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象声

第03版
要闻
今报网首页
2019年05月1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一线城市抢人才各出奇招 “留郑”、“流动”哪个划算?

    王硕(化名)是省内一所高校的研究生,临近毕业,留在郑州还是去外地“闯一闯”成了拿捏不定的难题。

    王硕的“困扰”和很多临近毕业的学生类似,2017年底,郑州市发布“智汇郑州”人才政策,通过放宽落户政策,为青年人提供租购房补贴等方式,吸引人才。那么,就政策力度而言,在激烈的抢人大战中,郑州是否更能吸引青年人才的注意力?□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宋迎迎

    办理过程顺利 

    5分钟走完申请流程

    今年5月初,记者来到位于陇海路上的郑州市人才大厦2楼办事大厅,这里是郑州市公布的99个“智汇郑州”人才服务窗口之一,大厅内张贴着“智汇郑州”的全套办理流程图。记者注意到,在大厅内办理业务的人并不多,而且在窗口停留的时间都比较短。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目前已经开通了支付宝和微信办理渠道,整个过程较为便捷,因此线下申请的人比最初少多了。

    “目前来说,只有归国留学人才领取青年人才补贴需要到窗口办理,其他大部分都能走线上(申请)。”她表示,如果条件都符合,基本上5分钟左右就能申请完毕。

    郑州一所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小毕告诉记者,今年2月份,他通过在线办理的方式申请了人才补贴,目前已经通过公示,之所以过来人才服务窗口,主要是咨询后期领取的问题。“感觉办理下来还是比较方便的,每个月多500元钱,差不多能冲抵一半的租房费用,对于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还是个不小的帮助吧。”

    “2018年初,我就申请了青年人才生活补贴。”省内某知名高校硕士李先生告诉记者,2017年毕业后,他选择留在郑州,得知“智汇郑州”政策后,就到郑东新区的人才服务窗口办理,整个过程非常顺利,仅用5分钟便提交了全部资料。一个月后,就收到了进入公示的短信。

    如今,按照硕士生1000元/月的标准,李先生已经领了10000多元的生活补贴,他告诉记者,对于彼时刚刚毕业的自己,这笔钱无异于雪中送炭,解决了不少问题。“我家在周边县市,原本也为回家还是留在郑州犹豫过,这些政策无疑是留在郑州的一个加分项。”李先生说,除了生活补贴,他今年还申请了5万元的青年人才首次购房补贴,整个过程同样十分顺利。

    新一线城市人才政策比拼:

    留在郑州每年能多拿3000元

    采访中,有不少学生告诉记者,面临毕业季,“生活补贴”和“购(租)房补贴”是目前最吸引他们的两项政策。“毕竟,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留在一个城市的过渡期是最难熬的,租房、日常花销……每样都能让人随时萌生退意。”一位采访对象告诉记者。

    既然这样,在已经出台人才补贴政策的城市当中,“智汇郑州”的“撒钱”力度如何呢?

    ★以生活(住房)补贴为例

    南京:

    学士(含高级工及以上)每月600元(7200元/年)

    硕士每人每月800元(9600元/年)

    博士每人每月1000元(12000元/年)

    长沙:

    本科6000元/人/年

    硕士1万元/人/年

    博士1.5万元/人/年

    青岛:

    本科每月500元

    硕士每月800元(紧缺专业 1200元)

    博士每月1200元(紧缺专业 1500元)

    郑州:

    本科每月500元

    硕士每月1000元

    博士每月1500元

    从人才补贴的数目来看,郑州对硕士、博士的补贴力度要比同为新一线城市的南京、长沙等力度更大,基本每年能多拿2000-3000元。

    ★购房补贴方面:

    南京

    无,可申请共有产权房

    长沙

    本科无

    硕士 3万元

    博士 6万元

    青岛

    硕士 10万元

    博士 15万元

    郑州

    本科 2万元

    硕士 5万元

    博士 10万元

    购房补贴方面,郑州也处于前列,而对于本科生的购房补贴成为最大的优势。

    “智汇郑州”有瑕疵 市民:细节还需加强

    虽然政策不错,但在走访中,也有不少市民向记者反映,他们也遇到了一些烦心问题。

    ◆一个政策,两种标准

    今年3月刚刚入职的大学生王洋(化名)向记者反映,他看到“智汇郑州”官方网站上显示,只需缴纳一个月社保就可以申请青年人才补贴。但在具体操作时却发现,无论支付宝还是微信,都显示必须缴纳三个月社保才能办理。这让他很纳闷。

    记者打开支付宝和微信中的“智汇郑州”人才补贴申请页面,发现确实如王洋所说。申请条件中,明确标示“落户后缴纳三个月社会保险”,而在郑州市人才交流中心的“智汇郑州”办事大厅,政策宣传展板上同样显示的是“落户后缴纳3个月社会保险”。

