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河南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全国网络媒体走进尉氏“追光” 89岁劳模:我要把焦裕禄精神传承下去

来源:大象新闻·东方今报 2022-08-17 09:13:11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河南广电融媒体记者 崔学风 实习生 李诗阳

绿油油的麦田、泛黄的老照片、一床一桌一藤椅、一壶一书一电话……8月15日,“‘赶考路’上再寻焦裕禄”全国网络媒体采访团来到开封市尉氏县,切身感受当地的发展变化和焦裕禄留下的精神财富。

昔日“穷沙窝”今日变高标准农田

在张市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一望无际的田野好似绿色画卷铺展开来。微风吹过,激荡起一层又一层的波浪。

尉氏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郑超杰介绍道:“今年是史无前例的丰收年,小麦平均单产504.93公斤,最高单产达到每亩863公斤。”

而在70多年前,这里“风起黄沙飞,地薄苗不长”,水源短缺,交通闭塞,群众的生活异常艰苦。

1948年8月,焦裕禄任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当时,他走村入户找老农座谈,寻找防风治沙的办法。受群众想法启发,他根据“以林促农、以农养林”的工作思路,提炼出了“植树防沙、压柳固沙”的科学方法。接着,大营全区村村寨寨便掀起了“砸柳桩、压柳条”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的高潮,大大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现如今,尉氏县耕地面积132万亩,是国家粮食生产功能区,全国优质农副产品产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郑超杰告诉采访团记者,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融合“5G+智慧农业”先进技术,建设了“八站一中心一平台”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灌溉系数达到0.85,比普通灌溉效率提高30%,节水效益十分明显,亩均增产粮食180斤,亩均节水50方。

“以前村里浇地,一天也浇不了几亩地。现在用上了高科技智慧农业,年轻人在手机上下载App,一点手机就可以浇地。上了年纪不会使用手机,可以拿着售电卡,在地头的井上一刷卡,就可以轻松浇地。”谈起现在的变化,沈家村党支部书记石长锁满脸笑容。

89岁劳模:“我要把焦裕禄精神传承下去”

在焦裕禄事迹展览馆,跟随讲解员的步伐,采访团走进焦裕禄在尉氏任县委书记处书记时的办公室旧址。一幅幅照片、一件件物品,讲述了焦裕禄同志带领尉氏人民战天斗地的动人故事。 “焦裕禄两度在尉氏县工作,时间长达6年,这6年是焦裕禄工作最危险、生活最艰苦、经历最丰富的6年。可以说,尉氏县是焦裕禄第二故乡,是焦裕禄精神的锤炼地。”讲解人员介绍道。

“王小妹十八岁,型地耙地她都会,大家都学王小妹,不畏艰苦不怕累,争当青年先锋队。”这是焦裕禄曾编写的一首顺口溜。今年已是89岁高龄的王小妹,是焦裕禄在尉氏县发现、培养和树立的第一个劳动模范。 一直以来,王小妹在尉氏县焦裕禄事迹展览馆和各大中小学校园,宣讲、弘扬、传承焦裕禄精神。“焦裕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作为焦书记培养的人,我要全心全意地宣传焦裕禄精神。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把焦裕禄精神传承下去。”王小妹说。

责任编辑:兰明群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