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河南新闻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今报网首页
2019年04月2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新月异王洛镇 扮靓襄城北大门

    “扶贫车间”建在家门口,贫困户不出村就能脱贫摘帽

    在襄城县西北部,有一个两市三县交界的通衢重镇——王洛。这里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既是襄城县的“北大门”,又是我省优质纯作烟叶的主产区,堪称“烟叶王国”里的一方“宝地”。近年来,新一届镇党委、政府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为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和蓬勃活力,在这片丰饶的沃土上绘就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瑰丽画卷。□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韩争强 通讯员 冯伟强/文图

    ●烟叶生产显优势

    王洛镇域内有凤阳、凤鸣、八仕三道岗,“三岗”的地形,加上温润的气候,为经济作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该镇全力发展优质纯作烟种植力度,不断加大烟叶种植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使用,走精细化生产的路子,提高烟叶品质,生产精品优等烟。曾是中华、红塔山、上海卷烟厂的生产基地。在前期闫寨5000余亩烟叶核心示范园区的基础上,2019年又发展柿园张、坡王2个园区,全镇预留纯作烟田面积达12000亩以上。同时,该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烟草公司项目补助,要求各行政村以村为单位成立烟叶种植合作社,对土地进行流转,流转面积基数1000亩,三年纯作轮茬种植,每亩补贴资金100元归村集体所有,三年内每村可增加集体收入10万余元。

    目前,该镇34个行政村已有6个成功注册成立烟叶种植合作社,其余28个村正在积极申报过程中。

    ●美丽乡村展新容

    从襄城县城出发,沿着宽阔平坦的103省道驱车向北不远,就来到了热闹繁华的王洛镇区。只见沿街商铺林立,路灯整齐,高低错落的绿化林带中竖立着一块块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村振兴的标语牌,造型新颖,醒目提神。尽管每天来这里品尝、采购当地特色食品“王洛红烧猪蹄”的游客和客商络绎不绝,熙熙攘攘,家家店铺生意兴隆,人气旺盛,但是宽敞的街面和路旁依然干干净净,秩序井然。在同几家商户老板的攀谈中记者得知,这都是这几年镇里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的可喜成果。

    近年来,王洛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要求,高效率推进,镇村一体,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对镇区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场秩序、镇容镇貌进行了全面整治。道路两侧商铺的广告牌匾全部统一规划,升级改造,实现了镇区街道弱电入地,道牙升级,景观绿化,街景亮化,路灯安装,镇区公厕新建、改建,并组建城管执法队伍进行综合管理,严格落实商户“门前三包”责任制,按照每5至10户一个垃圾桶的标准进行配置,专门购置铲车、洒水车、垃圾运输车,保证全镇垃圾当日清运,使治脏、治乱、治差和卫生保洁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大大改善了镇区面貌。

    同时按照“坚持生态优先、保持田园风貌、注重文化传承”的原则和“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标准,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S103线沿线行政村为示范,以点带面,在全镇34个行政村全面铺开。先后投资1260万元,新建、扩建、改建乡村道路11.6公里,清理垃圾1000吨,整治废弃坑塘70个,完成34个行政村安全饮水工程全覆盖,并与专业公司签订协议,村村配备保洁员,加强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村民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和文明意识,自觉维护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家园。镇里还多方争取专项资金,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围绕厕所、牲畜和家禽养殖的粪污处理、生活污水的排放形成治理的链条,实现废物处理和资源再生利用高效融合,前期选定杨楼、春李等6个村为试点,采取村大瓮、户小瓮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相对集中、交通便利的农户周围铺设污水排放主管道,管道辐射周边农户,实现污水集中排放;偏远和地理位置特殊的农户单独使用小瓮,小瓮个户单独处理。走进王洛镇的每个村庄,都能看到平整的道路,新型的路灯,洁白的墙面,洁净的环境,村村都有文化广场、戏剧大舞台、灯光球场和体育健身器材,家家都喝上了纯净卫生的自来水。

    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林业生态修复号召,全镇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在镇区公路沿线栽种了3.5万株紫荆、大叶女贞、朴树、雪松等组成的“风景林”,在杨楼村垃圾处理场周边建成由5000株紫荆树、金钱榆等绿色屏障编织而成的“隔离林”,在大路谢村、巫周村、堂李村、前顿村、春李村的田间地头种植7.2万株以复叶槭、金钱榆、法国梧桐、国槐、红叶碧桃、绿叶碧桃等苗木品种为主的“民生林”,在张庄移民新村种植24万株红叶紫荆、黄叶紫荆、紫薇、皂角等特种林木的“经济林”, 营造出了绿满乡村、环境宜人的田园风光。

