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大城无小事
今报网首页
2019年04月3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阳市桐柏县平氏镇:发展特色产业 充实农民钱袋子 打造美丽乡村 绘制生态宜居图

    【编者按】

    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叮嘱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河南要有新担当新作为。 总书记点了题,河南必须答好题。怎么做才能有新担当有新作为?3月18日至20日,省委书记王国生到信阳市调研期间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核心要义,把牢方向、强化担当,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东方今报·猛犸新闻推出“乡村振兴 河南实践”大型新闻专题策划报道,派出多路记者,深入一线,走访报道河南各地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推出的新举措、新作为。今日聚焦南阳市桐柏县平氏镇。

    ▶近年来,桐柏县平氏镇围绕“文化名镇、商贸重镇、果蔬强镇”发展目标,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农村环境整治、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绘制好平氏生态秀美宜居图。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张定有 见习记者 魏广宝/文  通讯员 徐宁/图

    改善生态环境 打造宜居宜业家园

    “原来天晴一身灰,下雨两脚泥,现在出门就是水泥路,环境也变好了,住着也舒服了。”平氏镇新庄村村民杨全力这样说。

    近年来,平氏镇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集中力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清除农村污染,留住绿水青山。

    实施生态改造,突出美丽乡村建设。建设以自然为本,坚持生态环保理念,保存乡村气息,对乡村资源排查整合,采用本土砖瓦和木材等建筑材料,将群众闲置的青砖土瓦等资源充分再利用,将群众废弃闲置的粮缸、磨盘等收集起来,在每个村建造文化墙,打造乡村亮点,成为独特的乡村风景和文化符号。

    以“礼义仁智信”为主题打造了北东村狮子庄美丽乡村,以“好家风好家训”打造了新庄村五里岗美丽乡村,以“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打造了新庄村核心价值观一条街。

    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乡村生态绿亮清。投资50万元建成集镇垃圾综合处理站;配置垃圾清运车1辆、垃圾转运车2辆、洒水车1辆、垃圾箱180个、垃圾池96个,清运垃圾1150余吨,清理沟渠、河道2.3千米;安装太阳能路灯80盏,清理拆除旧房37间,全镇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发展特色产业 充实农民钱袋子

    “像这种菜心,卖到南方,4块多一斤,手快的工人一天摘三四百斤,能挣300多元。”4月28日,在平氏镇景园农业有限公司蔬菜基地,杨庄村驻村第一书记马永强告诉记者。

    据介绍,花生、茶叶、中药材、林果、蔬菜、花卉是桐柏种植的6大特色产业,蔬菜的主要种植区就在平氏镇。桐柏景园农业有限公司位于桐柏县平氏镇杨庄村,目前公司总投资700万元,流转土地约750亩,获得了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主要种植专供港澳的菜心、芥蓝、奶白菜等无公害品种。

    据该公司负责人景赛介绍,由于蔬菜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量大,年用工在120人以上,年人均增收15000元以上,通过到户增收项目带贫93户,户年均分红1300元。

    在该基地打工的杨庄村张湾组的脱贫户刘合印告诉记者,由于他爱人有病,多年来治疗花去不少钱,自己还得照顾她,无法正常打工。后来抽空到基地干些零碎活,一个月也能挣一千多元,再加上流转的两亩多土地收入,一年下来总收入一万多。“照顾爱人的同时,在蔬菜基地打零工,还有股份分红,扶贫帮扶真是帮到咱老百姓心坎里。”刘合印说。

    正在给桃树施肥的康庄村民杨浩见有人来,热情地打着招呼,经过攀谈了解到,他种植桃树200多亩,最贵时一斤能卖三元左右。“一年下来净收入近40万元。”杨浩乐呵呵地说。

    据介绍,近年来,平氏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种植广东菜心、芥蓝、奶白菜等绿色无公害农产品4000余亩,年经济收入达4000万元;香菇种植60万袋,年收入150万元;以红桃为代表的优质水果面积达4000亩,年收入近8000万元;小龙虾养殖600余亩,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达60余家,带动广大农户发展高效农业。

    “以果菌蔬虾为代表的特色农业逐渐迈上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生态化的新路子,带动了农业增效,充实了农民的钱袋子。实现了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可持续增收的良性循环。”平氏镇党委书记刘启群表示。

    丰富文化活动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平氏镇历史悠久,红色文化有孤峰山夺枪旧址、中共桐柏区委旧址等红色遗迹,李先念、刘志坚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这里工作过,中共桐柏区委旧址先后被列为市、县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平氏镇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平氏镇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民俗文化中正月十五灯会、三月三庙会等社火文化大放异彩,先后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南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片,平氏特色传统文化名扬中原。结合抗战胜利70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等活动,多次举办临时展览和流动展览。多家单位前来参观。

    仅2018年,平氏就开展送文化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活动120余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受到群众好评。“以前,村里没有什么文化设施,也几乎没有文艺活动,农闲时只能看看电视、打打牌。这几年,文化活动越来越多了,经常有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活动。”平南村民范明珍告诉记者。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通过举办“迎接十九大 舞出我精彩”“五四青年节文艺汇演”等活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文体活动,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重视文化教育 夯实人才发展后劲

    初次走进平氏镇第一中学,就被其独特的校园文化所感染。在学校会议室,一进门,记者就被满屋子的奖状、证书所震撼。校长刘辉不好意思地说:“连坐着喝茶的地方都没有。”

    刘辉介绍,平氏镇第一中学创立于1956年。2013年8月15日他到学校报到时,满校园除了连接教学楼的路是水泥路外,三个院子全是泥巴路;学生食堂是铁皮棚子搭建的,一下雪老担心压塌……

    “从2014年起,政府投入千万元,陆续新建了教学楼、宿舍楼、餐厅等基础设施。2018年新教学楼投入使用,增加了12个教学班,配齐了各功能室。改善了老校办学规模不足、超大班、功能室及辅助用房缺乏的局面。”对学校的改观刘辉如数家珍。

    家乡的教育也牵动着平氏镇北西村在外创业人士刘嵩的心,他出资设立“栋梁计划”,奖励品学兼优的学子和优秀教师,奖金为10万元。“近几年来,学校毕业生每年都有考上国内名校,如2017年刘佳音考入上海交大,郑皓考入浙江大学;2018年刘培考入吉林大学。”说起这些,刘辉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通过乡村振兴探索和实践,平氏镇变成了生态小镇、文明小镇、幸福小镇,荣获南阳市文明乡镇等称号。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提振乡村振兴精气神,把平氏镇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镇。”展望未来,刘启群信心满满。

    平氏镇无公害蔬菜基地充实了农民的钱袋子

放大 缩小 默认
  © 东方今报版权所有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封面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大城无小事
   第04版:独家调查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政经观察
   第07版:大城无小事
   第08版:专版
   第09版:专版
   第10版:速览
   第11版:广告
   第12版:专版
   第13版:专版
   第14版:专版
   第15版:专版
   第16版:广告
南阳市桐柏县平氏镇:发展特色产业 充实农民钱袋子 打造美丽乡村 绘制生态宜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