    不过,在郑州市人才办设立的“智汇郑州”官方网站中,该项要求则是“在郑州缴纳1个月养老保险(不含补缴)”。“智汇郑州”人才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申请生活补贴确实只需要缴纳一个月社保就行,“去年9月份就已经改了”。

    “政策改了其实是好事,为什么还按照旧政策宣传?像这样两个标准,是不是不负责任?”听了记者反馈,大学生们质疑。

    ◆补贴发放不固定

    “政策挺好,就是有时补贴发放的时间不固定,有时候隔三四个月才发,挺令人头疼的。”采访中,不少市民向记者反映。

    对此,郑州市人才交流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生活补贴是“跟随公示走的”,每公示一次发放一次。“公示出的时间不固定,如果公示出的晚可能就到下下个月了。”这位工作人员表示。

    “不管是生活补贴还是租房补贴,对大学生来说,都是交房租时救急用的,相信这也是政府出台政策的初衷。既然这样,还是应该尽量按时按月发放,尽量照顾到年轻人的需求。”郑州某连锁企业的HR张女士表示。

    ◆省直社保无法线上办理

    采访中,还有不少市民向记者反映,他们通过线上渠道申请青年人才补贴时,系统总是提示社保卡“持卡信息异常”,需要到窗口进行置换。

    “我们咨询过郑州市人才办,说是因为我们是省直社保,和郑州市社保是两个系统,必须到窗口办理置换才行。”市民孙先生说,既然能够线上办理,为什么简单的系统互通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既然省直社保无法通过线上渠道办理,为什么相关部门的材料中都没有提示这一条?

    “我也是做服务行业的,都说细节决定一切,现在各地政策力度都差不多,拼的就是细节和人情味儿,在这方面,郑州的政策还需要继续加强。”孙先生说。

    ■外地抢人出奇招

    来面试就给1000元补贴 政府为学子工资“托底”

    记者发现,正如上述市民所说,为了留住人才,许多其他地市在人才政策上可谓“拼尽全力”,除了传统的生活补贴之外,花样层出不穷,在细节和人情味儿上下足了功夫。

    比如,南京在2019年年初出台“宁聚计划”,其中的一大亮点就是为外地来南京面试的学子发放面试补贴。

    “对非市域范围全日制普通高校(含海外留学)的应届毕业生(含港澳台毕业生)来我市市域范围内登记注册并纳税的各类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求职面试的,经核定给予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面试(交通和住宿)补贴。”除此之外,当地政策还规定,对于在南京创业的大学生,领取营业执照后,一次性再提供2000元开业补贴。

    该政策出台后,迅速在网上引起关注,不少网友感慨“我当年毕业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这么好的政策”、“等我毕业的时候希望会有更好的政策。”

    郑州一所高校学生小李对记者直言,像面试补贴这样的措施,对高校学生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我算了算,从郑州到南京坐普通车来回交通费不过200块钱,算下来,这笔钱不仅够面试的往来成本,还能在南京当地小玩一下。反正到哪都是面试,多走些地方总是好的。”小李说,身边不少同学都有和她一样的想法,大家都决定先去南京“找找机会”。

    除了发放面试补贴外,还有一些求贤若渴的城市对大学生及以上的学子给出了工资“托底”。2017年10月,武汉市出台了大学生最低年薪标准:专科生4万元,本科生5万元,硕士生6万元,博士生8万元。这不仅远远高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总体水平在同类城市中也位居前列。同时武汉承诺,大学毕业生可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房和租房。

    “当地公布的平均工资是一方面,实际能拿到多少是另一方面。武汉市能够出台这样的政策,不管是不是每个人能享受到,但至少这样的表态让人感到心安。”硕士生孙剑(化名)对记者表示,虽然同为新一线城市,但南京、武汉这些城市无论总体经济还是人居环境都比郑州好些,再加上这样“有想法”的政策,会让不少同学心动,希望郑州市在这方面拓宽思路,多多加强。

放大 缩小 默认
  © 东方今报版权所有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封面
   第02版:象声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大城无小事
   第09版:第一现场
   第10版:拍案说法
   第11版:速览
   第12版:速览
   第13版:今牌金融
   第14版:今牌金融
   第15版:今牌金融
   第16版:今牌金融
   第17版:河南新闻
   第18版:河南新闻
   第19版:河南新闻
   第20版:河南新闻
   第21版:河南新闻
   第22版:河南新闻
   第23版:河南新闻
   第24版:河南新闻
   第25版:广告
   第26版:河南新闻
   第27版:河南新闻
   第28版:河南新闻
   第29版:河南新闻
   第30版:河南新闻
   第31版:河南新闻
   第32版:广告
新一线城市抢人才各出奇招 “留郑”、“流动”哪个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