的菜,说是有‘妈妈的味道’,今年五一,我们一天最多接待了三十多桌。”张洋感慨地说,是西河的“绿水青山”让他们拥有了“金山银山”。

    三问百姓创收:

    普通百姓能否借上发展旅游的“东风”?

    在西河,更多村民无法像张思恩或张洋那样创业,他们能否借上西河发展旅游的“东风”?

    青石板街道旁,枫杨树下,村民王家梅摆放的商品吸引了采访团注意:墨绿色的透明方块,像是染色的凉粉。“这是观音豆腐,我们的‘非遗’!”在老人热情邀请下,采访团参观体验了观音豆腐的制作过程:将叫“观音叶”的树叶洗净、揉搓成糊,倒入草木灰调和的灰水,搅动至凝固……

    细腻爽滑的观音豆腐,为夏日带来凉爽,比观音豆腐成本更低的,是山中随处可见的青笋、野菜、野果。

    朴实的村民向采访团让座,为了消除他们的拘束感,王仁海和他们一起拨笋,关切地问笋子售卖情况、保存方法。“现在卖笋子,笋子没了怎么办?”他问。

    “笋子没了,马上就有野菜,到了秋天,山上还有‘八月炸’(一种野果)、猕猴桃……到处都是宝啊!”村民说。

    四问茶旅融合:

    从茶山到茶杯 守着信阳毛尖茶农如何得实惠?

    “茶旅融合”,是信阳近年来的高频词。借助全民旅游的东风,传统茶城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城市发展?带着这个问题,采访团深入信阳毛尖核心产区。

    浉河区马家畈村的茶园,春茶已采摘完毕,茶山进入修剪、修复期。采访团观察茶山长势后,来到山脚下的德茗茶庄。随着炒制茶叶“沙沙”声入耳,茶沫纷飞,茶香扑鼻。采摘、晾青、优选、生锅、熟锅、理条、初烘、摊晾、复烘、捡剔……信阳毛尖复杂、精细的制作过程,让采访团对信阳毛尖的独特口感有了更深认识。

    守着如此“金贵”的信阳毛尖,茶农是否得到了实惠?企业负责人邱德军告诉采访团,作为带贫企业,他们和浉河港镇十几个行政村签订帮扶协议,带动二百多户四百多名贫困户。“我们定期组织专家为茶农进行茶叶种植、生产加工等培训,不断适应市场的需要。”邱德军说。

    在文新茶园,采访团见到不少游客驱车前往,在茶山上的观景台赏景品茗。记者们就如何延长产业链、茶旅融合等问题,采访了浉河区茶产业和茶企负责人。据介绍,如今在信阳,茶已经成为扶贫、生态、健康、旅游、文化、惠民产业。沿着环南湾湖茶文化旅游精品线,不仅有美景和毛尖,还有美食、体验活动、文化博物馆等一系列“吸粉”元素,仅清明节三天,这条线路就迎来15万游客。

    五问组织振兴:

    平均年龄60+的村支部,如何注入新鲜血液?

    在平桥区郝堂村,大学生村官朱凯引起采访团注意。

    90后朱凯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郝堂,做过志愿者,当过义工,如今被吸纳为村支部的一员。像这样年轻的活跃分子,郝堂村能有多少个?村支书曹永根告诉记者团,通过不断吸纳优秀的年轻人,郝堂村委构成从2011年前平均年龄60多岁,到如今平均年龄40多岁,有了两名90后大学生村官,为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在走访五里店街道办事处主任孙德华、返乡创业青年刘春兴和改造房屋发展农家乐的一号院主人张厚建后,采访团了解到“美丽乡村”背后各类群体的努力。在孙德华的讲述下,老党员守护老树的故事感染着记者,也引起他们对生态问题的讨论。

    初夏的郝堂村,荷叶田田。变成“网红打卡地”后,郝堂也面临着利益分配、持续发力等问题。采访团走进刚开业的民宿花间驿,寻找村庄发展更多可能。民宿的合伙人告诉采访团,通过升级民宿、开展浸入式体验课程,可以让游客更具获得感,增加“粉丝黏性”。

    六问红色资源:

    有“红”有“绿”,研学旅游能否带动村庄发展?

    罗山县何家冲,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全国四大长征出发地之一。采访团来到这里,走访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何氏祠、红二十五军医院旧址、红二十五军长征集结地,寻访红色革命足迹。

    行走在古老银杏树下、清澈溪水边,采访团就如何利用丰富的绿色资源、独特的红色资源采访了铁铺镇党委书记韩丽。韩丽告诉记者,近年来何家冲致力于打造红色教育和扶贫培训基地,用相关产业带动村民增收:“去年9月,我们的大别山干部学院教学基地揭牌了,到现在已经培训45期3000余名学员了。”

    教学基地如何培训?研学项目怎样带动村庄发展?采访团走访综合性教学场所“何家冲新时代讲习所”、改造的乡村民宿、体验农场,查阅教学活动资料,希望了解最新发展动态。对于下一步的计划,韩丽说,计划借力教学基地的品牌带动力,兴建何家冲学院,以长征精神培训为主,以红色研学实践、红色旅游、农业体验和休闲度假为特色,通过红色教育带动红色旅游,促进绿色发展,把何家冲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红色教育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大别山乡村振兴的先进典型。

    烟雨迷蒙中,采访团与当地干部群众约定:持续关注何家冲,讲述更多这里的精彩故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 东方今报版权所有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封面
   第02版:象声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政经观察
   第06版:郑府深一度
   第07版:独家调查
   第08版:独家调查
   第09版:大城无小事
   第10版:扫黑进行时
   第11版:速览
   第12版:专版
   第13版:深悦读
   第14版:深悦读
   第15版:广告
   第16版:专版
聚焦大别山区乡村振兴 河南广电全媒体赴信阳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