    ●创新党建增活力

    王洛镇杮园张村党支部的“党员积分超市”里总是气氛融洽,笑语盈盈。村里的党员们带着各自的“积分卡”,来这里选取自家如意的生活用品,交流党建任务落实情况,商议下次“主题党日”活动内容和便民服务的安排。村党支部书记张双印告诉记者,这是把基层党建工作做实做细的一个新尝试。去年以来他们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农村党员“一编三定”,对每个党员参加组织活动、发挥带头作用、热心服务群众等具体表现进行量化管理,记分评定,每月考核,根据积分实施奖惩,工作积极贡献大的党员可凭积分到这个超市免费领取相应的奖励物品,有效增强了全体党员的党性意识、宗旨意识和率先带头、服务群众的积极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王洛镇把抓好农村基层党建作为第一要务,结合“四强”基层党组织创建和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不断创新载体,夯实责任,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一是以“党员干部大讲堂”为载体,镇党委领导带头讲党课,集中培训党员干部,有效提升了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理论素养、综合素质和应对复杂局面、开拓创新的能力。

    二是落实“一编三定”设岗定责,结合村级党建和重点工作,根据全镇540余名无职党员的特长、年龄和身体状况,量身设置了9类27种工作岗位,定岗定责,积分考核,激发了他们履职尽责的工作热情,在工作一线发挥出重要作用。

    三是坚持“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每季度分批次对全镇34个村基层党建工作进行观摩考评,通过树标杆、补短板,促进先进村再提升,后进村抓整改,在全镇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中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当先锋的浓厚氛围。党员干部“四帮一联”,主动上门结对子,全力解决贫困群众的急难问题。在去年三夏禁烧中,各村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帮助困难群众和贫困户收麦送粮,累计收送粮食10万余斤。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党员都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和公益活动,带头为群众办好事,解忧难,不但淬炼了基层党员的党性,而且有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扶贫攻坚见实效

    虽是农闲时节,可肖庄闫村的华之诺服装公司扶贫车间里却是一派繁忙景象,百十台电动缝纫机轧轧作响,一件件出口服装下线包装。正在机台上赶制绣花衫的青年女工夏万碧高兴地告诉记者,她们家原来是村里建档的贫困户,自从到这里上班后,每月都有2000多元的工资收入,一人上班,全家脱贫,这都得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陪同采访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闫建民向记者介绍,去年以来已有3家企业在村里设立了“扶贫车间”、扶贫基地,本村33家贫困户全部实现了稳定就业,持续脱贫。

    王洛镇在扶贫攻坚中多策并举,强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设置公益岗位和创办“扶贫车间”,安置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脱贫。

    二是结合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建设,优先流转贫困户的承包土地,依托育苗工厂和雏菊鲜切花大棚,以“育苗工厂+种植大户+贫困户”的模式,吸纳贫困户分享特色产业发展红利,增收致富,产业脱贫。

    三是通过土地复耕、“空心村”和废弃坑塘、院落、边角地治理,建设光伏电站和村办企业等,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以雄厚的集体经济实力助力脱贫。

    四是主动对接金融扶贫,目前已有7家企业为460户贫困户发放了扶贫贷款,帮助每户增收2500元,实现了金融扶贫全覆盖。

    镇里还以白塔寺郭、庙宋、春李三个村为试点,积极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危房集中重建、集中管理的新模式,将危房改造和“六改一增”项目资金打包使用,以村为单位集中选址,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筹资,统一建设,统一配置厨房卫生间和日用家具,建成后给危房贫困户免费居住,房屋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统一管理维护,为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贫困群体营造了经济、适用、安全、节能、卫生、便利的生活居住环境,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放大 缩小 默认
  © 东方今报版权所有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封面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家有考生
   第05版:速览
   第06版:政经观察
   第07版:作文
   第08版:小记者
   第09版:河南新闻
   第10版:河南新闻
   第11版:河南新闻
   第12版:河南新闻
   第13版:河南新闻
   第14版:河南新闻
   第15版:广告
   第16版:河南新闻
日新月异王洛镇 扮靓襄城北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